从概念变化看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从概念变化看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论文摘要

新时期以来,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大政方针的一些主流概念发生了变化,本文摘采了一些主题词,从概念变化的角度来剖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计划”到“规划”。概括了“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区别,分析了“五年规划”取代“五年计划”的原因及其体现的党的执政理念转变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分析了淡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理由和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因,论述了“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所反映的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的表现。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概述了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提出过程,分析了“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强调“和谐”所折射出的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字当头的原因以及“快”和“好”的关系,探讨了“好”放在“快”的前面反映的党的执政理念转变的具体表现。第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概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二次飞跃,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及其体现的对以往执政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创新。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把过去和现在的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的热点概念综合在一起,从概念表述变化的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另外,本文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每一部分可以独立成篇,但全文不是五个部分的简单堆砌,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的有机统一。本文采用“分块论述,有机整合”的研究方法,对每一部分基本论证逻辑是:先介绍新旧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再分析强调新概念的原因,最后指出新旧概念变化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转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从"计划"到"规划"
  • (一) "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区别
  • 1、基本涵义不同
  • 2、体制环境不同
  • (二) "五年规划"取代"五年计划"的原因
  • 1、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需要
  • 2、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 3、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三) 从"计划"到"规划"标志着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 1、发展内容从只重经济向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转变
  • 2、资源配置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的转变
  • 3、政府职能从直接参与经济向为其提供服务的转变
  • 二、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一) 淡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提法的原因
  • 1、缩小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需要
  • 2、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 3、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变化的需要
  • (二) 为什么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 1、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和本质要求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 3、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彰显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 1、"先富"到"共富"的转变
  • 2、"物化倾向"到"以人为本"转变
  • 3、"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到"初次分配也重公平"的转变
  • 三、从"富强民主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提出过程
  • 1、从"物质、精神两个文明"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 2、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
  • (二) "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之间的关系
  • 1、"和谐"以"富强民主文明"为基础,又是对它们的升华
  • 2、"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既并列统一又包含和渗透
  • (三) 和谐社会理论反映了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 1、从重点突破向系统推进的转变
  • 2、从政府主导政治经济向建设公民社会的转变
  • 3、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
  • 四、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字当头的原因
  • 1、解放思想以及对经济及其发展速度的认识
  • 2、我国经济发展起步低,潜力大
  • 3、我国具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有利因素
  • (二) 正确认识和处理"快"和"好"的关系
  • 1、"快"是"好"的前提
  • 2、"好"是"快"的保障
  • (三) 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折射党的执政理念的变化
  • 1、注重经济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
  • 2、注重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 3、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增长利益的分享
  • 五、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二次飞跃
  • 1、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一次飞跃
  • 2、科学发展观——第二次飞跃
  • (二) 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
  • 1、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提出的
  • 2、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的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三)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往执政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创新
  • 1、在生产目的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
  • 2、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发展
  • 3、在统筹兼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协调发展
  • 4、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和书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多维探析[J]. 实践与跨越 2014(02)
    • [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若干理论问题再探讨——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J]. 实践与跨越 2015(03)
    • [3].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若干问题研究[J]. 高等职业教育党建与思政工作研究 2015(00)
    • [4].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概况[J]. 党政干部学刊 2013(02)
    • [5].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述略[J]. 党史文苑 2012(12)
    • [6].本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述要[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10)
    • [7].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价值·现状·方法[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4)
    • [8].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及意义[J]. 党政干部论坛 2008(12)
    • [9].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析[J]. 党政干部学刊 2014(05)
    • [10].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 党史文苑 2013(02)
    • [11].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历史剖析与现实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1)
    • [1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讨[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3].刍议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3)
    • [14].基于多维视角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探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5].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价值、概况及特点[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2)
    • [16].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的基本思路述略[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3)
    • [17].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演进及启示[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 [18].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认识”的贡献[J]. 发展 2010(02)
    • [19].论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0].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借鉴与发展[J]. 党史博采(理论) 2010(12)
    • [21].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研究概况及特点[J]. 党政干部学刊 2009(01)
    • [22].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发展演变[J]. 长白学刊 2009(05)
    • [23].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多维透视——兼谈深化研究的若干建议[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3)
    • [2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多维透视[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07)
    • [25].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多维解析——兼论拓展后续学理研究的若干重要思路与建议[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1)
    • [26].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概念、特征及创新经验探析——兼论深化后续学理研究的若干重要思路[J]. 党史文苑 2012(04)
    • [27].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探讨与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05)
    • [28].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示[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1(02)
    • [29].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基于多维视角的分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 [30].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化研究论纲[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6)

    标签:;  ;  ;  ;  ;  

    从概念变化看新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