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区小学校内避难环境研究 ——以绵竹市小学为例

震区小学校内避难环境研究 ——以绵竹市小学为例

论文摘要

本次研究是基于汶川地震后的避难环境研究。研究调查了5.12地震中受灾较为严重的绵竹市的小学,选择了市区、城市边缘及郊区的有代表性的小学进行调研。研究将影响学校避难环境的因素按照空间尺度分为总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和室内布局。通过震前震后学校总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室内布局、结构形式等的变化,找出震后新建小学避难环境建设的特点和趋势。研究还探讨了避难认知与避难教育的关系,对于避难环境中较为重要的避难教育进行了相关研究。总平面布局方面主要关注关注城市避难点的安全性,学校的安全性以及学校与城市的相互影响。平面布局主要关注:学校避难空间的大小变化,安全性,学校布局形式对避难环境的影响。布局形式主要包括:教师组织学生避难的便捷性、难出口数量,分布情况;各学校安全出口距离;避难出口的宽度,避难流线的识别性;避难流线的安全性。室内空间布局关注:易损坏且易对人产生伤害的材料、家具及附属物等。避难辅助设施主要关注灭火器的布置和使用。避难教育和避难认知,关注学生和教师对于避难空间、避难时机选择、避难行为认知。探讨避难教育与避难认知之间的关系,避难教育存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同时关注了新建小学与震前小学相比结构上的变化。震后学校避难环境整体有较大的提升,但在对城市避难环境的影响、避难流线的识别性,安全性、室内布局、避难辅助设施的配置,尤其在避难教育的进行方面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中国灾害现状
  • 1.1.2 "5.12"地震的巨大影响
  • 1.1.3 小学现状及小学生特点
  • 1.1.4 地震中引起伤亡的原因
  • 1.1.5 灾后重建状况
  • 1.1.6 灾难后的研究契机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框架
  • 1.4.1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章 调查概述
  • 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2.1.1 绵竹在5.12地震中的受灾情况
  • 2.1.2 绵竹概况
  • 2.1.3 绵竹小学样本选择
  • 2.2 调查内容
  • 2.2.1 确定影响学校避难环境的因素
  • 2.2.2 校内避难环境影响因素分级
  • 2.2.3 确定研究所需信息及分类
  • 2.3 调查进行过程
  • 2.3.1 预备调查
  • 2.3.2 正式调查
  • 2.4 研究方法
  • 2.5 调研结果总体分析
  • 2.5.1 研究必要性分析验证
  • 2.5.2 避难情况总体概述
  • 第3章 总平面布局
  • 3.1 城市避难点的安全性
  • 3.2 学校的安全性
  • 3.2.1. 自然因素
  • 3.2.2 人为因素
  • 3.3 学校与城市避难环境
  • 3.3.1 学校对城市的影响
  • 3.3.2 城市对学校的影响
  • 3.3.3 学校与城市其他避难点
  • 第4章 平面布局
  • 4.1 校内避难空间的安全性
  • 4.2 建筑布局
  • 4.2.1 人流布局
  • 4.2.2 教师组织避难
  • 4.3 避难流线
  • 4.3.1 避难出口的数量
  • 4.3.2 避难流线的长度
  • 4.3.3 避难出口的宽度
  • 4.3.4 避难流线的识别性
  • 4.3.5 避难流线的安全性
  • 第5章 室内避难环境与避难辅助设施
  • 5.1 室内避难环境
  • 5.1.1 室内装饰材料
  • 5.1.2 附属物
  • 5.1.3 家具
  • 5.1.4 室内通路
  • 5.2 避难辅助设施
  • 5.2.1 灭火器
  • 5.2.2 其他辅助设施
  • 第6章 避难认知与避难教育
  • 6.1 避难认知
  • 6.1.1 避难空间认知
  • 6.1.2 避难行为认知
  • 6.1.3 避难时机选择的认知
  • 6.1.4 灭火器位置及使用认知
  • 6.2 避难教育
  • 6.2.1 学校避难教育
  • 6.2.2 家庭避难教育
  • 6.2.3 专业机构避难教育
  • 6.2.4 媒体避难教育
  • 6.3 避难认知与避难教育
  • 6.3.1 整体避难认知与避难教育
  • 6.3.2 避难空间认知正确性与避难教育
  • 6.3.3 避难空间认知全面性与避难教育
  • 第7章 建筑结构
  • 7.1 建筑结构影响因素
  • 7.1.1 学校建筑常用布局方式
  • 7.1.2 建筑结构影响因素
  • 7.2 震前小学结构
  • 7.3 震后建筑结构
  • 7.4 小结
  • 第8章 有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议
  • 8.1 震前震后避难环境比较
  • 8.1.1 平面布局变化
  • 8.1.2 室内布局及避难辅助设施变化
  • 8.1.3 避难教育
  • 8.1.4 建筑结构变化
  • 8.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8.3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控制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2)
    • [2].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 大众文艺 2020(09)
    • [3].基于过程管理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2)
    • [4].近10年国内发表的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概况[J]. 中医正骨 2020(04)
    • [5].地方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反向人工智能倾向的成因与破解[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8)
    • [6].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8)
    • [7].“差评”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特点鉴别[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5)
    • [8].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23)
    • [9].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论证意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3)
    • [10].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11].关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0)
    • [12].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探析——基于文献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7(04)
    • [13].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4)
    • [14].近10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发展态势研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03)
    • [15].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04)
    • [16].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翻译中的问题与应对[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7)
    • [17].聚类算法在研究生论文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19)
    • [18].浅析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价值工程 2017(34)
    • [19].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02)
    • [20].化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20)
    • [21].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中的问题预判与解决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1)
    • [22].HACCP视角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应树立的理念和意识[J]. 高教学刊 2016(23)
    • [23].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系统的研发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06)
    • [24].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问题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20)
    • [25].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络评阅的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8)
    • [26].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体系的改革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12)
    • [27].“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讨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J]. 山西青年 2020(07)
    • [28].基于过程管理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21)
    • [29].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文教资料 2017(07)
    • [30].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书育人 2008(27)

    标签:;  ;  ;  ;  

    震区小学校内避难环境研究 ——以绵竹市小学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