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西安市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之一。本研究在了解国内外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研究趋势和现代理论指导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西安市6所高校600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同时对如何培养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自觉性及终生体育的思想进行了探讨,对如何推动大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提出建议。本文对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西安市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普遍较高,但是实际行为较为滞后。男、女生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只占21.1%和23.5%,有68.1%和78.1%的男、女学生每次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2.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学生主要集中于与同学朋友自发结伴活动、单独自由活动和俱乐部这三种形式。这说明有组织、有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大学校园里比较少见。3.高校体育设施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器材数量偏少,体育设施标准偏低,学校提供给大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的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感兴趣的健身娱乐体育活动,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展。4.阻碍西安市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没有运动氛围;学习负担重、没时间;缺乏场馆器材;缺乏锻炼的知识;缺乏组织、指导;对体育无兴趣。5.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力度不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形式落后,缺乏科学性、效率低,长期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学生课外活动仅凭学生兴趣自由活动。6.高校对课外活动的开展,宣传、教育、力度不够,造成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活跃。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本文根据现状提出如下建议为: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体育氛围2.加强学校、社会、社区的融合互动,因地制宜,拓宽活动项目3.加强教学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4.加强领导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设施5.构建多元化活动途径、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6.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与时俱进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 研究背景
  • (三)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1. 何谓课外体育活动
  • 2. 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和特点
  • 3. 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 4. 阳光体育概述
  • 5. 终身体育理论
  • 6. 快乐体育理论
  • 7.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1. 文献资料法
  • 2. 问卷调查法
  • 3. 比较分析法
  • 4. 访谈法
  • 5. 数据统计法
  • 6. 逻辑分析法
  •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 西安市6所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相关规定
  • (二) 西安市6所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现状与分析
  • 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认识与态度
  • 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动机
  • 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率情况
  • 4.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时间段
  • 5.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锻炼形式
  • 6.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 7. 大学生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满意程度
  • (三) 影响西安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 1. 没有运动氛围
  • 2. 学习负担重、没时间
  • 3. 缺乏场馆器材
  • 4. 缺乏锻炼的知识
  • 5. 缺乏组织、指导
  • 四.结论与对策
  • (一) 结论
  • 1. 认识正确和态度积极,但实际行为较为滞后
  • 2. 没有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需要正确引导
  • 3. 参与人数比例低,活动项目缺乏多样性,需要继续引导
  • 4. 课外体育活动在校园里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
  • 5. 男、女学生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存在着差异
  • 6.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多集中在下午课后
  • 7. 体育设施不配套,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 8. 良好的体育氛围是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 9. 组织力度不够,影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 (二) 对策
  • 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体育氛围
  • 2. 加强学校、社会、社区的融合互动、因地制宜,拓宽活动项目
  • 3. 加强教学管理和引导,提高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
  • 4. 加强领导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设施
  • 5. 构建多元化活动途径,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 6. 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与时俱进
  • 注释
  • 附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以体育活动为载体 培育幼儿探究品质[J]. 宁夏教育科研 2011(04)
    • [2].让孩子在快乐体育活动中健康成长[J]. 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 2017(03)
    • [3].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力的管理学评析[J]. 正德学院学报 2011(02)
    • [4].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体育活动探析[J]. 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5].学生参与双休日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6].浅谈农村小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原则[J]. 教育革新 2018(11)
    • [7].“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西安市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03)
    • [8].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9].体育活动对儿童发展认知能力的影响探究[J]. 中国农村教育 2020(02)
    • [10].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体育活动开展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02)
    • [11].高职院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5)
    • [12].聊城大学在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03)
    • [13].幼儿园探索型户外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J]. 教育观察 2020(08)
    • [14].我国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创建试点发展状况探讨[J]. 青少年体育 2020(03)
    • [15].民族体育活动的旅游价值分析[J]. 中华武术(研究) 2020(03)
    • [16].小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田径 2020(06)
    • [17].福建省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研究——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背景[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8].陕西省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研究[J]. 西部皮革 2020(10)
    • [19].体育社团在中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运用[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3)
    • [20].日本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演变研究——与学科课程关系的视角[J]. 贵州体育科技 2020(01)
    • [21].基于人文向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反思[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03)
    • [22].绵阳市第十六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 运动精品 2020(03)
    • [23].试析中日两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差异[J]. 运动精品 2020(03)
    • [24].我国中学生闲暇体育活动参与的综合影响因素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20(06)
    • [25].职业院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探析——以廊坊市为例[J]. 河北职业教育 2020(04)
    • [26].我国与欧洲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启示[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0(04)
    • [27].浅析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J]. 田径 2020(09)
    • [28].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29].大学开展体育活动应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体育兴趣调查与分析[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30].创意体育 快乐成长——在创造性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社会性应遵循的原则[J]. 教育观察 2018(24)

    标签:;  ;  ;  ;  

    西安市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