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布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布

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石蜡切片、Nissl染色、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广西摩拉杂交母水牛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布情况,旨在研究GnRH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上的联系,进而了解GnRH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三者之间分泌释放途径,为进一步研究GnRH的合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广西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育种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下丘脑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大小差异不显著,细胞直径变化不大。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视前内侧核、视上核、室旁核、视前外侧核,其次是背内侧核、视交叉上核、前核、弓状核、后核,腹内侧核及乳头体核,而正中隆起分布最少。视上核的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最为密集,阳性神经元出现率为27.88±13.37,而视前外侧核的神经元最为疏松,阳性细胞出现率最低,为11.69±4.43。正中隆起的GnRH免疫阳性产物灰度值最高,为135.24±16.32,表明正中隆起GnRH免疫阳性反应最强,而背内侧核的灰度值最低,为171.17±26.93。GnRH免疫阳性纤维只分布于正中隆起、弓状核、室旁核和乳头体核,尤以正中隆起最多,而在其他核团没有发现GnRH免疫阳性纤维。在第三脑室附近及乳头体核的毛细血管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及GnRH免疫阳性纤维。广西摩拉杂交水牛的神经垂体未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产物,只在腺垂体远侧部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细胞,细胞以弱阳性为主,平均灰度值为175.78±16.73。在卵巢中发现GnRH免疫阳性产物存在于卵巢生殖上皮细胞、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且在黄体中发现有少量的带细小突起的GnRH免疫阳性细胞。结论:首次发现GnRH存在于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首次发现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都有GnRH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视上核、视前核、室旁核分布最多。首次发现GnRH免疫阳性产物只存在广西摩拉杂交水牛的腺垂体中。首次在广西摩拉杂交水牛卵巢中生殖上皮细胞、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GnRH免疫阳性产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写及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一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在生殖中的作用
  • 1.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结构及分泌激素的种类
  • 1.1.1 下丘脑的结构及分泌激素的种类
  • 1.1.2 垂体的结构及分泌激素的种类
  • 1.1.3 卵巢的结构及分泌激素的种类
  • 1.2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在生殖中的作用
  • 1.2.1 中枢神经系统对生殖轴的调节
  • 1.2.2 神经肽及神经递质对生殖轴的调节
  • 1.2.3 性激素及其它激素对生殖轴调节
  • 1.2.4 细胞因子与生殖轴调节
  • 第二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研究进展
  • 2.1 GnRH多肽的种类及结构特点
  • 2.2 GnRH的合成、分泌、释放和降解
  • 2.3 GnRH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
  • 2.4 GnRH神经元的季节性变化
  • 2.5 GnRH的生物学功能
  • 2.5.1 GnRH在垂体水平的功能
  • 2.5.2 GnRH在性腺水平的功能
  • 2.5.3 GnRH与肿瘤
  • 2.5.4 GnRH与免疫
  • 2.5.5 GnRH与消化系统
  • 2.6 GnRH的作用机制
  • 2.6.1 受体结构
  • 2.6.2 GnRH-R的定位
  • 2.6.3 调节GnRH-R水平的影响因素
  • 2.6.4 脱敏机制
  • 2.6.5 信号转换蛋白(G蛋白)
  • 2.6.6 Ca2+参与调节机制
  • 2.6.7 激活磷脂酶C(PKC)和二酞甘油(DG)导致信号级联反应
  • 2.6.8 LH/FSH峰出现和GnRH-R表达
  • 2.7 GnRH在家畜繁殖方面的应用
  • 2.7.1 诊断方面
  • 2.7.2 提高情期受胎率
  • 2.7.3 缩短产后发情时间
  • 2.7.4 提高家畜超排效果和产仔率
  • 2.7.5 提早家畜的性成熟
  • 2.7.6 治疗母畜卵巢疾病
  • 2.7.7 提高公畜精液品质
  • 2.7.8 提高瘦肉率
  • 2.7.9 治疗公畜的少精症和无精症
  • 2.7.10 用于公畜去势
  • 2.7.11 对报窝母鸡催醒
  • 2.8 GnRH激活剂类似物及应用
  • 2.9 结语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取材
  • 1.2.2 切片
  • 1.2.3 H-E染色
  • 1.2.4 Nissl染色
  • 1.2.5 免疫组织化学一步法染色程序
  • 1.2.6 图像分析及数据处理
  • 第二章 实验结果
  • 2.1 下丘脑nissl染色结果
  • 2.2 下丘脑免疫组化结果
  • 2.3 垂体免疫组化结果
  • 2.3.1 神经垂体
  • 2.3.2 腺垂体
  • 2.4 卵巢免疫组化结果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3.1 下丘脑GnRH阳性神经元的定位
  • 3.2 GnRH的释放途径
  • 3.3 腺垂体中GnRH免疫阳性产物的分布及来源
  • 3.4 卵巢中GnRH免疫阳性产物的分布及其来源
  • 3.5 免疫组化方法改进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广西摩拉杂交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分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