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产量、品质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平均气温、积温对油菜生长发育,角果发育、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积温与各个生育指标的模型,找出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温度指标,为探讨油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播期对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9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6个不同播期处理的油菜全生育期需经历180-250天。不同年份以苗期和蕾薹期差异最大,平均差距分别为32.5、30.5天,其次是花期7.25天,角果期6.25天。方差分析表明,4年试验苗期、蕾薹期时间差异显著,角果期,花期无显著差异。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油菜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硫苷含量与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气温相关性在9月1日到10月15日四个播期中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9月31日,10月15日两个播期中达显著水平。角果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含油量极显著负相关,均经历了缓慢-迅速-缓慢的代谢过程,蛋白质含量在角果发育初期即有较高水平并增长缓慢,硫苷含量在角果发育初期有一定波动,随后迅速降低。晚播油菜进入角果期较晚,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推迟,较高的日均温促使代谢过程加快进行。播期对油菜产量影响推迟播期降低了油菜的株高、茎粗、分枝数、有效角果数、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9月1日,9月16日播期处理在上述指标中均无显著差异,经济系数随播期的推迟升高。播期推迟至10月15日,油菜形态指标、产量构成因素降低与前面播期达显著水平,9月1日与9月16日,11月15日播期产量差距分别达601.09、2198.23kg/ha。每角粒数受开花授粉时温度、湿度和降水影响,千粒重与角果发育期气候有关,播期对其无显著影响,年际气候差异造成油菜各年份产量差异显著。10月15日前播种,密度效应不明显,播期推迟至10月15日后,增加密度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10月15日,10月31日,11月15日播种,密度分别从4000、16000、16000株/667m2增加到8000、24000、24000株/667m2,产量分别增加45.33、58.14、70.09%。播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含油量与角果发育期气象,尤其是温度有关,随播期变动不能简单的描述为规律性变动;蛋白质含量随播期推迟升高,早播和晚播差距可达到3%;10月15日前播种籽粒硫苷含量均低于20μmol/g,差异不显著,播期推迟至10月31日以后,籽粒硫苷含量显著升高,高于前面播期5-7μmol/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角果物质代谢有关,播期对其无显著影响。晚播高密栽培模式下,硫苷含量偏高,10月31日,11月15日播种在32000株/667m2下分别达到44.05、45.06μmol/g。温度指标对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半冬性油菜从播种到出苗需110℃C以上的积温;苗期约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所需积温600-2000℃;蕾薹期10℃以上持续条件可迅速抽薹,200-400℃的积温抽薹完成;花期15℃以上平均气温,需积温量300-400℃完成开花;角果期需要550-650℃以上的积温完成生长发育,角果发育期平均温度达20℃-25℃,光照充足,适宜角果发育。温度对角果物质代谢的影响果皮形态建成需460-500℃的积温,角果代谢过程分为形态建成期,合成转化高峰期和功能衰退期三个阶段。合成转化高峰期以可溶性糖降低1.00%/d以上,含油量升高1.50%/d为标志。18℃以上的日均温有利于可溶性糖的积累和脂肪合成,150-160℃的积温量完成糖的转化,160-230℃的积温量完成脂肪的合成。油菜角果充实后,相应过程缓慢进行,日均温19℃,220℃以上积温脱水成熟。温度指标相关模型的建立通过建立生长发育温度相关模型,得到模拟结果:苗期每100℃积温,使油菜抽出1.44片叶,叶片抽出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与油菜干物重关系不大。花后积温达400℃,角果形态建成,籽粒干物重快速增加;500℃花后积温,角果皮功能完全,干物重不再增加,籽粒干重,糖的转化,油分的合成处于高峰期;700℃时,可溶性糖的合成转化基本完成,籽粒糖含量维持在5-7%,含油量达40%以上;800℃以后,角果生长发育缓慢,生理代谢基本完成;900℃时,成熟收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1 前言
  • 1.1 油菜生产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 1.2 环境因子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温度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2 光照
  • 1.2.3 水分
  • 1.3 播期与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播期与油菜产量、品质的关系
  • 1.3.2 密度与油菜产量、品质的关系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不同播种期试验
  • 2.2.2 播期和密度的互作试验
  • 2.3 生长发育观测及取样测定
  • 2.3.1 生育期观察
  • 2.3.2 出叶速度记载
  • 2.3.3 苗情调查及干物质积累
  • 2.3.4 角果发育进程
  • 2.3.5 生理生化指标取样与测定
  • 2.3.6 不同分枝部位含油量、千粒重差异比较
  • 2.3.7 考种测产
  • 2.3.8 品质测定
  • 2.4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
  • 2.5 气象数据采集
  • 2.6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播期油菜生长发育进程
  • 3.2 对油菜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1 对株高变化的影响
  • 3.2.2 对总叶片数及绿叶片数的影响
  • 3.2.3 对油菜干物质积累分配的影响
  • 3.2.4 对角果干物质积累进程的影响
  • 3.3 不同播期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1 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 3.3.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3 2007-2008年冻害调查数据
  • 3.3.4 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产量比较
  • 3.3.5 播期处理油菜不同分枝部位及结角层千粒重差异比较
  • 3.4 不同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3.4.1 对功能叶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3.4.2 对角果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3.5 不同播期对油菜品质及形成过程的影响
  • 3.5.1 对油菜收获品质的影响
  • 3.5.2 对籽粒脂肪积累过程的影响
  • 3.5.3 不同分枝部位脂肪含量差异比较
  • 3.5.4 不同分枝及结角部位籽粒含油量差异比较
  • 3.5.5 播期和密度交互作用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3.6 播期试验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1 角果期生理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 3.6.2 苗期形态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3.6.3 苗期性状与产量回归分析
  • 3.6.4 苗期生理生化指标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3.7 油菜生长发育的温度效应研究
  • 3.7.1 油菜整个生育期气候因子统计
  • 3.7.2 油菜各个生长发育时期所需积温
  • 3.7.3 生育天数与积温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3.7.4 温度对油菜叶片抽出速率的影响
  • 3.7.5 温度对油菜角果发育的影响
  • 3.7.6 温度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 3.7.7 温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及回归模拟预测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1.1 播期对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4.1.2 播期对油菜个体发育的影响
  • 4.1.3 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4 播期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4.1.5 播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4.1.6 温度与油菜生理生化代谢的关系
  • 4.1.7 温度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4.1.8 油菜温度相关模型的建立与描述
  • 4.2 讨论
  • 4.2.1 播期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2.2 温度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4.2.3 模型的建立、模拟与预测
  • 4.2.4 油菜适宜播期和密度的确定
  • 4.2.5 理论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典型生态系统生态站2001–2015年≥10℃积温数据集[J].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9(01)
    • [2].基于多参数调控薄层干燥实验的玉米积温数学模型及工具图表的建立[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8)
    • [3].累积积温效应对速冻汤圆品质变化的影响[J]. 食品科技 2020(07)
    • [4].积温自动统计软件的开发及使用[J]. 青海农林科技 2018(03)
    • [5].晋陕蒙地区≥10℃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业气象 2016(06)
    • [6].1960—2013年中国≥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2)
    • [7].1981—2014年贵州省黔西南州≥10℃积温的变化特征[J]. 贵州农业科学 2017(03)
    • [8].1980—2013年攀枝花烟区10℃积温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09)
    • [9].重庆市≥10℃积温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0)
    • [10].农业气象积温统计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J]. 青海气象 2018(02)
    • [11].浅谈黑龙江省积温变化的研究[J]. 黑龙江气象 2012(01)
    • [12].黑龙江省近45年积温变化及积温带的演变趋势[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02)
    • [13].浅谈积温[J]. 黑龙江气象 2017(02)
    • [14].积温对农作物的影响[J]. 农家参谋 2017(17)
    • [15].平塘县1970—2010年积温气候特征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0)
    • [16].阿勒泰地区近50a≥0℃积温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 2014(07)
    • [17].宁夏0℃积温时空演变特征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2(05)
    • [18].青海省海南地区近30年≥0℃积温变化趋势分析[J]. 草业科学 2011(11)
    • [19].小麦发育期对冬季积温变化的响应分析[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04)
    • [20].冬小麦冬前旺长类型及形成相应类型的积温条件[J]. 作物杂志 2008(01)
    • [21].1978年前、后中国≥10℃年积温对比[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08)
    • [22].近60年云南省积温时空变化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23].黑龙江省积温时空变化及积温带的重新划分[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05)
    • [24].黑龙江省亚洲飞蝗发生状况及生长积温和取食量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08)
    • [25].近55年青海高原﹤0℃积温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 2018(01)
    • [26].种子萌发积温势模型介绍[J]. 种子 2015(11)
    • [27].黑龙江省≥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 2015(06)
    • [28].寒地不同积温区水稻品质性状比较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稻米 2013(03)
    • [29].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区稻米品质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6)
    • [30].杂交水稻亲本播始历期与实效积温的相关性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8(04)

    标签:;  ;  ;  ;  ;  ;  

    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