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研究员学术思想总结及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张震研究员学术思想总结及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论文摘要

导师张震,为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科审评成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及外语专业委员等职,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医疗、科研工作50余年,其治学贵在融会贯通,广研经典。在长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尤其在中医证候的层次结构等方面提出过系统的创新性理论见解,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三项。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济世为怀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崇敬和爱戴。1导师张震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理念(1)提出证候层次结构理论张老是全国第一批西学中的优秀人才之一,他用自己的广博知识,研究传统中医理论和疾病。在证候的研究中,提出证候层次结构的创新理论,首先把证候分为三大层次,即核心证候、基础证候、具体证候;再将具体证候分为两门八类,并剖析证候的鉴别诊断规律。这一理论的提出,丰富了证候学的内容,揭示了各类辨证的内在联系,充实和完善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体系。(2)倡导气机升降学说导师认为所谓“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等,及其所包含的能量,表现为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这种精微物质的运动及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谓之“气化”。气化的过程及其表现形式,称为“气机”。气机的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脏腑的气化运动,则是升和降的矛盾统一,即气机升降。气机升降出入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命的必然过程,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是以气机的升降出入为基本运动形式。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均赖气机升降出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它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新陈代谢。(3)重辨证,审证求准张老认为辨证施治,首当辨证,准确的辨证是“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的前提。辨证要四诊并重,决不以一诊取代其它三诊是张老的准则。他认为人生百病,多有形可察、有机可析。“审证求准”,这是辨证的基础,论治的依据。辨证施治的着眼点在于紧密围绕病机特点,以简驭繁,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从总体上、动态上把握治疗,才能有的放矢。(4)疏调气机为治疗大法之一张老指出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气机调畅是生理功能正常的表现形式,又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根本;气机失调是脏腑、阴阳、气血、经络等病理变化的根本机理,《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因此张老认为疏调气机为治疗大法之一。通过调理气机,使之升降出入正常,气机通畅,才能达到脏腑、阴阳、气血、经络正常的目的,使疾病痊愈。(5)重视脾肾,顾护根本治病求本是临床医学的最高境界。“治病求本”者,寻求致病之根本,并针对其施治。张老重视人体先后天之本,长于运用补法,尤其善于调理脾肾。常引用李中梓之说“‘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善为医者,必责根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教导我们。同时又强调平衡病体失调之阴阳使之恢复平衡,同样是治疗的根本目标。脾肾为先后天之本,性命之根,而疾病的转归与治疗亦当重脾肾。治病要保护脾肾,以利患者康复。张老在治疗杂病时强调正气虚弱在疾病发生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如艾滋病,人体正气不足,邪毒内侵,经血液、房室劳伤或胎生而侵入体内,伏于靶细胞之内,侵蚀脏腑及气血津液,渐至脏腑虚损,气血阴阳失衡而致病,故治以扶正祛邪方为全面。2遵循导师的辨证理念进行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毒品蔓延泛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宁,已成为严重的国际性公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的毒品问题同样也呈现一个发展蔓延的趋势,禁毒戒毒工作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长期的任务。对海洛因依赖的成瘾和戒断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中医药戒毒历史悠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中医药对毒品成瘾、海洛因依赖者急性脱毒期(即戒断期)的诊治已经形成初步的治疗思路,并有较好的治疗方案和药品,但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康复期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诊治尚无十分有效的方法。由于稽延性症状却长期存在,反复发作,成为复吸的重要原因。通过文献检索,对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的研究报道较少,其中医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尚不清楚,证候分类只见于临床医生的一般性临床总结文章中,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系统的、前瞻性的中医证候研究。因此,有必要在导师辨证理念的指引下对该综合征证候分类和证候演变规律进行研究,为中医药戒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1)研究目的:探索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中医证候特点,了解该综合征证候自然分布情况,分析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证候特点,提出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期分类建议和临床分期指标,为中医药戒毒康复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2)研究内容及方法:此项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课题“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调查研究”(课题批号:81060278)的一部分,主要观察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症证分布规律以及与临床分期的证候学特点研究。本课题选择未经任何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脱毒后30天至360天者156例,根据戒断时间分为三期,每期各52例:在中医理论及现代流行病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技术进行横断面调查。(3)研究结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症状表现有一定规律,出现频次较高的共性症状,有乏力、盗汗、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焦虑不安、入睡困难、早醒、易醒、烦躁不安、渴望吸毒、头痛等。对三期症状进行分析,随着脱毒时间延长,症状逐渐减少、减轻,如乏力、盗汗、心慌等提示气虚、阴虚的症状出现频率逐渐降低,但减轻过程非常缓慢;睡眠障碍、烦躁、疼痛的出现频率变化不大。三期调查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随着脱毒时间延长,抑郁和焦虑症状也有所缓解。证型分布与动态变化:海洛因依赖脱毒后稽延性综合征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证候有以下变化特点:气滞血瘀、心肾不交、瘀血阻滞、肝阳上抗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出现的频率增加;肝郁气滞、心脾两虚、湿热中阻、肝经郁热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出现的频率降低;肝郁脾虚、肝肾亏虚、气阴两虚、气血亏虚、脾肾两虚、脾胃亏虚、心火炽盛随着脱毒时间的延长,出现的频率无明显组间差异。证型组合常以多种证型组成的复合证候为主,其中以2证组合多见,其次为3证组合;各期证型组合无明显差异。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该综合征的症状、证候出现频率是动态变化的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症状随着脱毒时间延长,逐渐减轻,但减轻过程非常缓慢;证候的组合形式、组合形态也是动态变化的,不同时期均有2个或3个证候以上同时存在的证型组合。提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稽延性综合征的病情较复杂,症状分布既有精神症状(情绪焦虑、药物渴求等),又有躯体症状、体征(躯体不适,睡眠障碍等),病变部位涉及多个脏腑,病机瘀、热、虚、实错综复杂,是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演变过程。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导师经验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 1 证候研究
  • 2 倡导气机学说
  • 3 重视脾肾,顾护根本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依据导师的证候学理论进行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的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阿片类物质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常见证候的文献研究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
  • 一、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一般资料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4 小结
  • 二、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证候的初步调查
  • 1 调查方法
  • 2 调查项目
  • 3 调查质量控制
  • 4 数据处理
  • 5 结果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气机升降学说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药戒毒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生儿毒品戒断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9)
    • [2].酒精依赖性戒断综合征一例误诊[J]. 临床误诊误治 2010(02)
    • [3].系统化关怀照护模式在乙醇戒断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10)
    • [4].酒精性戒断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08(11)
    • [5].归脾汤治疗毒品戒断综合征疗效及对患者毒品渴求度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20(04)
    • [6].酒精性肝病合并戒断综合征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5(01)
    • [7].躯体疾病伴发戒断综合征9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12)
    • [8].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伴戒断综合征1例[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9(06)
    • [9].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证候特点[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03)
    • [10].针刺治疗烟草戒断综合征60例[J]. 湖北中医杂志 2013(09)
    • [11].海洛因依赖稽延性戒断综合征612例的中医证候横断面调查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05)
    • [12].手术后并发乙醇戒断综合征致呼吸衰竭1例护理[J]. 上海护理 2008(05)
    • [13].哌替啶戒断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9)
    • [14].酒依赖者戒断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02)
    • [15].新生儿戒断综合征一例诊治体会[J]. 临床误诊误治 2012(09)
    • [16].术后乙醇戒断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1(21)
    • [17].辨证治疗烟草戒断综合征1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01)
    • [18].戒断综合征案[J]. 中国针灸 2018(11)
    • [19].外科急腹症术后出现乙醇戒断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 2011(10)
    • [20].新生儿药物戒断综合征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1(14)
    • [21].新生儿戒断综合征7例临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08(21)
    • [22].酒精性戒断综合征21例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01)
    • [23].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戒断综合征[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01)
    • [24].穴位电针配合中药治疗阿片类毒品成瘾戒断综合征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 2011(08)
    • [25].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海洛因稽延戒断综合征验案2则[J]. 中医药导报 2015(03)
    • [26].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戒断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14)
    • [27].国外针刺戒毒研究[J]. 西部中医药 2017(09)
    • [28].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研究[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7(05)
    • [29].氟西汀用于治疗海洛因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5(04)
    • [30].新生儿戒断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10)

    标签:;  ;  ;  ;  ;  ;  

    张震研究员学术思想总结及稽延性戒断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