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已走过50多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且相对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均等化的要求。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阐述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任务时明确提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保障,而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如何实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它始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养老保险的问题一直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大多数文献都是针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养老基金的管理等问题的研究,或者是单独地讨论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还有很多是呼吁对农村和农民工养老保险重视的文章,很少有站在均等化的角度,对社会养老保险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当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并由此使地区间、城乡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在社会养老保险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已成为社会公平、公正的焦点问题之一。论文基于此选题,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运用比较分析法、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认为我国不同地区间、城乡之间和城镇内部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在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安排、制度覆盖率和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现状不容乐观。同时使用计量工具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职工抚养比、财政支持力度、市场化程度和人均养老基金支出是影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的四大主要因素的结论。分析养老保险非均等化的原因发现,相关体制的健全与否、养老保险制度的差异安排、经济的发展、法律的不完善、人们意识的薄弱等都是引起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非均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养老保险的均等化,首先应在体制上得到保障,主要包括公共服务型政府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城乡协调发展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然后改革具体政策并实施。本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是研究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为论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先阐明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含义,然后对评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指标进行选取。第四部分别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城镇内部不同人群之间三个方面指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均等化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都从制度层面和养老保险水平来说明差异程度。第五部分分析引起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在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城镇内部人群之间非均等化的原因,同时查找全国各省的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覆盖面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提出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均等化的思路。本文的创新点有三处,其一,选取能评价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指标,用所选指标进行现状的深入分析;其二,借鉴其他文献中用来分析收入差距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方法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差异;其三,选择2000—2006年全国各省级地区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估计法进行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覆盖面的因素,试图找出对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有真实影响的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节 社会公平分配理论
  •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含义和评估指标的选取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含义
  • 第二节 选取指标的原则
  • 第三节 设立指标
  • 第四章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不同地区间社会养老保险的均等程度
  • 第二节 城乡间社会养老保险的均等程度
  • 第三节 城镇内部不同人群间社会养老保险的均等程度
  • 第五章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参保覆盖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非均等化的原因
  • 第六章 实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主要思路
  • 第一节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体制保障
  • 第二节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主要政策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重庆市养老保障城乡统筹障碍因素及出路[J]. 决策导刊 2010(08)
    • [2].新中国养老保险70年:经验、问题与展望[J]. 社会保障研究 2019(06)
    • [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9(12)
    • [4].养老保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助推器[J]. 中国社会保障 2019(Z1)
    • [5].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J]. 营销界 2019(19)
    • [6].延迟退休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的影响[J]. 宏观经济管理 2019(12)
    • [7].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研究[J]. 天津社会保险 2019(01)
    • [8].河南省各地区社会养老保险水平综合评价——基于因子分析法[J]. 现代盐化工 2019(06)
    • [9].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措施[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06)
    • [10].养老观念、健康状况预期、社会公平感知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J]. 经济经纬 2020(01)
    • [11].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 [12].刍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的防范[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20(02)
    • [13].中国养老保险效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职保”与“居保”比较的视角[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14].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福利效应分析[J]. 管理观察 2019(33)
    • [15].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问题分析[J]. 办公室业务 2019(23)
    • [16].遗属养老保险制度的机制设计研究[J]. 人口学刊 2020(02)
    • [17].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 国际公关 2020(02)
    • [18].青海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现状及预测研究[J]. 时代金融 2020(03)
    • [19].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步入“加速度”[J]. 金融博览(财富) 2020(01)
    • [20].城乡养老保险衔接问题概述[J]. 中国市场 2020(04)
    • [21].农村居民参加商业性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2].地区差异、受教育程度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行为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4)
    • [23].中西部人口负增长现状及其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 [24].企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J]. 就业与保障 2020(01)
    • [25].黄陵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 兰台内外 2020(04)
    • [26].经济新常态下进一步做好养老保险工作[J]. 中外企业家 2020(09)
    • [27].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避税[J]. 会计与经济研究 2020(01)
    • [28].国有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 [29].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8)
    • [3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 2020(05)

    标签:;  ;  ;  ;  ;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