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强化脱氮的试验研究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强化脱氮的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向传统SBR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投加生物改性悬浮填料,形成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biofilm reactor, SBBR)。主要研究了悬浮填料的挂膜规律及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对SBBR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中的有机物、NH4+-N及TN的去除效率与普通SBR反应器进行对比,着重研究了部分控制因素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效能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控制范围。此外为强化脱氮进行前置反硝化试验,进一步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研究,这些研究对味精废水生物处理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研究结果主要如下:1.成功的完成了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即生物膜的挂膜培养。在温度为18-25℃、pH为7.0~8.0、DO=2.0~3.0mg/L的条件下,接种好氧活性污泥,利用味精废水进行培养。填料投配率为40%,稳定运行6周后挂膜成熟,成熟生物膜厚约0.5-1.0mm,生物膜量达32-35mg/g,即可使反应器增加近2000mg/L的附着生物膜量。2.对比了悬浮填料SBR与传统SBR对各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反应过程DO、pH的变化,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COD容积负荷、MLSS、SRT等对悬浮填料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HRT=25h, DO=2.0~3.0mg/L,试验水温为17.5-21.8℃条件下运行,SBBR系统的COD去除率比传统SBR系统高约2-3%,SBBR系统的TN平均去除率高于SBR系统11%,而且前者的反硝化效果更加稳定。控制微生物总量保持在5000mg/L左右,悬浮态与附着态的比值约为2.0,悬浮态污泥SRT为10-15d是最适宜的。3.研究了SBBR系统前置反硝化运行处理味精废水的效能,并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研究。优化试验发现:在HRT=20h, DO=1.2~1.8mg/L,设前置缺氧搅拌2h,有利于生物膜对碳源的吸附存储,使系统的TN去除率提高3.8%。好氧段曝气6h,其中前3h曝气量为500L/h,把曝气后3h的曝气量调整为250L/h,系统能取得最佳的脱氮效果,COD、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0%及82%。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味精废水概述
  • 1.1.1 味精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性
  • 1.1.2 味精废水的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序批式生物膜工艺的研究现状
  • 1.2.1 序批式生物膜工艺特点
  • 1.2.2 序批式生物膜工艺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生物脱氮原理及影响因素
  • 1.3.1 硝化反应
  • 1.3.2 反硝化反应
  • 1.3.3 脱氮影响因素
  •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启动及挂膜驯化
  • 2.1 试验准备
  • 2.1.1 填料
  • 2.1.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1.3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2.1.4 分析项日及分析方法
  • 2.2 生物膜的培养驯化
  • 2.2.1 挂膜过程及方法
  • 2.2.2 生物膜外形观察
  • 2.2.3 生物膜量的变化
  • 2.3 挂膜过程污染物去除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3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的系统性能
  • 3.1 系统污染物去除分析
  • 3.1.1 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 3.1.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3.2 系统内DO、pH的变化及原因
  • 3.2.1 反应周期内DO的变化与反应历程
  • 3.2.2 反应周期内pH值的变化与反应历程
  • 3.2.3 系统中长期的出水pH值变化分析
  • 3.3 生物量及其停留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3.1 生物量对SBBR工艺的影响
  • 3.3.2 生物停留时间对SBBR工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序批式生物膜工艺处理味精废水强化脱氮研究
  • 4.1 前置反硝化试验研究
  • 4.1.1 试验期间运行效果
  • 4.1.2 各态氮在周期内的变化分析
  • 4.1.3 好氧反硝化的分析
  • 4.2 亚硝酸氮的积累
  • 4.2.1 亚硝酸氮积累的出现
  • 4.2.2 亚硝酸盐积累原理分析
  • 4.2.3 污泥膨胀的发生与控制
  • 4.3 运行工况的优化研究
  • 4.3.1 试验方案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试验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膜分离技术在味精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发酵科技通讯 2010(03)
    • [2].利用味精废水生产益生菌剂的方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6)
    • [3].应用酵母菌在味精废水中COD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蔗糖 2011(02)
    • [4].Mg~(2+)增加味精废水中Chlorochromatium产量试验[J]. 广东蚕业 2018(03)
    • [5].利用味精废水培养枯草芽孢杆菌产γ-聚谷氨酸及初步表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8(10)
    • [6].味精废水浓缩后挥发组分的分析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09(02)
    • [7].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处理味精废水[J]. 化工环保 2012(04)
    • [8].有机负荷对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处理模拟味精废水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04)
    • [9].利用味精废水生产的益生菌剂在动植物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1)
    • [10].SBBR在味精废水深度脱氮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3(02)
    • [11].生物滤塔吹脱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 2009(02)
    • [12].混合酵母菌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的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9)
    • [13].味精废水同步好氧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12(01)
    • [14].微电解-絮凝-UASB-SBR处理高浓度氯离子味精废水[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5].应用改进型巴顿甫工艺处理中低浓度味精废水[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8(04)
    • [16].味精废水中优势菌的分离筛选和生长特性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08(04)
    • [17].味精废水生物处理与磷元素影响的研究[J]. 发酵科技通讯 2008(01)
    • [18].味精废水短程硝化工艺的运行性能[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11)
    • [19].利用味精废水固态发酵饲料酵母对非蛋白氮转化能力的研究[J]. 饲料工业 2013(05)
    • [20].复合生物膜反应器味精废水挂膜特性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1(09)
    • [21].味精废水综合治理工艺设计简介[J]. 工业水处理 2008(08)
    • [22].高浓度含氮味精废水综合治理技术[J]. 工业水处理 2009(02)
    • [23].循环经济模式解决难题,味精废水治理走出困境[J]. 发酵科技通讯 2009(04)
    • [24].味精废水处理的技术改造及效益分析[J]. 中国给水排水 2008(12)
    • [25].光合细菌对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10)
    • [26].味精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实例分析[J]. 广东化工 2016(20)
    • [27].SBR系统中不同培养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启动[J]. 环境工程 2018(08)
    • [28].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运行参数优化[J]. 山西建筑 2013(09)
    • [29].味精废水厌氧处理试验研究[J]. 天津科技 2011(04)
    • [30].味精废水处理工艺及运行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4(10)

    标签:;  ;  ;  

    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强化脱氮的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