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研究

论文题目: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朱红涛

导师: 陈开远

关键词: 型缓坡层序,高分辨率层序地层,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段,地震岩相分析,溯源退积,沉积模式,高效储层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以极其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矿等矿产资源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中外石油地质学家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在上古生界发现了一批有工业价值的大中型气藏,展现了天然气勘探和开发的良好前景。在盆地的东部,已发现了大量气显示井,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工业气流井,特别是最新资源评价令人鼓舞的成果,都预示着盆地东部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但是鄂尔多斯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与研究,尽管在勘探上取得了突破,但由于该区地质条件复杂,盆地东部有利相带的平面展布,储层在纵向和横向上的分布,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演化史等,以及针对不同特点的相带与储层所要采取的勘探思路、方法及技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增大了勘探难度和勘探风险。目前的研究水平仍然不能满足勘探的需要,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表明粗相带石英砂岩是高效储层,其形成条件、控制因素认识不清,影响了高效砂体的预测;②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多样化,很多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的分歧较大,意见纷纭,最少为3个层序,最多可达28个层序;③沉积相众说纷纭,提出的各种观点覆盖了海(陆交互)相(障蔽砂坝体系)、海陆过渡相(三角洲体系)和陆相(冲积河流体系)等三大类沉积环境,不同的沉积相观点导致了各个沉积体系内部的砂岩展布特征解释与砂层对比的巨大差异,从而导致了高效砂体的预测和勘探思路部署的困难。 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其基底稳定,构造运动不发育,油气藏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和沉积层序。因此,开展晚古生代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对于揭示沉积体系的时空展布,追索和预测储集体的分布规律,进而加强古生界寻找高产、高丰度天然气聚集区的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山西组是盆地东北部的重要含气层位,其沉积地层形成于太原期整体海退背景之后的北高南低的缓倾古地形之上。本次研究结合测井、地震、岩芯、露头等资料信息,综合地质背景、岩性组合、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观点,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盆地东北部晚古生界山西组的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特征以及砂体预测有更深入的认识。 鉴于研究区沉积相模式争论的焦点在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河流体系之争,区分二者的勘探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调研国外典型的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勘探经验,二者沉积的砂体展布规律是截然不同的,砂岩体和邻近岩层在空间上的连接关系不同,从而导致了勘探思路的不同。河道砂是河流切割的河道中沉积的一种冲积沉积物,它的沉积主要取决于河流的河道限制,一般呈现狭窄的条带状,河道砂岩体与邻近岩层为突变的接触关系

论文目录:

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1.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陆相盆地的河相层序地层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鄂尔多斯东北部山西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成果

第二章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背景

2.1 盆地构造背景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构造单元与发育特征

2.1.3 盆地地质构造演化

2.1.4 周边构造体系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作用与影响

2.2 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2.2.1 晚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

2.2.2 晚古生界地震反射特征

第三章 关键井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本原理

3.1.1 基准面旋回的基本原理

3.1.2 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技术

3.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和层序划分

3.2.1 晚古生界地层具有缓坡层序特征

3.2.2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3.2.3 关键钻井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3.2.4 山2段典型单井层序划分

3.2.5 晚古生代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第四章 山西组山2段砂体展布特征

4.1 砂体横向展布特征

4.1.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解释砂体展布特征

4.1.2 地震岩相分析解释砂体展布特征

4.2 山2段三套砂岩平面展布特征

4.2.1 三套砂岩叠合图特征

4.2.2 SP1层序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4.2.3 SP2层序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4.2.4 SP3层序砂体平面展布特征

4.3 山2段三套砂岩向北溯源堆积的成因探讨

4.3.1 河流下切谷充填的溯源堆积和顺源堆积的原理

4.3.2 山2段三套砂岩向北溯源堆积的成因探讨

第五章 沉积相分析

5.1 国外经典的河流和三角洲勘探对比

5.1.1 国外河道沉积勘探

5.1.2 国外典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5.1.3 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区别

5.2 侵蚀性河流沉积充填的依据

5.3 地震相分析

5.4 物源分析

5.4.1 盆地北缘露头区基岩特征

5.4.2 区域不整合面昭示着北缘古陆的存在

5.4.3 陆源碎屑组分标型特征

5.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5.5.1 下切谷研究的几个重点

5.5.2 研究区沉积相类型

5.5.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5.5.4 山2段沉积相模式图

第六章 高效储层预测

6.1 储盖组合发育特征

6.1.1 山2段的储集性能特征

6.1.2 气源特征

6.1.3 山2段的储盖组合特征

6.2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发布时间: 2007-01-12

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山西组层序地层、沉积相与储层研究[D]. 杜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 [2].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山西组沉积相研究与地震储层识别[D]. 刘朋波.西北大学2010
  • [3].华北地台本溪组—山西组层序古地理及煤层变化规律[D]. 董大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 [4].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二叠系山西组沉积体系研究[D]. 田雯.西北大学2016
  • [5].柳林地区煤层气富集产出规律研究[D]. 曲英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 [6].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的生烃动力学及其分子特征研究[D]. 付少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2
  • [7].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储集砂体综合研究[D]. 周祺.成都理工大学2009
  • [8].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 李明瑞.成都理工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鄂尔多斯盆地长北气田山西组二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储集砂体综合研究[D]. 周祺.成都理工大学2009
  • [2].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研究[D]. 郭德运.西北大学2009
  • [3].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D]. 付金华.西北大学2004
  • [4].博兴洼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与储层预测[D]. 宋建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标签:;  ;  ;  ;  ;  ;  ;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