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的多向度分析

社会行为的多向度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由一个引言和四个章节构成,但重点是在第三章,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对社会行为若干问题的论述分析。引言部分是对本论文的一个综述,包括本论文的主旨、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社会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第一章,对社会行为的基本知识、国内外研究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国外社会行为研究的流派进行了梳理。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其进行阐释。并对社会、文化、人格这些制约社会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二章,首先对社会行为的特征——社会互动,进行了详细描述。社会互动是发生在人们之间的社会行为,戈夫曼把社会互动解释为人类的自我表演;霍曼斯、布劳把社会互动理解为商品交换;马克思将社会互动称为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交往,认为离开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现实社会,人们之间的社会互动就无从发生。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对社会行为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三种视野下的不同认识进行了论述分析。社会学家是通过社会学中的相关概念来理解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家是通过人类行为解释社会行为;文化人类学家则是对人格与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从而证明了文化对一个民族的人格的塑造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第四章,社会行为研究与社会现代化实际就是社会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最后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的一个总结分析。从社会行为研究的现实意义来看,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行为的研究理论可以指导社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因此,对社会行为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了。现今对于社会行为的研究,社会学家缺乏对人类行为本质的分析,而社会心理学家是通过个体影响来解释社会行为,文化人类学家是通过文化与人格间的相互影响来阐释人的社会行为。如果我们只从单学科中寻求对社会行为的解释,势必会得到片面的答案,因而只有将这三门学科联合起来进行系统研究才可能得到一个全面的界定。本论文就是进行联姻式研究,以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取得新的进展。本文旨在整合前人学者的研究成果,自己通过不同视野下对社会行为的研究分析,探索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因素,科学地解释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使我们对社会行为理论有更深的认识,以期在社会行为研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对社会行为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社会行为理论的形成
  • 1.1 社会行为的多种解释
  • 1.2 社会行为研究的历史沿革
  • 1.3 社会行为研究的主要流派
  • 1.3.1 马克斯·韦伯的实证主义
  • 1.3.2 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 1.3.3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 1.3.4 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 1.3.5 乔治·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
  • 1.4 社会、文化、人格对社会行为的制约与影响
  • 第二章 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
  • 2.1 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特征
  • 2.2 社会互动的表现形式
  • 2.2.1 社会互动的一般形式
  • 2.2.2 社会互动的特殊形式
  • 2.3 社会互动的三个解释
  • 2.3.1 戈夫曼的“自我表演
  • 2.3.2 霍曼斯、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
  • 2.3.3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
  • 第三章 三种不同视野下认识社会行为
  • 3.1 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行为
  • 3.1.1 社会控制是社会行为的约束手段
  • 3.1.2 社会变迁是社会行为活动作用的结果
  • 3.1.3 社会制度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体系
  • 3.1.4 社会问题是社会行为的不合理作用造成
  • 3.2 社会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行为
  • 3.2.1 人类行为的四个构成要素
  • 3.2.2 人类行为的显著特征
  • 3.3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人类行为
  • 3.3.1 文化与民族性格
  • 3.3.2 文化与性别差异
  • 3.3.3 中国人的人格与文化
  • 第四章 社会行为研究与社会现代化
  • 4.1 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反思
  • 4.2 社会化创新与国民素质再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设“力”“美”兼具的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04)
    • [2].从偏狭走向宽广的理性进化——费斯廷格的学术转向及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学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3)
    • [3].孙本文与早期中国舆论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建构[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4].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社会心理学探析[J]. 现代交际 2018(16)
    • [5].身份的社会心理学与语言学研究:主要理论回顾[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6].社会时间、社会发展与社会心态——迈向一种发展的社会心理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1)
    • [7].“腐败与自杀”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天与地”——评俞国良新著《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学的立场》[J]. 博览群书 2017(06)
    • [8].社会心理学能否“解决”中国问题[J]. 博览群书 2017(06)
    • [9].“危机”与“脱危”:西方社会心理学近期发展[J]. 甘肃社会科学 2015(02)
    • [10].社会心理学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52)
    • [11].巧妙攀比更幸福[J]. 百科知识 2009(19)
    • [12].社会心理概述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J]. 家庭服务 2019(06)
    • [13].什么是体育社会心理学——基于20名中、外运动心理学家学术经验的考量[J]. 体育科学 2015(02)
    • [14].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校园霸凌”现象[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15)
    • [15].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基础上探索育人艺术——高教版《社会心理学》导读[J]. 中国教师 2012(09)
    • [16].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问题的反思及其出路[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09)
    • [17].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5)
    • [18].性别社会心理学刍议[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19].解读经典 诠释生活——荐《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J]. 教育研究 2009(03)
    • [20].“新时代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实践”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召开[J]. 学习论坛 2019(06)
    • [21].《13个原因》社会心理学解读[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7)
    • [22].教师批评艺术点滴谈[J]. 吉林教育 2008(15)
    • [23].社会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17(08)
    • [24].叙述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研究的特异性——以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为契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5)
    • [25].社会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成因与应对[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51)
    • [26].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中职数学教育问题剖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04)
    • [27].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教材建设分析[J]. 高教论坛 2012(02)
    • [28].论社会心理学在广告策划中的意义[J]. 商场现代化 2009(04)
    • [29].对提高说服教育实效性的社会心理学思考[J]. 才智 2009(30)
    • [30].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J]. 商场现代化 2008(06)

    标签:;  ;  ;  

    社会行为的多向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