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化设计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

引言:在城市建设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求城市道路的建设更加完善和系统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的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道路要求也更高。海绵城市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容纳性,交通系统和水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需要进行完善的系统化设计。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的建设中,利用海绵效应有效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充分利用水资源,不仅可以解决道路排水问题,还可以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一定防洪的功能,更好的缓解城市给排水系统压力,有助于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其次,还能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污染,海绵城市道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海绵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化设计意义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基于提升道路品质的考虑,对道路的平整度,承载能力,耐久性等要求较高。但在施工过程中,或由于天气变化,人为原因等各方面因素,道路会破损,积水等情况,对道路带来了严重危害,从而导致车辆运输能力下降,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给排水系统十分重要。大部分排水干管敷设在市政道路下面,来及时排走路面雨水或生活污水。因此,科学合理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三、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道路的给排水系统设计

(一)车行道设计

在我国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车行道设计部分采用非透水性的设计,易造成路面积水,所以,需要车行道在设计建设时,需选择渗透性较强的材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道路面层宜采用透水性较强的沥青混凝土,中下层和基层应用防渗材料,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路面的基层受到破坏。在雨水和地面相接触之后,水流到盲沟当中,进入绿化带或者是检查井当中。

(二)人行道的设计

在人行道的设计中,部分路段设计未采用渗透性较强材料,在雨天会出现积水和湿滑等方面的现象发生,给道路的安全和舒适程度带来不利影响。基于海绵城市的理论背景,宜采用透水铺装进行路面建设,这样能够将雨水及时的渗透到地面下,这样对路面的温度和湿度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平衡,有利于地下水源的涵养。同时,如果路基上的土壤透水性较差,可以在基层上设计相应排水管,但是在坡度的设计上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三)绿化带的设计

在雨水收集的过程中,透水地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可将绿化带设计为下沉式绿化带,通过地表径流让水体向绿化带的雨水口汇集。宜合理布置雨水口及雨水井,让雨水能够均匀排向绿化带下雨水口,雨水口宜略高于绿化带种植。

另外就是在水体的过滤,主要通过地面降水的过滤,来保证水体的清洁度。在具体的设计上,可以通过一定的种植土来实现。在雨水过滤的同时,也能有效的帮助其渗入地下,来补充自然水体。

再次,就是排放问题,其主要就是溢流系统,能够促使雨水和排水管进行连通,这样有助于解决积水问题。

(四)附属设施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排水工程中,路缘石能够促使雨水漫流之后进行有效的汇集,避免形成积水,但是其不能保证雨水有效的进入绿化带,采用穿孔等方式能够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路肩边沟也是一个有效的附属设施,在其设计环节,部分使用混凝土材料,但易堵塞及不美观,不具备净化雨水功能,针对这样的问题,可利用植草沟等其他转输措施来改善排放系统。城市的附属设施看上去只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附属品,但是在城市道路的给排水系统设计上,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对项目总体建设带来不错效果。

(五)城市绿地的衔接

在道路的周边,如果有城市绿地的话,两者之间的衔接能够对路面的径流起到有效的分流作用。其中针对不同的城市道路特点,需要采用不同的衔接方式,在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需要通过雨水净化技术,将其有效的排放到绿地当中,降低径流的洪峰,这样雨水可以经过雨水花园等方面的缓冲,来对雨水进行最大化的净化。另外针对水资源缺乏的地区,需要充分的考虑对雨水的收集和储存,路面雨水可以在排水管的作用下进排入湿地,这样就能在净化之后进行有效的存储,以方便以后利用。最后在径流污水比较严重的地区,宜控制污染源,植被、雨水花园和植草沟将净化后的雨水排放到绿地当中去。

四、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

第一,在城市给排水道路的建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其中需要在进水口的地方,设置相对明显的下凹区,这样能够大大的提高进水的效率,在道路的纵坡上,对进水口的大小和间距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完善,这样能够加大其自身的防冲刷作用。

第二,主要针对容易发生内涝的地区,这些地区中需要建立比较完善的预警系统,这些预警系统需要设置完整的警示标志,一旦在路面上发生积水的时候,就能有效的减少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内涝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会对城市的道路交通和安全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

第三,为了满足低影响开发的具体要求,溢流排放和排水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构建一个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对于城市道路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溢流系统与排水系统有效结合,能对城市的开发带来很大的可塑性,在城市规划上,有更大的空间,对海绵城市的构建来说,是有效的途径。

第四,加强施工和竣工验收之后的监督工作,在道路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加强在使用过程当中的保养和检修,避免损坏,进而影响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和交通的排水环节,对于城市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带来有效的帮助。

根据以上几点,能够充分的知道,在城市道路的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海绵城市的理念是改善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加强城市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同时还要兼顾生态环境的建设。根据以上的注意事项,需要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按照以上的原则进行改进,这对于城市的良性循环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带来帮助。

结论:对于海绵城市的建设来说,能够将水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这样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来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另外在理论的指导下,城市的道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人行道、车行道及其他部分的具体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本文对其中各个部分的设计要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研究,还有几点具体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海绵城市的建设带来帮助,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和道路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张书函,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5.

[2]王一川,“海绵城市”应作为城市给排水建设的重要内容[J].江西建材,2015.

[3]尹丽萍,刘卫兵,“海绵城市”理念下绿色基础设施对城市雨洪管理的指导[J].建筑与文化,2015.

标签:;  ;  ;  

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