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口腔病损特点及治疗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口腔病损特点及治疗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中心卫生院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的自身抗体和损伤因子,造成多器官免疫损伤,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病累及男女之比为1∶7~9,发病年龄20~40岁最多,幼儿或老年亦可发病。临床表现多样和错综复杂,骨关节、皮肤、肾脏受累相对多见,粘膜损害累及唇、颊、硬腭、齿龈、舌和鼻腔,约占20%,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或弥漫性潮红,其上可见点状出血、糜烂,少数尚有水泡和溃疡等。SLE最常受累的是肾脏,即狼疮性肾炎(LN)。我院内科自2006~2016年间,共收治SLE患者39人,占同期肾内科入院病人的7.2%,其中有口腔受累的为8人,现将其口腔表现特点和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均为内科住院病人,,男1例、女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1岁,病程最短为2个月,最长达26年。此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关节疼痛、蝶形红斑、肾脏受累及浆膜腔积液。有口腔表现者多见于急、重型狼疮性肾炎(LN)、有7例为入院时即有口腔粘膜损害,与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同时发生,有1例发生于住院后的治疗过程中。

1.2临床表现特点

1.2.1轻型病例在有皮疹、低热或关节疼痛的基础上,口腔粘膜损害轻。一般表现为在下唇有萎缩性红斑,周围有白色放射状条纹。病损可向皮肤蔓延,口腔内病损常发生于颊粘膜,不具对称性,表现为圆形红斑,有放射状短小白条纹围绕。本组有5例为轻型。

1.2.2重型病例一般全身症状均很严重,可有高热、关节病以及心、肝肾的损害。口腔粘膜可出现大片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或弥漫性潮红水肿,其上可见点状出血、糜烂和溃疡,溃疡广泛分布于唇、颊、舌粘膜及鼻腔。给病人造成巨大痛苦,严重影响进食水。本组有3例为重型。

1.3治疗

急性活动期病人应以卧床为主,慢性病人或病情稳定者可下床适当活动。无论有无光敏反应,都应避免暴露于强阳光下,同时积极应用药物治疗。SLE是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口腔病变是其中一部分,依据免疫性疾病的特点,治疗上仍以抗炎治疗和免疫调节为主,如激素的规律使用甚至冲击治疗,并依据病情及病理有选择的加用环磷酰胺、环抱素等,并辅以相应的对症治疗。中医中药也可同时使用。全身疾病控制后,口腔表现也随之好转。口腔病损以抗炎、止痛、促愈合为主。唇红病损可湿敷后涂激素软膏,对长期糜烂病损可局部注射类固醇,采用无刺激性含漱剂含漱,并辅以维生素C、E、B及烟酸等综合治疗手段,多可取得良好疗效。

1.4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26岁。主因发热伴关节疼痛2年,加重40d入院。患者缘于2年前产后第三天发热,约38摄氏度,半月后出现全身关节疼痛,来我院被诊为SLE,给予强地松、氟美松、雷公藤多甙等药物治疗。3个月后好转出院。两年来,一直服用小剂量强地松,病情平稳。于40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发热、关节疼痛,体温高达39℃,再次住院治疗。入院时除有严重全身症状外,口腔唇部糜烂,并向皮肤蔓延,表面覆以厚的黑色血痂,舌、腭、颊、咽部均有大片出血糜烂面。自发痛、刺激痛明显,严重影响进食水。根据病人此次发病病情重、高热持续不退的特点,遂用氟美松、强地松大剂量冲击疗法,使高热得以控制后,辅以输血,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它对症治疗,为改善其免疫功能,肌注转移因子,口内病损以0.02%洗必太含漱液含漱,并涂以我科自行配制的“溃疡液”(内含:液体石腊、浓缩鱼肝油、糜蛋白酶、抗生素、麻醉剂等)起到抗炎、止痛,促进愈合的作用。唇部病损先用“浓呋液”湿敷,除去血痂,再将“肤轻松”和“红霉素软膏”调和后涂布。此病人按中医理论分型属热毒炽盛型,故给予中药以生大黄、白花蛇舌草、生牡蛎、熟附子为主方,辩证加减,行保留灌肠,并辅以中药口服治疗。因治疗措施合理,使病情及时得到控制,口腔病损明显得到减轻,自发痛、刺激痛消失,治疗效果满意。住院40d后,好转出院。

2结果

以上8例患者通过上述口腔病变的局部治疗,病变均有明显好转,同时配合全身用药,均好转出院。

3讨论

3.1本组收治的8例病人中,有1例因唇部和口内粘膜的损害首诊于口腔科;有1例因面部皮肤的损害就诊于皮肤科。就诊于口腔科的病人,其病损主要在下唇的唇红部,其临床特点如前述,这时就应和口腔扁平苔藓相鉴别。扁平苔藓多见于颊粘膜、移行皱襞,唇部损害一般为网状伴鳞屑,皮肤也较少出现弧形围线。其次应与慢性唇炎相鉴别。慢性唇炎糜烂型一般唇部有肿胀,病变局限于唇红,没有向皮肤扩展的趋势。此位病人根据其临床特点,我们初步诊断为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与SLE的鉴别主要为:前者主要以口腔粘膜和皮肤损害为主,一般无内脏损害;后者以内脏损害为主,口腔表现一般不为主症。因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又出现其它器官的损害,遂修正诊断为SLE而转于肾内科。

3.2本病的治疗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药物为主。由于激素长期大量使用,同时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特别应注意的是住院病人院内感染的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合理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适时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

3.3SLE是多脏器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受累后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的丢失,治疗过程中激素的应用以及自身巨噬细胞功能障碍,使其对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除呼吸道、皮肤、泌尿系感染外,口腔粘膜的感染也是常见的一种。口腔病变相对于SLE引起的心、肾、脑损害来讲,虽然没有致命的危险,但常影响患者的语言表达、吞咽、进食,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所以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本组收治的8例病例中,口腔表现轻微者5人,重者为3人。且口腔表现的轻重与全身疾病的愈合亦有相关性,严重口腔粘膜症状的出现通常是全身情况恶化的征兆。因此,在注重系统治疗的同时,加强口腔局部处理更有力于疾病的整体调理,缩短病程。我们通过以上病例的观察认为,对SLE患者的口腔病变治疗采用以上方法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标签:;  ;  ;  

浅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口腔病损特点及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