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论文摘要

小麦全蚀病是由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Oliver var.tritici walker (Ggt)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根部病害,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目前,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没有很好的抗病品种和特别有效的化学农药,主要依靠轮作倒茬,然而轮作倒茬在小麦大面积种植地区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自从Weller成功地用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ce)防治小麦全蚀病以来,许多植物病理学家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生物防治也成为防治小麦全蚀病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措施。内生细菌作为一类新型的微生物资源,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开发利用,但是用小麦内生细菌来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报道还很少。因此,本研究首次从小麦全蚀病发病地区的健康小麦植株体内分离筛选出对小麦全蚀病和几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本研究首先对小麦植株不同生育期、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和数量变化分析,结果显示根、茎、叶及未成熟籽粒等不同器官中都存有大量的内生细菌,鲜组织中约含内生细菌5.0×105CFU/g,其中根系中内生细菌数量达7.8×105CFU/g,而茎秆、叶片和未成熟籽粒中内生细菌数量分别为4.8×105、3.2×105和2.8×105CFU/g。不同生育期内生细菌数量也存在差异,幼苗期平均约为3.1×105CFU/g,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为5.7×105和7.0×105CFU/g。另外,不同地块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长武县一田块植物鲜组织中内生细菌数量为6.1×105 CFU/g,而大荔县一田块约为3.9×105 CFU/g。(2)用小麦全蚀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诱捕分离拮抗内生细菌的试验结果表明: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5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5株。用平板对峙法测定结果表明,其中71株对两种病原真菌都有拮抗作用,对小麦全蚀病菌抑菌环直径大于10mm的有23株,其中来源于根系、茎杆、叶片和籽粒的分别为6株、7株、9株和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抑菌环直径大于10mm的有20株,其中来源于根系、茎杆、叶片和籽粒的分别为7株、5株、7株和1株,显示出这些内生细菌具有潜在的生防作用。(3)通过盆栽试验从37株内生细菌和21株内生放线菌中筛选对小麦全蚀病有防治作用,和对小麦幼苗生长起促生作用的菌株。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作用有显著差异,其中对根部具有防治效果达到60%的有9株,占筛选总数的15.5%,40%~60%的有8株,占13.8%;对茎基部防治效果达到60%有10株,占总株数的17.2%,40%~60%的有13株,占22.4%。内生细菌ECL5、E1R-j、CW14和内生放线菌EB1、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和种类
  • 1.2 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
  • 1.3 内生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1.4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5 枯草芽孢杆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1.6 小麦全蚀病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 1.7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小麦内生细菌种群动态以及皿内抑菌作用测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以及促生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内生细菌E1R-J 的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 防治小麦全蚀病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 对小麦全蚀病防治机理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第七章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 抗菌蛋白的性质和产生条件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4 讨论
  • 第八章 内生枯草芽孢杆菌E1R-J 的抗菌谱测定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4 讨论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安徽和浙江蝉花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研究[J]. 中药材 2019(05)
    • [2].芽胞杆菌浸种对水稻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9(22)
    • [3].九层塔内生细菌系统发育分析及生物学功能[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1)
    • [4].植物内生细菌来源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 2020(04)
    • [5].内生细菌资源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19)
    • [6].外源耐镉菌对水稻镉吸收和积累及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2)
    • [7].不同水稻组织内生细菌的群落多样性[J]. 微生物学报 2018(12)
    • [8].宁夏产甘草内生细菌分离纯化、拮抗植物病原菌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9)
    • [9].1株产铁载体辣椒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促生长作用[J]. 激光生物学报 2020(04)
    • [10].杜仲内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11].植原体对冬枣根部可培养内生细菌菌群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 2019(10)
    • [12].七叶树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11)
    • [13].茶树叶际选择性富集的内生细菌的鉴定[J]. 微生物学报 2018(10)
    • [14].新疆黄萎病棉株内生细菌定量及其季节空间变化规律[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10)
    • [15].蛇足石杉内生细菌多样性[J]. 微生物学报 2016(04)
    • [16].肇庆地区柑橘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5)
    • [17].南方野生稻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5)
    • [18].天目山野生春兰根中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4(05)
    • [19].刺五加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抑菌研究[J]. 北京农业 2012(06)
    • [20].柑橘黄龙病隐症寄主九里香内生细菌分离及功能鉴定[J]. 微生物学通报 2012(10)
    • [21].热处理和抗生素对桉树固有内生细菌去除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4)
    • [2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川芎可培养内生细菌种群的多样性[J]. 华西药学杂志 2010(01)
    • [23].根系内生细菌与玉米抗纹枯病关系研究[J]. 杂粮作物 2008(04)
    • [24].东乡野生稻可培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19(12)
    • [25].药用牡丹根部内生细菌的抑菌活性研究[J]. 北方园艺 2018(23)
    • [26].6种药用植物的2个组织的内生细菌多样性初步分析[J]. 绿色科技 2019(01)
    • [27].药用牡丹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优化培养[J]. 中药材 2018(09)
    • [28].巨菌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促生特性[J]. 草地学报 2019(05)
    • [29].一株巨菌草内生细菌的鉴定及其促生特性初步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3)
    • [30].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根瘤内生细菌的筛选及鉴定[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0(05)

    标签:;  ;  ;  ;  ;  

    小麦内生细菌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