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农村金融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然而,既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农村金融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还不相适应,调整传统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全面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即农村民营金融是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在总结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现状,回顾中国历史上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说明了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客观性。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提出应该允许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但是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或消除其负面影响。总之,我们认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农村金融改革深化的要求,也是构建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需要。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0.2 研究方法
  • 0.3 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1 农村民营金融问题的提出
  • 1.1 农村金融研究概况
  • 1.2 农村民营金融研究概况
  • 1.2.1 关于民营银行的争论
  • 1.2.2 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进展
  • 1.3 农村民营金融概述
  • 1.3.1 相关概念辨析
  • 1.3.2 农村民营金融概念
  • 1.3.3 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与制度优势
  • 2 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金融发展理论与民营金融发展
  • 2.1.1 金融发展理论的简要回顾
  • 2.1.2 金融发展理论——民营金融发展的理论基石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民营金融发展
  • 2.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 2.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民营金融发展
  • 2.3 农村金融制度分析与民营金融发展
  • 2.3.1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检讨
  • 2.3.2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
  • 2.3.3 农村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分析
  • 3 中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3.1 农村金融需求构成分析
  • 3.1.1 既有农村金融需求的分类
  • 3.1.2 农村金融需求的新认识
  • 3.2 农村金融需求实证分析
  • 3.2.1 农户金融需求实证分析
  • 3.2.2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实证分析
  • 3.3 农村金融需求特点与发展趋势
  • 3.3.1 农村金融需求特点
  • 3.3.2 农村金融需求发展趋势
  • 4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4.1 农村金融机构总体概况
  • 4.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
  • 4.2.1 农村正式金融
  • 4.2.2 农村非正式金融
  • 4.3 农村金融供给的实证分析
  • 4.3.1 农户金融需求获得资金情况
  • 4.3.2 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获得资金情况
  • 4.4 农村金融供给缺陷与农村民营金融发展
  • 4.4.1 现有农村正式金融供给的缺陷
  • 4.4.2 农村民营金融发展
  • 5 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现状
  • 5.1 民营金融的发展概况
  • 5.1.1 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概况
  • 5.1.2 民营金融发展实例
  • 5.2 农村民营金融的产生
  • 5.2.1 农村民营金融的早期探索
  • 5.2.2 农村民营金融早期案例
  • 5.2.3 抬会
  • 5.2.4 其他农村民营金融的产生
  • 5.3 农村民营正式金融的发展
  • 5.3.1 民间商业性小额信贷试点
  • 5.3.2 农村商业银行
  • 5.3.3 农村合作银行
  • 5.4 农村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
  • 5.4.1 民间企业借贷
  • 5.4.2 民间个人借贷
  • 5.4.3 农村高利贷
  • 5.4.4 农村合作金融民间试验
  • 5.4.5 标会
  • 6 历史上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概况
  • 6.1 封建王朝时期的农村民营金融
  • 6.1.1 当铺
  • 6.1.2 钱庄
  • 6.1.3 票号
  • 6.1.4 农村民间借贷
  • 6.2 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与鼎盛
  • 6.2.1 农村信用社
  • 6.2.2 现代银行与合作社
  • 6.2.3 钱庄
  • 6.2.4 当铺
  • 6.2.5 合会
  • 6.2.6 民间借贷
  • 6.3 农村民营金融的衰落
  • 6.3.1 民营银行
  • 6.3.2 农村信用社
  • 6.3.3 钱庄
  • 6.3.4 典当
  • 6.4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民营金融
  • 6.4.1 根据地的金融发展概况
  • 6.4.2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营银行
  • 6.4.3 民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6.4.4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村信用社
  • 6.4.5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村私人借贷
  • 7 中国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 7.1 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发展的必然性
  • 7.1.1 农村民营经济发展内生出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
  • 7.1.2 新一轮改革支持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
  • 7.1.3 外资进入农村金融业进行商业性经营
  • 7.1.4 现有农村金融的商业性经营
  • 7.2 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市场准入
  • 7.2.1 最低资本金标准
  • 7.2.2 合格的经理人员
  • 7.2.3 完善的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
  • 7.2.4 其他要求
  • 7.3 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监管
  • 7.3.1 农村民营正式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内容
  • 7.3.2 农村民营金融的监管制度创新
  • 7.3.3 农村民营金融的监管机构
  • 7.3.4 农村民营金融的行业自律
  • 7.4 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市场退出
  • 7.4.1 改进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 7.4.2 强化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 7.4.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 7.4.4 坚持“多购并,少破产”原则
  • 7.4.5 建立和实施接管制度
  • 7.4.6 分类处理不同问题机构
  • 8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思考
  • 8.1 既有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回顾与检讨
  • 8.1.1 既有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历程
  • 8.1.2 既有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评价
  • 8.2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性
  • 8.2.1 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优势决定其发展的必然性
  • 8.2.2 大量弱者的存在决定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性
  • 8.2.3 国内外经验表明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性
  • 8.3 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
  • 8.3.1 既有的农村信用社章程等脱离实际
  • 8.3.2 政府职能异化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
  • 8.3.3 合适的领导者的缺位
  • 8.3.4 信用合作思想的传播滞后
  • 8.4 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措施
  • 8.4.1 完善章程和法律法规
  • 8.4.2 明确政府职责保持独立经营
  • 8.4.3 积极培育信用社领导者
  • 8.4.4 注重信用合作意识的教育和培训
  • 8.4.5 加强监管制度创新
  • 9 中国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的思考
  • 9.1 农村非正式金融概述
  • 9.1.1 农村非正式金融的概念
  • 9.1.2 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
  • 9.2 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的必然性
  • 9.2.1 社会经济复杂性决定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
  • 9.2.2 农村正式金融无法完全代替农村非正式金融
  • 9.2.3 社会资本的存在保证了农村正式金融的发展
  • 9.3 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及其作用分析
  • 9.3.1 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概况
  • 9.3.2 农村非正式金融的作用
  • 9.4 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发展
  • 9.4.1 明确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合法地位
  • 9.4.2 调整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9.4.3 建立特色鲜明的监管制度
  • 9.4.4 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
  • 9.4.5 辩证认识非正式金融利率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结尾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研究[J]. 安徽水利财会 2010(03)
    • [2].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式农村金融与农业商业化之互动[J]. 民国研究 2012(02)
    • [3].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法律思考[J]. 法制与经济 2019(11)
    • [4].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与解决策略[J]. 吉林农业 2019(24)
    • [5].以农村金融舆情管理助力农村金融政策落地[J]. 人民论坛 2019(36)
    • [6].多维贫困集聚下的我国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8].我国非正规农村金融的风险及其管控[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4)
    • [9].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及策略研究[J]. 纳税 2020(06)
    • [10].信息科技背景下农村金融探究[J]. 经济师 2020(01)
    • [11].上海市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SWOT分析[J].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1)
    • [12].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13].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致富作用的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1)
    • [14].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 山西农经 2020(02)
    • [15].供给侧结构改革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 南方农机 2020(09)
    • [16].以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路径探讨[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1)
    • [17].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财富时代 2020(06)
    • [18].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20(07)
    • [19].供给侧改革下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发展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17)
    • [20].新时代背景下海南省农村金融服务深化与创新研究[J]. 农场经济管理 2020(05)
    • [21].打造行业文化平台 相伴农村金融砥砺前行[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23)
    • [22].农村金融创新与经济实体发展探究[J]. 广东蚕业 2020(05)
    • [23].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J]. 财富时代 2020(07)
    • [24].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21)
    • [25].成都与丽水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与成效的比较分析[J]. 西南金融 2020(09)
    • [26].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困境的逻辑机理分析[J]. 税务与经济 2020(04)
    • [27].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与农村金融监管研究[J]. 农村金融研究 2020(09)
    • [28].基于农户需求的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金融服务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24)
    • [29].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农家参谋 2020(18)
    • [30].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5)

    标签:;  ;  ;  ;  ;  ;  

    中国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