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抗肿瘤成分的筛选及其用机制的研究

大蓟抗肿瘤成分的筛选及其用机制的研究

论文摘要

大蓟为菊科管状花亚科菜蓟族蓟属植物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多年生草本,高100—150cm,茎直立,密被白毛,叶互生;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边缘具浅裂和斜刺,被毛;5—6月开花,头状花序顶生,花单生,紫红色,瘦果扁椭圆形,生于山野路边,以全草和根入药,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全草灰绿色,大蓟性凉,味甘、苦、归心、肝经,功效为凉血止血、祛瘀痛,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血崩、带下、肠风、肠痈、痈疡肿毒、疔疮、高血压及肝炎等。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有黄酮、黄酮苷,挥发油、三萜和甾醇等物质。大蓟在民间验方多用于治疗癌症,如:大蓟根、三白草根治肝癌;鲜大蓟叶与鸡蛋清搅拌后贴于患处,可治乳腺癌等。赵鹏等用大蓟提取物对Hep细胞毒性的研究表明:大蓟提取物能抑制Hep细胞的生长,并能提高Hep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等。但对其抗肿瘤成分及其抗肿瘤机制未见报道。 本论文以大蓟为研究材料,应用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生物技术、药理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硅胶层析和凝胶层析,以H22和S180为肿瘤模型筛选大蓟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并从免疫和诱导调亡方面探明其抗肿瘤机制,为抗肿瘤新药的开发及大蓟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以H22和S180为肿瘤模型,用大蓟水提物、醇提物和乙酸乙脂萃取物等抑制肿瘤的生长,乙酸乙脂萃取物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抑瘤率为40.42%。紫外图谱和特征显色鉴别出大蓟中抗肿瘤的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成分,以芦丁为对照品,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为65.89%。 用硅胶柱分离大蓟中的黄酮类成分,得到两个黄酮单体,并用紫外、红外、质谱等光谱分析,确定两个黄酮单体分别为柳穿鱼叶苷和5,7二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再以S180为肿瘤模型比较大蓟总黄酮及两个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大蓟的两种黄酮混合物抗肿瘤作用强于两个单体化合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一、中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 1、调节机体免疫
  • 2、抑制肿瘤微血管
  • 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 5、逆转癌细胞的多重耐药性
  • 6、调节细胞信号传导
  • 7、抑制端粒酶活性
  • 8、细胞毒作用
  • 9、展望
  • 参考文献
  • 二、中药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1 诱导细胞凋亡
  • 1.1 线粒体途径
  • 1.2 其它途径
  • 2 细胞毒性作用
  • 2.1 抑制DNA、蛋白质合成
  • 2.2 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
  • 2.3 抑制有丝分裂及微管蛋白聚合
  • 3、调节细胞信号传导
  • 3.1 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途径
  • 3.2 酶偶联受体信号传导途径
  • 4、诱导细胞分化
  • 5、逆转多药耐药
  • 6、抑制端粒酶活性
  • 7.展望
  • 参考文献
  • 三、中药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 1、扶正培本药
  • 2、活血化瘀药
  • 3、中药活性成分
  • 3.1 多糖类
  • 3.2 其他
  • 4、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中药免疫机理研究
  • 1、对免疫器官的影响
  • 2、对免疫细胞的作用
  • 2.1、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
  • 2.2、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 2.3、促进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
  • 2.4、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
  • 2.5、促进和重建因肿瘤化疗和放疗损伤的骨髓造血干细胞
  • 3、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端粒酶的影响
  • 4、中药免疫学发展前
  • 参考文献
  • 五、黄酮类化合物抗
  • 1、黄酮类化合物抗细胞增殖作用
  • 2、黄酮类化合物干预细胞信号转导
  • 3、黄酮类化合物诱导细胞凋亡
  • 4、黄酮类化合物促进抑癌基因表达和抑制癌基因表达
  • 5、黄酮类化合物与热休克蛋白的关系
  • 6、展望
  • 参考文献
  • 六、大蓟的化学及药理
  • 1、资源
  • 2、化学成分
  • 2.1黄酮和黄酮苷类
  • 2.2、挥发油
  • 2.3、三萜和甾醇
  • 2.4、长链炔烯醇
  • 2.5、其它
  • 3、药理研究
  • 3.1、抗菌作用
  • 3.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3.2.1、抑制心脏作用
  • 3.2.2、降压作用
  • 3.2.3、升压作用
  • 3.2.4、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作用
  • 3.2.5、止血作用
  • 3.3、抗肿瘤作用
  • 3.4、杀线虫作用
  • 4、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 5、大蓟的现代临床研究应用
  • 6、临床应用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大蓟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及其鉴定
  • 第一节 大蓟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1.4 瘤株
  • 1.1.5 供试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水提物
  • 1.2.2 乙醇提取物
  • 1.2.3 氯仿层萃取物
  • 1.2.4 乙酸乙酯萃取物
  • 1.2.4 小鼠实体瘤接种、分组与给药
  • 1.2.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供试动物观察和数量分析
  • 2.2 大蓟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3、讨论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大蓟抗肿瘤活性部的鉴定及其含量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材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1 样品的制备
  • 2.2 溶解性
  • 2.3 大蓟活性部位的紫外光谱
  • 2.4 大蓟活性部位的显色反应
  • 2.5 大蓟抗肿瘤活性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 3.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蓟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分离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再验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材料与仪器
  • 1.1.2 瘤株
  • 1.1.3 供试动物
  • 1.1.4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与分离
  • 2.2 小鼠实体瘤接种、分组与给药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构鉴定
  • 3.2 总黄酮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的抑制作用
  • 3.3 大蓟总黄酮对S180小鼠的抑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蓟总黄酮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 第一节 大蓟黄酮对肿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动物
  • 1.2 药物
  • 1.3 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1.5 培养液
  • 1.6 总黄酮的提取制备
  • 1.7 瘤株
  • 2 实验方法
  • 2.1 小鼠实体瘤接种、分组与给药
  • 2.2 淋巴细胞的制备
  • 2.3 对荷瘤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 2.4 NK细胞活性测定
  • 2.5 淋巴细胞转化功能测定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总黄酮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22)的抑制作用
  • 3.2 大蓟总黄酮对S180小鼠的抑制作用
  • 3.3 大蓟总黄酮对移植性肝癌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4 大蓟总黄酮对肿瘤鼠溶血素的影响
  • 3.5 FLCJ对肝癌小鼠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大蓟黄酮对荷瘤小鼠细胞分泌IL-1,IL-2,IL-3的影响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动物
  • 1.1.2 大蓟总黄酮的制备
  • 1.1.3 试剂
  • 1.1.4 培养液配制
  • 1.1.5 试剂配制
  • 1.1.6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造模方法
  • 2.2 大蓟黄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的影响
  • 2.3 大蓟总黄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影响
  • 2.4 MTT法测定细胞数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1.1 大蓟黄酮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的影响
  • 3.1.2 大蓟总黄酮对肿瘤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L-2的影响
  • 3.2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节 大蓟总黄酮对肿瘤小鼠骨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大蓟总黄酮的提取制备
  • 1.1.2 RPMI-1640培养液配制
  • 1.1.3 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供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给药方法
  • 2.2 肿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MC)悬液制备
  • 2.3 TNF含量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2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节 大蓟黄酮对肿瘤小鼠细胞产生IL-1mRNA和IL-2mRNA的影响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动物
  • 1.1.2 供试药物制备
  • 1.1.3 试剂及试剂盒
  • 1.1.4 培养液及无机盐缓冲液
  • 1.1.5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给药方法
  • 2.2 细胞培养
  • 2.3 RNA提取
  • 2.4 引物设计
  • 2.5 引物合成
  • 2.6 RT-PCR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1.1 RNA提取结果分析
  • 3.1.2 对IL-1和IL-2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
  • 3.2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蓟总黄酮对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研究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制备
  •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1.3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MTT法检测药物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 2.2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
  • 2.3 DAPI染色的染色体DNA的形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MTT法测试结果
  • 3.2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 3.3 DAPI染色观察肿瘤细胞调亡的特征
  • 4.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蓟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HPLC测定
  • 第一节 大蓟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和仪器
  • 2 方法和结果
  • 2.1 柳穿鱼叶苷含量的HPLC测定
  • 2.2 大蓟总黄酮含量的UV测定
  • 2.3 浸膏得率的测定方法
  • 2.4 不同溶剂的浸膏得率
  • 2.5 乙醇提取工艺优选
  • 2.6 验证试验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大蓟中黄酮的HPLC测定
  • 摘要
  • 关键词
  • 前言
  • 1 材料与仪器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含量测定方法
  • 2.1.1 样品处理
  •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1.3 色谱条件
  • 2.1.4 标准曲线制
  • 2.1.5 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
  • 2.2 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
  • 2.2.1 测定方法评价
  • 2.2.2 稳定性试验
  • 2.3 黄酮化合物含量
  • 3.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获奖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蓟籽及其油的特性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 2015(03)
    • [2].不同地区大蓟炭止血药效与成分差异的初步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2(06)
    • [3].柴草瓜果篇 第十二讲 大蓟[J]. 中国乡村医药 2016(11)
    • [4].无公害蔬菜滇大蓟的驯化技术及发展措施[J]. 蔬菜 2011(12)
    • [5].大蓟炭止血药效物质初步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01)
    • [6].大蓟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09)
    • [7].中药大蓟寒热药性考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9)
    • [8].滇大蓟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9].大蓟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17(21)
    • [10].识别真假大蓟[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8(04)
    • [11].“金创药”大蓟[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5(01)
    • [12].大蓟炭化学成分的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02)
    • [13].加拿大蓟及乳浆大戟天敌昆虫调查研究[J]. 内蒙古草业 2008(03)
    • [14].大蓟炭的止血机制的初步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 2013(06)
    • [15].RP-HPLC测定大蓟中蒙花苷的含量[J]. 江西中医药 2009(12)
    • [16].止血良药大蓟和小蓟[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09)
    • [17].大孔树脂对大蓟总黄酮吸附的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07)
    • [18].冀北地区大蓟人工栽培技术及观赏效益[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08)
    • [19].加拿大蓟瘿蝇的鉴定[J]. 植物检疫 2015(04)
    • [20].沙漠草木[J]. 天涯 2019(02)
    • [21].大蓟提取物联合抗生素对分枝杆菌的协同抗菌作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12)
    • [22].药用大蓟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 2017(04)
    • [23].凉血止血说大蓟[J]. 长寿 2015(02)
    • [24].菜药兼用植物大蓟的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 2010(04)
    • [25].大蓟总黄酮对荷瘤小鼠白细胞介素-1和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 2008(02)
    • [26].宁夏大蓟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4种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1(19)
    • [27].大蓟、小蓟的鉴别研究[J]. 河北中医 2009(09)
    • [28].大蓟地上组织化学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J]. 农药学学报 2018(03)
    • [29].宁夏大蓟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4种革兰阳性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2(04)
    • [30].葵花大蓟的化学成分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 2013(02)

    标签:;  ;  ;  ;  ;  ;  

    大蓟抗肿瘤成分的筛选及其用机制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