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互补性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互补性研究

论文摘要

语篇分析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之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作为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自本世纪以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系统功能语法是众多方法中比较成熟且操作性很强的一种。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方法是以语言的社会功能为出发点,结合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研究语篇的生成以及语篇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韩礼德和哈桑提出的语域加衔接理论不仅对语篇的各种衔接手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研究语篇连贯的两项标准,即衔接和语域一致性。虽然语言学界对这两项标准存有质疑和批评,但韩礼德对语篇衔接手段地详细阐述意义重大。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方法通过语言的社会功能分析语篇连贯,虽然对语言系统的实际操作过程以及语篇连贯的心理认知条件等问题缺乏解释力,但仍然以许多成功的案例分析证明了它举足轻重的地位。与系统功能语法不同,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的认知出发,强调人类经验在语言使用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语言的各个层面在人类认知环境中如何操作并实现的。因此,认知语言学在探讨语篇连贯的心理机制和语言系统的心理实现过程等方面体现了其独一无二的优势。认知语言学家们也尝试将各种认知规律用于语篇连贯分析之中,如Lakoff的隐喻理论,Langacker的认知语法等。但认知语言学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语篇连贯分析理论,也没有从认知层面重新界定语篇连贯,因此,认知语言学的语篇连贯分析方法略显抽象且缺乏可操作性。由于语篇是具有多维特征的多功能建构体,我们认为一种理论不足以全面分析语篇连贯中的众多因素。同属功能主义家族的系统功能语法与认知语言学在语篇连贯分析中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两者的互补性研究不仅对于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言学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进一步发展,也对语篇连贯分析的进一步研究都大有裨益。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系统功能语法和认知语言学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彼此借鉴,取长补短。文中将尝试用举例分析的方法,探讨系统功能语篇分析方法与认知语篇分析方法在语篇连贯分析中如何互补,同时分析两者的互补是如何实现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1 An Over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 1.1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 1.1.1 Halliday’s Cohesion Theory
  • 1.1.2 Texture Theory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 1.2.1 Lakoff’s Metaphorical Coherence i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 1.2.2 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 i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 1.3 Summary
  • Chapter 2 Advantage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and Cognitive Approach i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 2.1 Advantage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 2.1.1 Delicate Description of Cohesion
  • 2.1.2 Consideration of Consistent Register
  • 2.1.3 Metafunctions Theory
  • 2.2 Advantages of Cognitive Approach
  • 2.2.1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 2.2.2 Dynamic Textual Analysis
  • 2.2.3 Psychological Reality
  • 2.3 Summary
  • Chapter 3 Disadvantage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and Cognitive Approach i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 3.1 Disadvantage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 3.1.1 Ambiguous Definitions of Coherence
  • 3.1.2 Overemphasis on Formal Cohesion
  • 3.1.3 Inadequate Description of Register Consistency
  • 3.2 Disadvantages of Cognitive Approach
  • 3.2.1 Lack of Exact Definition
  • 3.2.2 Lack of Precise Standard
  • 3.2.3 Lack of Maneuverability
  • 3.3 Summary
  • Chapter 4 Complementarit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and Cognitive Approach in Textual Coherence Analysis
  • 4.1 The Rationale of Complementary Study
  • 4.1.1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 4.1.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Approach
  • 4.1.3 Consensu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 4.2 Enlightenment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Approach
  • 4.2.1 Notion of System
  • 4.2.2 Metafunctions
  • 4.2.3 The Sociological Research Approach
  • 4.3 Enlightenment from Cognitive Approach
  • 4.3.1 The Dynamic Textual Description
  • 4.3.2 The Psychological Coherence
  • 4.3.3 The Interactive Embodiment
  • 4.4 Summary
  • Chapter 5 Case Study
  • 5.1 Case Study
  • 5.1.1 Systemic Functional Analysis
  • 5.1.2 Cogni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 5.2 Summary
  •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cknowledgement
  • 详细中文摘要
  • Resume and Publications since Entering the Program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部反映生态语言学最新进展的权威论著——《劳特利奇生态语言学手册》述评[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4)
    • [2].“国际认知语言学前沿课题讲座”系列丛书书讯[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6)
    • [3].生态语言学研究综述[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6)
    • [4].生态语言学的新型模式:根性生态语言学——史蒂芬·考利教授访谈录[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5].《如何用R作语言学研究:数据探索与统计分析》评介[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5)
    • [6].生态语言学研究从这里走向世界——第四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综述[J]. 中国外语 2020(01)
    • [7].语言学的温度[J]. 汉字文化 2020(05)
    • [8].佛教传播与语言变化——第十四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J]. 古汉语研究 2020(01)
    • [9].语言生态化研究及生态语言学的两个转向[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0].书讯:《认知语言学十讲》[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3)
    • [11].《语言学基本理论》之初探——《需要遵循的原则》评介[J]. 汉字文化 2020(07)
    • [12].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历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的学术成果分析[J]. 文化学刊 2020(06)
    • [13].生态语言学背景下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困境与措施[J]. 海外英语 2020(14)
    • [14].论语言学引发的工业生态环境思考——评《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信奉和践行的故事》[J]. 材料保护 2020(07)
    • [15].语言学国际学术期刊论文选[J]. 上海翻译 2020(05)
    • [16].从机械语言学到有机语言学[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9(03)
    • [17].社会认知语言学[J]. 现代外语 2019(03)
    • [18].体认语言学发凡[J]. 中国外语 2019(06)
    • [19].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语言学的重要性[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3)
    • [20].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07-2016年期刊文献的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 [21].《面向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学要义》述评[J]. 外文研究 2016(02)
    • [22].《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评介[J]. 现代外语 2016(06)
    • [23].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污染分析及治理举措[J]. 价值工程 2016(36)
    • [24].古印度语言学中的现代意识[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4)
    • [25].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中国培训 2017(04)
    • [26].生态语言学视阙下的网络流行语[J]. 高教学刊 2017(04)
    • [27].国内外批评话语分析和认知语言学融合研究综述[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 [28].“第九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征集论文(第一号通知)[J]. 当代语言学 2017(01)
    • [29].论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 才智 2017(10)
    • [30].从生态语言学的新视角探究当今网络语言[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标签:;  ;  ;  ;  

    认知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法在语篇连贯分析中的互补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