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庞涛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庞涛

(国网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随着我国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提高,电力的需求逐年提高。我国电网建设相关行业也开始不断更新技术与设备,我国电网已正式进入了智能化与科技化建设的新时代。电力工程技术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应用

1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在世界各国进行智能电网建设的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推进发展。2009年5月21日,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成果,并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计划(2010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概念: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此外,国家电网还提出了“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kW交流和±800kW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原有的输、配电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具有可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减小对环境的影响、保证电能质量和减少电网的电能损耗等多个优点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2智能电网的特征

①环保性。为响应我国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智能电网的建设与运行也力求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与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②耐用性。为了保障电网的输电稳定性,对其主体结构的强度进行了加强,减少气候灾害等自然因素对电网架构的影响,使其在恶劣天气下仍能稳定运行。自动化运行是电网走向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体现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可通过内部程序来自主诊断并修复,及时恢复到正常运作,既提高了故障处理效率,又节省了人力。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通过对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提高了运行效率。使其既节省了建造成本,又提升了经济收益。而另一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好的交互性,打破了传统电网单向传输模式的限制,可与用户进行双向交互,根据用户的用电需求来提供服务,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

3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

3.1提高了智能电网的质量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可促进电网系统的自动化运转,保证智能电网传输电能的效率,提高其质量。电力工程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运行装置的自动化,实现了智能电网中的数据采集和准确记录。其水平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高效性,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促进了电网系统的高效运转。

3.2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电网在采集数据时,要人为操作分组。传统的物理电网主要采用传统机械化操作,水平不高且繁琐。现今,电力工程技术充分借助了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了智能化数据采集,提高了采集能力,并对运行装置加以分类,以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对各类数据加以对比,为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转提供数据参考。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为电力工程技术的使用提供了技术支持,优化了电力工程的运行方案,促进了智能电网的高效运作,加强了智能电网的数据采集能力。

4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4.1过于追求系统功能的完善,不注重体现核心价值

电网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配电自动化较高的水平,以求形成完善网架,但没有对其制定合理规划,会使得电网到后期阶段无法实现其目标。过于重视智能自动化的故障处理与功能恢复,导致无法保证整个配网自动化运行的科学性,产能并不好。在智能电网配电过程中,很多时候超负荷高度集中,且受到恶劣环境影响,更易导致系统故障,无法达到其稳定性。

4.2智能电网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智能电网配电自动设计单位中,从主站、实现的方式、通信方式以及设备、管理模式等都缺乏全面的研究与应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专业配网自动化的设计公司。整个系统是复杂的,一旦内部的分工和职责不明确,就无法与运行管理相结合,不能确保相关技术发挥功能,导致无法达到要求的稳定性。

4.3工作人员缺乏对应用技术的了解,管理模式难以与之相适应

配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技术、管理薄弱的环节,在人才上较缺乏,更是涉及到自动化、通信、一次设备以及配网运行等多个方面,如果将其统一协调而急于求成,必然无法成为配网管理解决的工具,因此需要配备优秀的人才。

5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5.1质量优化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优化功能主要针对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能,在其建设中通过系列特定的判定方法将电能区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体系。电力工程技术的质量优化技术能着重分析经济方向,从而决定使用何种接口方式来进行供电和用电。这种做法能高效建立电能质量等级评估制及客户评估制。同时有关电力工程技术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能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及经济化。

5.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把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需采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即把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等有机结合,满足电力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双标,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完善。经过专家的试验和研讨,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应用有效控制了交流电压的输电过程。更好地作用于高压变电,为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电力来源。把其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需要以清洁能源作为电能源头,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把控制技术与电力工程技术相结合,对智能电网中的运行装置加以分类控制,实现针对性的调节,保证智能电网建设的稳定。有效降低了供电中电能的损耗,提高了线路传输电量的效率。

5.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现阶段的智能电网中仍会用到交流电,但实际的供配电运行中传输电流真正得到保障的则是直流电。使用控制交换器,在于完成换流或是逆变工序,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就可达成。很多情况下使用换流器都需要通过具有管段功能的原件,通过提升其电力输送的稳定性与经济性来实现,比如直流输电系统,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则同时在直流传输工程与远距离直流传输工程中应用,甚至为建立在海岛等偏远位置的工程实现电力运输。总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现阶段得到广泛应用,今后的发展则更远距离与更大容量,全面实现技术应用的升级。

5.4电力工程技术在能源转换中的技术应用

在智能电网中融入更多有效的新能源技术是未来大势所趋,其能降低智能电网的污染和消耗,从而实现经济及环保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先进的技术在电力转换中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提升与优化,使其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优势,已成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意义。而使用最广泛的即风能和太阳能。

结语

电力工程技术的高效运用,对建设和完善我国智能电网及实现经济和能源的永续发展具划时代的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用电需求量逐年增大,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是智能电网系统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未来的发展中,智能电网必将更加科学、稳定、高效。

参考文献

[1]孙志丽.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今日科苑,2015,(12):119.

标签:;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庞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