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索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以及脑卒中患者家属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社会适应效应。方法采用类似实验性研究方法,以61例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出院后三个月的脑卒中患者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31例、对照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进行评估。干预组每周干预一次,每次20-40分钟连续干预一个月。所得的资料全部采用量化专项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采用均值与标准差值((?)±s)表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指标的比较采用t检验,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61例参加研究,干预组1人在研究中死亡,60例参加研究,干预组、对照组各30例。干预前,两组焦虑程度(SAS),总体幸福感(GWB)的分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干预组干预前的抑郁程度(SDS)分值(28.76±5.32)高于对照组的分值(25.48±4.39),差异有显著性(t=2.4664,P=0.0233)。干预前后干预组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焦虑症状有明显差异(P<0.001),干预组抑郁症状及总体幸福感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干预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总体幸福感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总体幸福感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目的
  • 1.4 文献回顾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与对象
  • 2.2 研究工具
  • 2.3 资料的收集
  • 2.4 护理干预
  • 2.5 资料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脑卒中患者家属一般情况调查
  • 3.2 干预前研究对象的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总体幸福感(GWB)自评量表分值比较
  • 3.3 干预后研究对象间焦虑(SAS)、抑郁(SDS)、总体幸福感(GWB)分值比较
  • 3.4 干预前后干预组焦虑(SAS)、抑郁(SDS)、总体幸福感(GWB)分值的差值比较
  • 3.5 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总体幸福感(GWB)分值的差值比较
  • 3.6 干预后研究对象的焦虑(SAS)、抑郁(SDS)、总体幸福感(GWB)分值的差值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 4.2 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因素
  • 4.3 护理干预后效果观察
  • 4.4 家属的自身适应能力也能改善其心理状态
  • 第五章 结论
  • 5.1 小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5.4 进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个别护理干预方案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曾留守青少年社会适应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 2019(07)
    • [2].我国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 2018(02)
    • [3].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方式变迁及社会适应——以湖北省为例[J]. 回族研究 2018(01)
    • [4].社会适应研究综述[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7)
    • [5].探讨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 同行 2016(07)
    • [6].利用角色游戏促孩子社会适应性的思考和实践[J]. 文理导航(下旬) 2017(09)
    • [7].五大策略打开幼儿的美好心灵[J]. 家教世界 2017(Z3)
    • [8].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社会适应问题探讨[J].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6(00)
    • [9].化解矛盾安享晚年[J]. 百姓生活 2008(10)
    • [10].地区发展模式下“老漂族”城市社会适应问题的策略——基于淮南市社区的调研[J]. 人口与健康 2019(12)
    • [11].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自我提升的追踪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1)
    • [1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广州和长沙的抽样调查[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13].社会适应视域下河北省大学生应对就业压力有效性对策探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14].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8)
    • [15].父母元情绪理念、幼儿情绪理解与幼儿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J]. 幼儿教育 2020(Z3)
    • [16].大学生自我分化与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J]. 成才 2016(07)
    • [17].师幼关系与儿童社会适应研究概述[J]. 幼儿教育 2016(12)
    • [18].海勤人员社会适应度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12)
    • [19].残疾人社会适应训练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J].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 2013(02)
    • [20].“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现状研究——以山东省济宁市J社区为例[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9(01)
    • [21].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 才智 2020(03)
    • [22].情绪社会分享动机与社会适应[J]. 心理学探新 2020(01)
    • [23].父母支持对中学生积极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研究[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24].银川市流动老年人社会适应问题探讨[J]. 劳动保障世界 2019(03)
    • [25].大学毕业生就业初期社会适应质性研究[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08)
    • [26].视障学生社会适应的哲学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 2018(07)
    • [27].寄养经历对个体社会适应影响的研究[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8(09)
    • [28].围退休人群社会适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23)
    • [29].从社会工作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问题——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J]. 报刊荟萃 2018(04)
    • [30].国外出狱人社会适应研究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标签:;  ;  ;  ;  ;  

    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社会适应现状及护理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