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活体采卵及体外受精的研究

奶牛活体采卵及体外受精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着重探讨和研究了奶牛活体采卵(ovum pick-up,OPU)及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各技术环节中一些因素对奶牛OPU和IVF整个过程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操作技术体系。研究结果如下:OPU试验:实验一,不同采卵间隔时间对奶牛OPU的影响:分别对奶牛进行活体采卵2次/周和1次/周。结果如下:每周2次平均获卵数要多于每周1次,但差异不显著(5.14、4.66;P>0.05);优质卵母细胞率2次/周和1次/周比较,差异极显著(80.5%、65.9%;P<0.05)。实验二,激素处理与非激素处理组对OPU的影响:处理组的平均获卵数显著高于对照组(8.56、4.50; P<0.05)差异显著,优质卵母细胞率(72.6%、79.2%;P>0.05)差异不显著。实验三,青年牛(14~16月龄)与成年牛对OPU的影响:青年牛和成年牛的平均获卵数(5.89、4.41; P>0.05)和优质卵母细胞率(78.2%、72.3%;P>0.05)高于成年牛,但差异不显著。实验四,健康牛与子宫疾病牛对OPU的影响:健康牛平均获卵数(5.92、3.88;P<0.05)和优质卵母细胞率(81.1%、69.9%;P<0.05)均显著高于和患有子宫疾病的牛只。实验五,高频率连续活体采卵对采卵效果的影响:为了研究高频率连续活体采卵对采卵效果的影响,分别对奶牛连续采卵和只采集一次。实验结果显示:对奶牛连续活体采卵和只采集一次的平均获卵率(5.16、5.80;P>0.05)和优质卵母细胞率(80.6%、84.5%;P>0.05)差异均不显著。IVF实验:实验一,不同来源的卵母细胞对奶牛IVF的影响:分别对采用屠宰场采集的卵母细胞和活体采卵收集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受精后36h和7d后观察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两组的的卵裂率(77.6%、81.3%;P>0.05)和囊胚发育率(25.5%、29.2%;P>0.05)差异不显著。说明卵母细胞来源对IVF的影响不显著。实验二:对精子分别采用percoll梯度密度离心和上浮法处理,两组的卵裂率(80.7%、73.7%;P>0.05)没有明显差异,囊胚发育率(27.6%、19.7%;P>0.05)虽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实验三,不同培养体系对奶牛IVF的影响:分别用SOF液和BO液作为体外培养系统。从表中可以看出,两者培养体系的卵裂率(82.0%、77.9%;P>0.05)和囊胚发育率(31.1%、26.7%;P>0.05)均差异不显著。实验四,受精时间分别采用8h、10h、12h。三组的卵裂率(83.6%、79.2%、75.7%;P>0.05)逐渐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囊胚发育率受精时间8h、10h(30.3%、26.4%;P>0.05)及10h、12h(26.4%、19.6%;P>0.05)均差异不显著,但受精8h的囊胚发育率显著高于受精时间12h(30.3%、19.6%;P<0.05)。实验五,受精微滴(100μl)中放置成熟的卵母细胞数分别为20、40个,两组的卵裂率(82.0%、70.5%;P<0.05)和囊胚发育率(31.0%、21.5%;P<0.05)均下降,并且差异显著。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奶牛活体采卵的研究进展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概况
  • 1.3 影响奶牛OPU 的因素
  • 1.3.1 探头扫描频率和真空泵压力对OPU 的影响
  • 1.3.2 采卵频率对OPU 的影响
  • 1.3.3 FSH 激素处理对OPU 的影响
  • 1.3.4 青年牛(后备牛)对OPU 的影响
  • 1.3.5 子宫疾病对OPU 的影响
  • 1.3.6 发情周期中不同发情阶段对采卵效果的影响
  • 1.3.7 麻醉效果对OPU 的影响
  • 1.3.8 营养状况对OPU 的影响
  • 1.3.9 操作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及相关知识的了解
  • 1.4 问题与争议
  • 1.5 应用与展望
  • 第二章 奶牛体外受精研究进展
  • 2.1 前言
  • 2.2 国内外概况
  • 2.3 影响奶牛IVF 的因素
  • 2.3.1 卵巢的来源
  • 2.3.2 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
  • 2.3.3 动物种类
  • 2.3.4 动物年龄
  • 2.3.5 卵母细胞类型与滤泡的大小
  • 2.3.6 卵子在室外停放的时间和温度
  • 2.3.7 生化因子
  • 2.3.8 卵母细胞培养密度
  • 2.4 培养(基)条件
  • 2.4.1 水
  • 2.4.2 血清
  • 2.4.3 激素
  • 2.4.4 卵泡液
  • 2.4.5 孵育温度的影响
  • 2.4.6 气相环境的影响
  • 2.4.7 公畜的影响
  • 2.4.8 卵母细胞的成熟
  • 2.4.9 精子体外洗涤处理效果的影响
  • 2.4.10 精卵作用时间
  • 2.4.11 精子洗涤方法的影响
  • 2.4.12 激活因子的影响
  • 2.5 应用与展望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奶牛活体采卵(OPU)的研究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供体牛只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1.3 活体采卵仪的调试
  • 1.1.4 试剂的配制
  • 1.1.5 试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1.2 实验方法
  • 1.2.1 卵母细胞的采集
  • 1.2.2 卵母细胞的检查
  • 1.2.3 试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 1.3 试验设计
  • 1.4 实验结果
  • 1.4.1 不同采卵间隔时间对奶牛OPU 的影响
  • 1.4.2 激素处理和非处理组对奶牛OPU 的影响
  • 1.4.3 奶牛年龄对OPU 的影响
  • 1.4.4 健康牛和非健康牛对OPU 的影响
  • 1.4.5 高频率连续活体采卵对采卵效果的影响
  • 1.5 讨论
  • 1.5.1 不同采卵间隔时间对OPU 的影响
  • 1.5.2 激素处理对奶牛OPU 的影响
  • 1.5.3 奶牛年龄对OPU 的影响
  • 1.5.4 健康和非健康牛只对OPU 的影响
  • 1.5.5 长期高频率连续活体采卵对采卵效果的影响
  • 第二章 奶牛体外受精(IVF)的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剂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卵母细胞的成熟
  • 2.2.3 精子的处理与体外受精
  • 2.2.4 受精卵的发育培养
  • 2.2.5 试统计分析
  • 2.3 试验设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来源的卵母细胞对IVF 的影响
  • 2.4.2 精液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4.3 不同培养体系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4.4 不同受精时间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4.5 受精时卵母细胞密度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5 讨论
  • 2.5.1 不同来源的卵母细胞对IVF 的影响
  • 2.5.2 精液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5.3 不同培养体系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5.4 不同受精时间对奶牛IVF 的影响
  • 2.5.5 受精时卵母细胞密度对奶牛IVF 的影响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奶牛OPU 及体外受精照片
  • 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奶牛活体采卵及体外受精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