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废坑口台地自然植被恢复特征研究

某矿废坑口台地自然植被恢复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徽县某矿废渣地自然恢复的植被调查、土壤和植物取样检测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某矿废渣地的植物种属、生境和植被特征。揭示了矿业废渣地植被在自然恢复状态下,其生境变化和植物群落演替过程;研究了某矿废渣地的土壤和野艾蒿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评价植被恢复的土壤改良和目标植物的吸收重金属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某矿不同废弃年限的废渣地上已成功入侵定居了40种高等植物,隶属18个科27个属。优势植物菊科蒿属占物种总数20%、禾本科占有15%,豆科植物也出现在废渣地中。从千屈菜科灌木紫薇、苦木科的臭椿的出现说明,11年废渣地的自然植被恢复已进入植物垂直结构分布,初现草—灌—乔立体植被的雏形,并已形成了以草本植物为主体的稳定植被。(2)野艾蒿在废渣地的植被构成中担当先锋和建群种的角色,其物种优势度的重要值最高,在3年、6年和11年废渣地中分别为0.254、0.168和0.318。(3)野草莓、狗牙根两种植物的克隆繁殖和对生境的征服能力表现突出。碱茅、升马塘等植物休眠对策的发现是对植物生境对策的补充。(4)对某矿废渣地重金属全量分析,Zn的检测值最高为13420mg/kg,Pb次之为6298mg/kg。与对照地重金属含量为背景值比较,矿区废渣地土壤中的Zn、Pb、Cu、Cd的平均含量分别高出对照地各重金属含量的36.06、30.69、2.178和4.474倍。(5)野艾蒿从废渣地吸收重金属在体内分布为叶>根>茎,总体上植物的重金属含量表现地上部分都大于地下部分。野艾蒿对重金属Cu、Zn、Pb、Cd吸收积累,不属于超富集植物,是富集植物;它富集吸收重金属Cu的能力最强,它转移Pb的能力最弱。(6)野艾蒿根系对Pb有弱的滞留效应为36.59%,对Cu、Cd、Zn没有滞留效应,它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并且具有耐重金属的特征。

论文目录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重金属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2 资源开发与环境危害
  • 1.3 矿山废弃地植物恢复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矿业废弃地和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
  • 1.3.2 国内外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
  • 1.3.3 废渣地植物恢复机制与优点
  • 1.3.4 矿区废渣地改良与超积累植物
  • 1.3.5 植物恢复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 1.4 本文选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试验设计和方法
  • 2.4.1 植被调查和样地设置
  • 2.4.2 植被调查方法
  • 2.4.3 草本植物数量特征
  • 2.4.4 土样和植物样处理
  • 2.4.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自然恢复植物的群落学特征研究
  • 3.1 不同废弃时间坑口台地植物组成
  • 3.2 不同废弃时间坑口台地特征植物
  • 3.3 不同废弃时间坑口台地自然恢复特征
  • 3.4 不同废弃时间坑口台地的自然恢复的植被的演替研究
  • 3.4.1 3 年废渣地入侵植物
  • 3.4.2 6 年废渣地的植物变化
  • 3.4.3 11 年废渣地植物草—灌—乔结构
  • 3.4.4 废渣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种群重要值的动态
  • 3.5 克隆植物在废渣地的自然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 3.5.1 克隆植物自然恢复特征
  • 3.5.2 植株克隆频率指示的生态作用
  • 3.6 不同废弃时间坑口台地的植物的生存对策
  • 3.7 小结
  • 第四章 废渣地自然植被与重金属相互关系
  • 4.1 某矿废渣地的理化性质
  • 4.2 某矿废渣地重金属影响动态
  • 4.2.1 不同废弃年限的废渣地土壤重金属含量
  • 4.2.2 不同废弃时间段的废渣地重金属变化趋势
  • 4.3 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废渣地重金属与植物的关系
  • 4.3.1 植物群落相关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 4.3.2 自然恢复过程中废渣地重金属含量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4.3.3 自然恢复植被对废渣地重金属的吸收
  • 4.3.4 废渣地植物对重金属转移和富集能力
  • 4.3.5 植物对废渣土壤中重金属根部滞留效应的胁迫反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黄沙坪铅锌矿区地质特征[J]. 农家参谋 2018(15)
    • [2].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十二盘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因[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23)
    • [3].磨矿产品粒度组成对铅浮选的影响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6(02)
    • [4].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迁移特性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3(02)
    • [5].某锌银铅锡铜等多金属矿矿井涌水深度处理工艺[J]. 轻工科技 2015(11)
    • [6].昆仑气铅锌(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03)
    • [7].探析地质勘查中锌铅找矿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2)
    • [8].镇隆铅锌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探讨[J]. 现代矿业 2014(07)
    • [9].金阳县金口河铅锌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成因分析[J]. 地球 2018(10)
    • [10].西藏某铅锌银多金属矿浮选工艺研究[J]. 现代矿业 2012(05)
    • [11].基于中国铅锌矿资源特点的铅锌环境释放通量估算(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1(11)
    • [12].铅锌矿区重金属的迁移特征及生态恢复研究现状[J]. 环保科技 2009(02)
    • [13].某伴生银铅锌矿低碱浮选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06)
    • [14].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5)
    • [15].贵州五指山铅锌矿区控矿因素及成矿模式研究——以纳雍枝矿床为例[J]. 矿产勘查 2016(03)
    • [16].地质勘查中锌铅找矿技术的思考[J]. 西部探矿工程 2014(12)
    • [17].黄沙坪铅锌矿区域地质特征研究[J]. 山西建筑 2009(13)
    • [18].充分利用澜沧铅矿尾矿与废渣的思考[J]. 资源再生 2008(04)
    • [19].勘查地球化学在西藏色岗地区铅锌找矿中的应用[J]. 四川地质学报 2018(04)
    • [20].南翁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J]. 有色金属设计 2019(03)
    • [21].冷水坑层状富铅锌银矿地质特征及成矿[J]. 四川地质学报 2018(01)
    • [22].井下硐室爆破在铅锌矿山的实践[J]. 甘肃冶金 2010(05)
    • [23].刍议贵州铜仁卜口—松桃地区铅锌矿找矿方向[J]. 冶金与材料 2019(04)
    • [24].铅锌选矿废水处理工艺设计[J]. 能源与环境 2015(02)
    • [25].内蒙古敖汉旗老西沟多金属矿床技术经济评价[J]. 吉林地质 2015(02)
    • [26].四川普格县某铅锌矿区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J]. 四川地质学报 2015(02)
    • [27].大田雄峰矿区铅锌矿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及找矿方向[J]. 能源与环境 2014(05)
    • [28].内蒙古东乌旗地质特征及其开发潜力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03)
    • [29].贵州赫章蟒洞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 2018(08)
    • [30].青海省都兰县铅矿沟一带铅锌矿化特征及找矿方向[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18)

    标签:;  ;  ;  ;  ;  ;  

    某矿废坑口台地自然植被恢复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