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传播情况调查研究——以辽宁为例

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传播情况调查研究——以辽宁为例

刘也晗陈莹董雅慧(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00)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2-0162-01

摘要:本文采用了文献调研与统计、抽样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当前辽宁省部分纸质传媒中类科学传播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和管理策略。

关键词:辽宁省;大众传媒;类科学;传播

一、类科学的概念和界定

当前,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然而,如今的科学五花八门,早已不只是单纯反映事实真相的学说,中间夹杂着大量的反科学和伪科学,因为似乎某物一旦和科学挂钩,就自动获得科学的待遇和好处。

类科学(alternativescience),也称代用科学、另类科学或赝科学,指不被当前主流学术界认可的所谓科学。

类科学不是伪科学,有时两者很难区分,一般来说,伪科学是类科学中的极端部分。类科学也不是反科学,因为反科学通常不冒充科学,反而批判和反思科学。类科学并非只是针对江湖人士、无知者或者级别不高的科学工作者的某些行为,事实证明,许多一流的科学家从事或者支持过典型的类科学研究。

二、辽宁省部分纸质传媒类科学传播现状分析

本文将着重研究大众传媒中的报纸和杂志对类科学的报道和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研究方法不断的提高,这些报道中一些将可能成为真正的科学,也会有一部分被证实是伪科学或反科学。

本文研究中,样本的选择基于两条标准:

一、报道内容的类型包括:地外文明、UFO、人体特异功能、人体异常现象、超自然现象(如灵异事件)、“科幻”技术(如炼金术、气候控制、人体冷冻复活)、历史考古、中医药养生等。

二、报道内容的科学性质:报道客体未被主流科学界或政府认可;报道客体不符合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报道客体虽已在科学共同体内达成共识,但仍具有争议;报道客体违反普遍认识规律和常识。

具体分析: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调研与统计、抽样分析、内容分析、逻辑分析的方法,对2008、2009年两年的《辽宁日报》《大连晚报》和2008年的《青年科学》杂志的科技新闻报道抽样调查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与分析。

(2)抽取样本

报纸抽样的时段为2008年和2009年,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的样本为《辽宁日报》《大连晚报》和《青年科学》每年四月、七月和十一月的科技报道。共查阅364份报纸,三份期刊。

(3)分析:

(4)分析结论

(一)内容分析

1.以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为主要报道题材

在抽样所得的110篇类科学内容报道中,对科学知识的报道有40篇,约占报道总数的36%,而关于科学思想的报道17篇,比例为15%;科学方法的报道46篇,比例为43%;其他相关报道7篇,比例为6%。

2.报道立场较为正面、中立

在抽取的110条样本中,对类科学内容进行正面积极报道的为60条,约占样本总数的54%。对类科学内容采取负面消极的报道倾向的样本4条,约占样本总数的4%。采取中立立场的报道共46条,约占报道总数的42%。

3.类科学内容报道配图较少,且配图与文章本身关联度不高

在抽取的110条样本中,配图片的有14篇,占12.3%,配连接的有4篇,占3.6%。

4.关于中医、养生健康类的占得比例很大

在抽取的110条样本中,关于中医、养生健康的有89篇,占80.9%,其他的21篇,占19.1。

(二)形式分析

1.类科学内容报道数量比例偏多

调查所得,《辽宁日报》抽样总数为270条,类科学内容报道57条,比例为21.1%;《大连晚报》抽样总数为117条,类科学报道40条,比例为34.2%。

共抽样报道总数453条,其中类科学内容报道共计110条,约占报道总数的24.3%。

2.报道体裁以消息为主

在抽取的34个样本中,以消息为报道体裁的有17篇,约占样本总数的50%,此外,消息报道12条,约占比例为35.3%;评论报道作为5条,约占比例14.7%。

3.报道篇幅较短。

在随机抽取的110个样本中,篇幅400字以下占67%,400-1000字占21%,1000-3000占3%,3000字以上占9%。

(三)年度间的类科学报道纵向比较分析

在随机抽取的2008年241条科技类报道中,类科学内容报道为50条,约占总体比例的20.7%。2009年146条科技类报道中,类科学内容报道为45条,约占总体比例的30.8%。

综上,在2008年和2009年随机抽取的样本中,科技类报道减少,类科学内容的报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三、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

各大传播媒体为了保证自身的经济来源,在报道中偏向于报道那些经济效益强的科技内容。传播主体在对传播内容进行把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于功利化目的而丧失传播主体的责任,即在进行对科技信息的选择时忽视其科学性和价值型,导致类科学信息泛滥。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中国科协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在1996年是0.2%,2001年是1.4%,2003年是1.98%。以2005年时第二次调查的数据来看,辽宁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为3.53%。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公众的科学素养仍较低,对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的传播缺少一定的鉴别能力,对科学的理解容易出现盲目轻信的状况,因此一些类科学内容传播并不会遭到太大质疑。这无形中使得传播者放宽了对类科学内容的把关要求。

(三)传播者自身的因素

大众媒体中的从业人员多为新闻专业出身,鉴于媒体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局限性等多方面原因,通常媒体不设专人采写科技类稿件,更缺少专业化的科技编辑队伍。抽样所得的类科学报道中所转载内容占据了报道总数的相当一部分比例,很多新闻都是截取自外国报刊,这就有可能造成对原报道内容的断章取义。由于这种专业化编辑记者队伍的缺失和消息来源的不可靠性,使得科技信息传播的不准确成为大众媒体的常见病,也促进了类科学内容的传播。

(四)从类科学内容本身来看

在抽样所得的类科学报道中,内容主要集中于对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报道。这些类科学内容比较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符合受众的需求,又容易引起受众的好奇心和兴趣,较那些专业性强的的科技信息相比读起来也通俗易懂,有着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体,得到的关注也比较多。这是类科学内容能够借助大众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的调控和管理策略

1.加强科技信息生产者、媒介从业者、受众三者之间的沟通

科技新闻中的专业术语较多,解释性语言较少,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内容难免显得晦涩难懂。作为科技信息生产者的科研机构缺少和公众的有效沟通机制。大众媒介作为沟通科技信息传者和受者的主要桥梁,媒介从业人员又很少具备专业的科学素养。这种情况使得信息在传者和受者之间传播时出现了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因此,加强科技信息生产者、媒介从业者、受众三者之间的沟通,使得科技报道能更为大众化和通俗化,实现信息的科学、准确传播,缩短科学和公众之间的距离。

2.加强媒体从业者的“把关”意识

作为科技传播的主要媒介,大众传媒在进行对类科学内容的报道时,要强化自身的“把关人”意识,提高对文稿科学性的识别、鉴审能力,要做到客观真实,确保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要善于运用基本科学知识去识别,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甄别真伪的信息,应及时向有关专家请教,以维护科技报道的科学性。

3.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

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才能使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技术,增强辨别真伪科学新闻的能力,消除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

参考文献:

[1]刘华杰.中国类科学——从哲学与社会学的观点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国华,曹京明.科学划界与科学普及.科技信息.2007年第30期

[3]佟灵玉.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传播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标签:;  ;  ;  

大众传媒中类科学内容传播情况调查研究——以辽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