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精汤对少弱精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影响及“精瘀”理论探讨

聚精汤对少弱精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影响及“精瘀”理论探讨

论文题目: 聚精汤对少弱精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影响及“精瘀”理论探讨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外科

作者: 倪良玉

导师: 徐福松

关键词: 男性不育,少精子症,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弱精子症,精液异常

文献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男子不育是男科目前讨论的热点也是治疗的难点,精液异常是男子不育的主要病因,而少、弱精子症是精液异常的主要类型。导师徐福松教授在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其经验方“聚精汤”治疗此类病人效果显著,但机理不是很明确。本论文共分六部分,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作了总结和研究。 1 对中医文献进行系统复习,回顾了男子不育的历史源流、发展史及目前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治疗、研究的概况,总结了目前现代医学对男子不育的具体病因认识情况。 2 对目前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与精子活力关系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总结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在精子生长、移行、成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3.对目前“瘀血”证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关系的研究情况作了概述,总结为“瘀血”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是相对应的,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水平下降容易出现“瘀血”证,并由此提出“精瘀”假说。 4.实验研究证实,经过“聚精汤”治疗后,患者的精子活率、活力、少精子病人的精子密度均明显提高,畸形精子的畸形率明显下降;正常人和异常人精浆中tPA的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tPA的含量也没有差异(P>0.05),得出tPA在精子生长、移行、成熟方面无明显作用;正常人和异常人精浆中的uPA的含量是有统计学的差异(P<0.01),正常人精浆中的uPA含量比异常人高,治疗后精浆中uPA的含量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前后uPA的增量与精子a活力的增量有线性相关性,得出uPA可能在精子生长、移行、成熟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5.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再结合上述的病机假说,我们认为本实验证明了少、弱精性不育患者精浆中出现了“精瘀”的中医微观证,“精瘀”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在病机演化中,肾虚是不育疾病之本,血瘀是肾虚的继发病理产物,血瘀日久会导致肾虚;并对肾虚-血瘀-不育三者关系作了理论探讨,对聚精汤的组成药物进行了本草析微、方义剖析,得出补肾活血法治疗此疾病不但有理论基础,也有实验依据,补肾活血法是治疗这类疾病的有效法则;还提出可以把uPA看作“精瘀”的实验指标,这对男性不育的病因分析、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一、中医对男性不育的认识和研究

二、西医对男性不育的病因认识和研究

第二部分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与精子活力关系的研究概况

一、精浆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来源及调控研究

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与精子活力关系的研究

第三部分 “瘀血”证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关系的研究概况

第四部分 临床和实验研究

一、临床资料

二、病例标准

三、研究方法及事项

四、疗效判定标准

五、治疗结果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

第六部分 随师临床用药体会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2-05

相关论文

  • [1].聚精丸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浆生化及精子DNA完整性影响的临床研究[D]. 贾叶.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2].“益精方”调节Ca2+通道改善环磷酰胺小鼠不育模型精子质量的研究[D]. 罗少波.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
  • [3].健脾益肾汤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D]. 阮世盛.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 [4].聚精丸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细胞成分DNA质量的影响及临床研究[D]. 徐玉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5].弱精性不育症的氧自由基机理探讨及中医药治疗研究[D]. 杨文涛.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6].徐福松教授临床研究男性不育症的特色和优势[D]. 郑怀南.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
  • [7].聚精丸对弱精症精液NO、SOD、M2(细胞成分DNA)的作用机制研究[D]. 金保方.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
  • [8].清热益肾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弱精症的疗效观察[D]. 许峰嘉.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9].针药并用治疗肾虚精亏型精少不育症的临床研究[D]. 苏侲吉.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
  • [10].针灸对腺嘌呤诱导的少弱精症大鼠生精功能的影响[D]. 李静.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标签:;  ;  ;  ;  ;  

聚精汤对少弱精性不育患者精浆中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影响及“精瘀”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