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以及绿茶多酚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以及绿茶多酚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原位肝移植手术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肝移植所致成年大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观察绿茶多酚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1)建立成年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只)和肝移植组(32对64只)。对照组进行麻醉和开腹手术,肝移植组进行肝移植手术,分别于手术完成后1h、4h、8h和12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变化,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测定肺系数、肺湿/干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总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BALF和血清中TNF-α,IL-1β、IL-8含量,肺组织和血清中MDA、SOD水平以及肺组织MPO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及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肺组织TNF-α和IL-1β的表达情况。(2)应用第一部分建立的肺损伤模型,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8只)、肝移植组(8对)和绿茶多酚组(8对),对照组进行麻醉和开腹手术,肝移植组进行肝移植手术,绿茶多酚组在肝移植术前1h通过尾静脉给予绿茶多酚100mg/kg。于手术完成后4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动脉血气变化,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测定肺系数、肺湿/干值、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和总蛋白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BALF和血清中TNF-α,IL-1β、IL-8含量,肺组织和血清中MDA、SOD水平以及肺组织MPO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肺组织NF-κB和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1)原位肝移植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大鼠氧合指数逐渐下降,4h达到最低值。肺系数、肺W/D值逐渐增加,4h达到高峰。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逐渐增加。BALF和血清中TNF-α、IL-1β水平在手术后1h即升高,随后逐渐下降。BALF中IL-8水平则在4h达到高峰。肺组织和血清中MDA、MPO含量增加,4h达到峰值。肺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逐渐下降,4h达到最低值。肺组织中TNF-α和IL-1β蛋白表达逐渐增多,并且在4h显著表达,表达峰值晚于血清TNF-α、IL-1β水平。(2)绿茶多酚干预组同肝移植组相比氧合指数增加,肺系数、肺W/D值下降,BALF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下降,BALF和血清中TNF-α,IL-1β、IL-8水平下降,肺组织和血清中MDA、MPO含量下降,SOD活性增加。ICAM-1和NF-κB表达减少。结论(1)原位肝移植手术后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2)原位肝移植导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是肝移植后产生的炎症因子进入肺部导致肺损伤,并且通过趋化中性粒细胞进入肺部和促进NF-κB进入细胞核促进炎症因子TNF-α、IL-1β及IL-8等的转录扩大炎症反应,此外氧化/抗氧化失衡亦参加了急性肺损伤的发展;(3)绿茶多酚可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聚集、移位进入肺泡;抑制NF-κB的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达到减轻肺损伤的作用。此外,绿茶多酚还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探讨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绿茶多酚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模型的建立以及绿茶多酚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