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普修课程论文-周家金,骆丽芳,舒正乾,余佩钰,陆金凤

田径普修课程论文-周家金,骆丽芳,舒正乾,余佩钰,陆金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田径普修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力本位,田径普修,教学改革,教学目标

田径普修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周家金,骆丽芳,舒正乾,余佩钰,陆金凤[1](2019)在《基于能力本位的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改革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能力本位的视角探究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改革,为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发现:田径普修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它扮演着培养学生田径教学、训练、竞赛组织与裁判等能力的角色。要进行能力本位的田径普修课程改革应采取以下措施:(1)以方案为导向,确立教学目标;(2)以能力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3)以实践为核心,衔接课内课外;(4)以学生为主体,选用教学方法;(5)知识能力并重,实施多元评价。同时,必须构建以下保障体系:(1)同步线上线下知识;(2)打造高素质的师资;(3)构建能力培养体系;(4)搭建多元实训平台。(本文来源于《运动精品》期刊2019年06期)

张蓝月[2](2019)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优质体育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重任,而田径是体育教育专业九大主干课程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体育运动之母"。因此,对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场地设施现状、师资队伍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现状分析,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实效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2期)

杨文斌,王绍芬[3](2018)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以,作为学校体育主干课程之一的田径课,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为此,应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重新审视原有的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并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子怡[4](2018)在《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普修教学评价的理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田径课程教学是体育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的田径教学评价则是衡量田径学科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效益的客观标准与优良手段。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模式及手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当前形势下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教学评价的现状,以期为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评价构建相对科学、系统、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价值咨询与策略应对。(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8年19期)

赵艳艳,杨文斌[5](2018)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玉溪师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工需要时刻关注教学活动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持续的优化改革。本文首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设置模式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以玉溪师院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该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发展现状;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应用型人才视域下,田径教学活动改革措施,旨在为关注这一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8年18期)

张惠军[6](2018)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运行中,为适应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体育人才,田径课程承担着重要职能。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普修课程应紧跟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趋势,指导和规范高校体育各要素和环节的改革,淡化田径普修课程的竞技性,构建竞技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田径普修教学内容体系,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突出本校特点。(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8年12期)

张惠军[7](2018)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从田径普修课程学时剖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普修课程现状,并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际,提出了一些促进田径普修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运动》期刊2018年11期)

宋德海,曹晓东[8](2017)在《基础教育需求导向下江苏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设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江苏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对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9所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设臵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两者对接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与基础教育田径类必学课程的差异性,提出了江苏普通高校的田径普修课程设臵对策,从而使得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田径课程教学更好的融为一体,同时能更好地为其它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四川体育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高亮[9](2016)在《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课铅球项目课程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将田径作为一种竞技运动项目看待,从而忽视了田径的健身价值。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作为以培养中学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普修课教学面临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价值观存在差异,导致普修课教学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传统教学方法在面向整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时,很难解决那些少数同学存在的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田径普修课教学质量下降,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能够让真正有才能的学生不被埋没,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能根据他们自身的需要,得到符合他们自身条件的教育,让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能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提升自己。在田径普修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就能很好的克服这一弊端,通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本文将分层教学法与田径体育教学相结合,以武汉体育学院的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两个篮球班学生为实验对象,以背向滑步推铅球这一田径普修课程为例进行了分层教学法的实验,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研究分层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中的效果。实验依据学生的技术测试情况作为依据将学生分为A、B、C叁个层次,针对具体情况对叁个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教学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专项身体素质与学习能力在实验前后没有显着性差异,可是在技评成绩与运动成绩、学习价值观各方面都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在使用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组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因材施教的训练当中提高自己的成绩。同时,在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中,成绩的提升状况不太理想,尤其在掌握运动技术方面实验组学生效果更明显。2.实验组的学生通过分层教学的实验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竞争意识与自信心。相比之下,对照组中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其原因正是传统教育法所带来的弊端。3.在田径普修课中实行分层教学更大程度贴近了学生自身实力,学生能主动认同和接受分层教学4.分层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有效区分学生个性差异,比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顺应教育的时代发展。(本文来源于《武汉体育学院》期刊2016-06-01)

张庭华,张新定,李培,柳仁,梁剑明[10](2016)在《关于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整体设计——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田径普修课程考核现状的分析,揭示出"评价目的重竞技"等六项现存问题,并据此提出"评价目的由‘重竞技’转向‘重发展’"等六项改革举措。同时,在打破传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终结考核进行了全新设计,制订和创作出"评价考核明细规格表"。旨在力求为全面推动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试改革提供参考性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完善。(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文献通报》期刊2016年02期)

田径普修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优质体育教师的"摇篮",肩负着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重任,而田径是体育教育专业九大主干课程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被认为是"体育运动之母"。因此,对衡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现状、场地设施现状、师资队伍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现状分析,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实效性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田径普修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家金,骆丽芳,舒正乾,余佩钰,陆金凤.基于能力本位的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改革探微[J].运动精品.2019

[2].张蓝月.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休闲.2019

[3].杨文斌,王绍芬.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田径(普修)课程改革的思路及其策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

[4].王子怡.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普修教学评价的理性思考[J].运动.2018

[5].赵艳艳,杨文斌.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田径普修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玉溪师院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

[6].张惠军.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普修课程内容调查研究[J].运动.2018

[7].张惠军.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J].运动.2018

[8].宋德海,曹晓东.基础教育需求导向下江苏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设置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

[9].高亮.体育院校田径普修课铅球项目课程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

[10].张庭华,张新定,李培,柳仁,梁剑明.关于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整体设计——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

标签:;  ;  ;  ;  

田径普修课程论文-周家金,骆丽芳,舒正乾,余佩钰,陆金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