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麦储藏霉变及其对主要品质的影响

芽麦储藏霉变及其对主要品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芽麦胚部已经萌动或已突破种皮,在储藏过程中极易从外界环境中吸湿,导致水分含量升高,微生物活动旺盛,最终致使其储藏稳定性下降。本文以郑麦366(中筋红皮小麦)和矮抗58(弱筋白皮小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环境相对湿度下芽麦的吸湿性及对储藏品质的影响,考查了不同水分含量及不同发芽程度芽麦(矮抗58)在常规储藏条件下的储藏稳定性,同时比较了高温与微波处理对芽麦矮抗58生物活性的影响,获得了芽麦储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的初步数据,可为芽麦安全储藏及品质分析提供参考。芽麦储藏吸湿性及对储藏品质的影响表明:环境相对湿度越高,芽麦的吸湿性越强烈。湿度相同,环境温度较低时,芽麦吸湿达到平衡时的水分含量较高。芽麦的脂肪酸值、微生物活性值、发芽率以及蛋白质的变化在吸湿过程中表现出相似的规律,都随着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变化明显。在RH70%时,储藏60d芽麦品质没有发生太大改变,RH90%下储藏9d,芽麦就已霉变,脂肪酸值和微生物活性值明显增高,发芽率降至20%以下,部分蛋白已经降解,食用品质丧失。在相同温度、湿度下储藏,芽麦的吸湿性要大于正常小麦,品质变化要快于正常小麦;软筋白麦品种小麦的吸湿性比中筋红麦品种小麦更强,品质更容易改变。RH90%的高湿环境中,芽麦中水溶性蛋白的变化较盐溶性蛋白明显,但正常麦中的蛋白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不同水分含量及不同发芽程度芽麦储藏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储藏期,低水分含量芽麦各项指标变化不大,而水分愈高,储藏品质变化愈显著。随着水分的升高,微生物活性值和脂肪酸值逐渐升高,呼吸作用增强,霉变程度加深,发芽率降低。15.5%的露芽芽麦储藏21d,其脂肪酸值增加量分别是同时期13.2%的露芽芽麦、14.5%萌动露白芽麦的14.3倍和3.4倍,微生物活动旺盛,霉菌总量升高了1.35×105cfu/g。与萌动芽麦比较,露芽芽麦的脂肪酸值和呼吸作用表现出基础值高,储藏时上升速度较快。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生物活性及储藏品质的影响表明:高温及微波处理后的芽麦,发芽率降低、脂肪酸值升高,芽麦自身呼吸及微生物活动减弱。初始水分含量为15.2%的芽麦,用65℃以上的高温处理0.5h或微波处理50s均能使水分降到12.5%的安全水分以下。处理温度升高及处理时间延长都会严重影响芽麦的生物活性,80℃处理1h和微波处理50s的发芽率分别仅有16.7%和9.5%。微波处理尽管在短时间内能降低芽麦水分含量、生物呼吸强度以及微生物活动,但对芽麦蛋白的影响较大,高于20s的处理即能使大多数蛋白发生变性。高温处理时间愈长,水分含量愈低,但对芽麦蛋白的影响不明显,95℃处理1h对蛋白几乎没有破坏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小麦储藏研究概况
  • 1.1.1 温度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 1.1.2 小麦吸湿性及水分含量对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 1.1.3 储粮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 1.1.4 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 芽麦研究概况
  • 1.2.1 芽麦发芽生理及及芽麦粒物理特性
  • 1.2.2 芽麦品质性状分析的研究
  • 1.2.3 芽麦品质改善方法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小麦品种
  • 2.1.2 培养基
  • 2.1.3 微生物活性检测试剂
  • 2.1.4 脂肪酸检测试剂
  • 2.1.5 SDS-PAGE 凝胶电泳试剂
  • 2.1.6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芽麦的制备方法
  • 2.2.2 芽麦储藏条件
  • 2.2.3 粮食水分测定
  • 2.2.4 脂肪酸值测定
  • 2.2.5 粮食带菌量检测方法
  • 2.2.6 微生物活性值测定
  • 2.2.7 SDS-PAGE 凝胶电泳
  • 2.2.8 发芽率测定方法
  • 2.2.9 芽麦水分含量的调节
  • 2.2.10 芽麦储藏过程中 CO2浓度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芽麦储藏吸湿性及对其储藏品质的影响
  • 3.1.1 小麦发芽时间与干物质量损失
  • 3.1.2 芽麦吸湿与水分含量变化情况
  • 3.1.3 芽麦储藏微生物活性变化情况
  • 3.1.4 芽麦吸湿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
  • 3.1.5 萌动芽麦吸湿过程中微生物活性与脂肪酸值变化的相关性
  • 3.1.6 萌动芽麦吸湿过程中霉菌量的变化
  • 3.1.7 萌动芽麦吸湿过程中霉菌种群的变化
  • 3.1.8 萌动芽麦吸湿过程中芽麦发芽率的变化
  • 3.1.9 萌动芽麦高湿环境中储藏时蛋白质变化情况
  • 3.1.10 小结与讨论
  • 3.2 不同水分含量及不同发芽程度芽麦的储藏稳定性研究
  • 3.2.1 不同含水量芽麦在储藏中的微生物活动
  • 3.2.2 不同含水量的芽麦在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的变化
  • 3.2.3 不同含水量的芽麦在储藏过程中的呼吸作用
  • 3.2.4 不同含水量的芽麦在储藏过程中发芽率变化
  • 3.2.5 小结与讨论
  • 3.3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生物活性的影响
  • 3.3.1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含水量的影响
  • 3.3.2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发芽率的影响
  • 3.3.3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呼吸作用的影响
  • 3.3.4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脂肪酸值的影响
  • 3.3.5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蛋白组分的影响
  • 3.3.6 高温及微波处理对芽麦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3.3.7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粮食脂肪酸最佳提取时间确定方法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4)
    • [2].玉米脂肪酸值变化与储存形式关系的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1)
    • [3].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24)
    • [4].玉米粉放置时间对玉米脂肪酸值影响的研究[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4(06)
    • [5].影响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因素[J]. 北京农业 2015(30)
    • [6].玉米脂肪酸值变化的影响因素[J]. 食品界 2020(09)
    • [7].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1)
    • [8].影响脂肪酸值测定因素的探讨[J]. 食品界 2017(12)
    • [9].常温储存对稻谷水分和脂肪酸值变化的探究[J]. 食品界 2017(03)
    • [10].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 食品界 2017(04)
    • [11].西藏糌粑中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比较分析[J]. 食品界 2017(06)
    • [12].大豆脂肪酸值测定影响因素的研究[J]. 食品界 2017(07)
    • [13].浅析粮食脂肪酸值检测[J]. 科学中国人 2017(24)
    • [14].玉米储藏品质变化特性分析[J]. 食品界 2017(09)
    • [15].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33)
    • [16].玉米中脂肪酸值测定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 食品工程 2017(04)
    • [17].粮食脂肪酸值前处理方法改进与设备研制[J]. 粮食储藏 2017(06)
    • [18].我国农户2016年储存玉米脂肪酸值现状调查[J]. 粮食储藏 2018(03)
    • [19].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8(01)
    • [20].提取过程对玉米脂肪酸值影响的探讨[J]. 粮食储藏 2014(01)
    • [21].玉米脂肪酸值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J]. 北京农业 2011(03)
    • [22].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J]. 养殖技术顾问 2011(10)
    • [23].准确测定玉米脂肪酸值探析[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0(02)
    • [24].小麦脂肪酸值是判断小麦新鲜度的一项指标[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19)
    • [25].影响玉米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因素[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8(01)
    • [26].影响粮食脂肪酸值测定因素的探讨[J].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8(04)
    • [27].烘干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J]. 现代食品 2018(09)
    • [28].玉米脂肪酸值测定方法的探讨[J]. 黑龙江粮食 2013(11)
    • [29].玉米脂肪酸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 养殖技术顾问 2014(04)
    • [30].小麦脂肪酸值测定方法的研讨[J]. 粮食加工 2013(06)

    标签:;  ;  ;  ;  ;  

    芽麦储藏霉变及其对主要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