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发

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发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厚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减小钢板厚度偏差,提高中厚板厂的自动化水平和钢板的成材率。基于此,本论文以某钢铁公司中厚板厂3000mm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首先,简述了精轧区关键设备及其控制要求,配置了精轧检测仪表。然后,参与设计了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水平方向控制系统和垂直方向控制系统。其中,水平方向控制系统用于实现钢板的运输、对中、转钢、除鳞、待温等控制功能,垂直方向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厚度控制。(2)在水平方向控制系统中,从辊道控制、轧制道次设定和轧制速度设定三方面入手,编程实现全自动轧钢。准确的跟踪是全自动轧钢的保证,从钢板信息数据块的建立入手,利用STEP 7编程软件和相关编程语言,编程实现了在轧钢板长度的计算,推床的标定和钢板测宽,以及精轧区钢板总数,待轧、在轧和轧后钢板位置,精轧开轧和终轧信号的修正:(3)在垂直方向控制系统中,制定了合理的电动APC速度—位置偏差曲线,采用电动、液压联合预摆辊缝,实现了高精度位置控制;用CFC软件编写了相对AGC算法的程序,实现了轧制过程中的动态辊缝调节;建立了中厚板头部、油膜、支撑辊偏心补偿模型,进一步提高了钢板的厚度控制精度;(4)本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发,提高了微跟踪的准确度,消除了头部、尾部的厚度超差,使成品钢板的同板差得到了很大改善,得到了厂方人员的一致认可,最终通过了验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中厚板轧机的发展
  • 1.2.1 国外中厚板轧机的发展
  • 1.2.2 国内中厚板轧机的发展
  • 1.2.3 国内外中厚板轧机发展的比较
  • 1.3 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系统概述
  • 1.3.1 水平方向控制系统
  • 1.3.2 垂直方向控制系统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厚板厚度控制基本理论
  • 2.1 自动厚度控制基本原理
  • 2.1.1 轧机弹性变形和弹跳方程
  • 2.1.2 轧件的塑性变形和轧件塑性方程
  • 2.1.3 钢板轧制的弹塑形曲线及应用
  • 2.2 压力AGC
  • 2.2.1 BISRAAGC
  • 2.2.2 动态设定型AGC
  • 2.2.3 GM-AGC
  • 2.2.4 Absolute-AGC
  • 2.2.5 压力AGC的比较分析
  • 2.3 监控AGC和前馈AGC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 3.1 精轧设备概述
  • 3.1.1 辊道
  • 3.1.2 推床
  • 3.1.3 AGC液压缸和液压站
  • 3.1.4 主传动装置
  • 3.1.5 压下装置
  • 3.2 精轧检测仪表
  • 3.2.1 辊缝仪磁尺
  • 3.2.2 液压缸位移传感器
  • 3.2.3 AGC油压传感器
  • 3.2.4 弯辊油压传感器
  • 3.2.5 支撑辊偏心测量绝对值编码器
  • 3.2.6 伺服阀
  • 3.2.7 伺服阀放大器
  • 3.2.8 红外线测温仪
  • 3.2.9 热金属检测器HMD
  • 3.3 中厚板精轧控制系统的结构
  • 3.3.1 精轧主令控制系统概述
  • 3.3.2 AGC控制系统概述概述
  • 3.3.2.1 一级基础自动化系统
  • 3.3.2.2 二级计算机系统
  • 3.4 精轧基础自动化系统软件平台
  • 3.4.1 PLC编程软件
  • 3.4.1.1 STEP 7编程软件
  • 3.4.1.2 CFC编程软件介绍
  • 3.4.2 监控组态软件Win CC
  • 3.4.3 组织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精轧水平方向控制系统
  • 4.1 主令控制
  • 4.2 全自动轧钢
  • 4.2.1 全自动轧钢功能的实现要点
  • 4.2.2 全自动轧钢核心控制功能的实现
  • 4.2.2.1 水平方向辊道控制
  • 4.2.2.2 垂直方向道次数设定控制
  • 4.2.2.3 轧制进行中的控制
  • 4.3 精轧水平方向控制系统的自保护
  • 4.4 精轧区微跟踪
  • 4.4.1 微跟踪用到的系统程序
  • 4.4.2 精轧区钢板信息
  • 4.4.2.1 钢板信息数据块
  • 4.4.2.2 钢板长度的计算
  • 4.4.2.3 钢板宽度的计算
  • 4.4.3 精轧区微跟踪修正
  • 4.4.3.1 钢板总数修正
  • 4.4.3.2 待轧钢板位置修正
  • 4.4.3.3 在轧钢板位置修正
  • 4.4.3.4 轧后钢板位置修正
  • 4.4.3.5 特殊故障时的修正
  • 4.4.3.6 精轧开轧和终轧信号的修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精轧垂直方向控制系统
  • 5.1 精轧机压下控制系统的设计
  • 5.2 位置自动控制(APC)
  • 5.2.1 电动位置自动控制(EAPC)
  • 5.2.1.1 EAPC的基本要求
  • 5.2.1.2 EAPC的理论分析和控制算法
  • 5.2.1.3 EAPC的实际应用
  • 5.2.2 液压位置自动控制(HAPC)
  • 5.2.2.2 液压缸工作方式
  • 5.2.3 电动液压联合辊缝控制
  • 5.2.3.1 电液联合辊缝控制逻辑
  • 5.2.3.2 电液联合辊缝控制的特点
  • 5.3 中厚板AG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5.3.1 相对AGC工作原理
  • 5.3.2 相对AGC的编程实现
  • 5.3.2.1 信号及功能分配
  • output程序块'>5.3.2.2 inputoutput程序块
  • exchange程序块'>5.3.2.3 dataexchange程序块
  • APC程序块'>5.3.2.4 HAPC程序块
  • 5.3.3 绝对AGC工作原理
  • 5.3.4 影响绝对AGC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
  • 5.3.4.1 设定规程精度问题
  • 5.3.4.2 轧机弹性变形的非线性及综合补偿问题
  • 5.3.4.3 液压AGC本身的问题
  • 5.4 AGC控制系统的自保护
  • 5.5 中厚板厚度补偿
  • 5.5.1 头部厚度补偿
  • 5.5.1.1 头部厚度超差的原因
  • 5.5.1.2 头部厚度补偿算法
  • 5.5.2 油膜补偿
  • 5.5.3 支撑辊偏心补偿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现场应用效果
  • 6.1 水平方向控制系统应用效果
  • 6.1.1 在轧钢板位置修正
  • 6.1.2 在轧钢板长度计算
  • 6.1.3 轧后钢板位置修正
  • 6.1.4 推床标定的应用效果
  • 6.2 垂直方向控制系统应用效果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工程项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中厚板精轧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研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