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对我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王梦雷(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223800)

【摘要】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份395例不良反应报表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再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目的掌握我院2012年不良反应最新进展情况。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30-02

在我院全体不良反应监测组成员及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度,我院总共上报不良反应395份,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占122份,占总的不良反应例数的27.54%。并荣获了2012年我市不良反应监测一等奖,现对这395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来源及分析方法

以省中心接收时间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上报的所有报表为对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报不良反应的各项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制表如下:

2.统计结果

2.1病例资料

表1.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各年龄段分布及构成比

年龄一般严重总计

例数百分比例数百分比例数

小于1岁8100.0%00.0%8

1-4岁22100.0%00.0%22

5-14岁9100.0%00.0%9

15-44岁13097.74%30.76%133

45-64岁13395.0%71.80%140

65岁及其以上7893.98%51.30%83

总计38096.2%153.8%395

2.2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药品种类

表2.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2.5用药剂型与不良反应

表5.不同药物剂型引起不良反应的例数及构成比

剂型例数(n)构成比(%)

片剂256.3

胶囊剂205.1

注射剂31579.8

其他358.9

合计395100

3.综合分析

3.1从表1可以看出,14岁以下的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为39例,占总数的9.9%,这是由于病区儿科上报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少,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不多。所以应加强儿科不良反应监测的培训和宣传力度。15-65岁之间的不良反应报告例数比较多,占总病例的66.6%,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来源于骨科、脑外、普外等外科,这些病区的患者年龄在15-65岁比较多,尤其这些科的抗菌药物用量也比较大,应加强这些病区的合理用药宣传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围手术期的预防用药。65岁以上的不良反应例数占总数的19.7%,45岁以上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数12份,占总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数的80%,由于老年患者特殊体质,使老年人对药品的代谢减慢,使药品的毒性增加,导致不良反应的增多。所以在老年人用药方面应尽可能的实现用药的个体化,而这方面在我们医院是薄弱环节,要实现用药个体化,必须要全院职工长期的共同努力,来提高用药水平。

3.2从表2可以看出,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126例,占总数的32%,涉及药品品种145种,占总数的30%,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造成的。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临床使用抗菌药品的剂量增大,使用指征被放宽,相对忽略了药品的其他药理作用,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必需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品,减少或避免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用药剂量过大等情况出现。

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例数达79例,占总数的20%,涉及的药品品种有88例,占总数的18%,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中药制剂多为复合组方,其成分复杂,未知的非定量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观察。近年来我院中成药购入品种较多,质量参差不齐,以后应严格审核,保证中成药的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3.3从表3可看出,在例不良反应报表中,涉及皮肤及附件、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的不良反应病例居前列,占病例总数的77.4%尤其是皮肤过敏不良反应,占了总例数的36.23%。皮肤过敏反应是很常见的不良反应,尤其抗菌药物用量较大,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数较多,中成药引起的胃肠道,过敏反应及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也较多,所以应严格把关中成药的质量,确保安全、有效。

3.4从表4可以看出,我院不良反应整体病例数较多,严重病例数偏少,这有可能和科室的思想观念未转变相关,认为报告严重不良反应会给科室、医院及个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今后应加大宣传,转变观念,争取提供更为准确有价值的不良反应信息。

3.5从表5的数据来看,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例数315例,占总例数的79.8%主要原因是我们不良反应的工作重点都放在病区,而病区大部分给药途径都采取静脉给药。由于静脉给药途径直接经过血液循环,从而加大了ADR的发生机率。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如皮疹、瘙痒等,一般在停药后症状会自动消失;对一些较为严重的过敏反应,除了停药外,需用地塞米松、非那根等进行抗过敏治疗;对呼吸系统造成较为严重伤害的可通过吸氧来进行辅助治疗。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病区会主动和我们联系,从而保证了严重的不良反应能够在15天内及时上报。

4.思考与建议

(1)我院实行不良反应报告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护人员及药剂人员报告不良反应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质量。以后在奖励的落实上应该更加及时和准确。

(2)我院领导对不良反应监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部分病区对不良反应监测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积极性不高,以后还需在政策和方法上进行一些调整。另外应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监测的责任感。

(3)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有:1.各科室报告数量的不均衡性。比如有的病区基本上每月都能按时上报,有的病区几个月都上报不了一份,造成了不良反应上报的病区不均衡性,这就造成了漏报的现象,从而掩盖了不良反应分析的真实性。2.登记不良表的内容上存在的不足。比如临床医护人员在填表时候漏填、误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如药品的批号、用法用量等,另外还有事后隔好几天才补填不良反应,这势必会影响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和上报时间。3.不良反应报告的质量不高有的医护人员对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缺乏认识,只报一些轻微的、常见的,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采取回避态度。

总体而言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经渐渐地规范化和制度化。能够做到定期收集,及时上报,及时总结、及时发现、及时通报。从而保证了我院不良反应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会认真分析总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我院职工对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促进我院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标签:;  ;  ;  

对我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