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称评审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思考

关于职称评审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思考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河北省唐山市063000)

摘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是专业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是人才队伍建设开发的有力手段,在人才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有企业如何科学公正的做好职称评审,发挥职称评审在人才通道建设中的作用,就需要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创新,完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标准,规范评审程序,突出能力和业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评价和激励作用。

关键词:职称评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分析

1导言

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职称评审是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了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细分了行业对象,降低了一线参评人员参评条件。

2选题背景及意义

职称评审制度是我国对专业人才评价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有其政治特性,它所涉及方面非常广,对社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长时间以来,职称技能的评审都是由政府机构来主导的,由当地的人事部门来具体实施的。但是在社会主义体制下,企业具有独特的政治性,各项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体制都具有特殊性、复杂性。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国家及各级政府机构的各项制度也随之逐步完善,尤其是2016年3月中共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明确了职称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紧接着全国各地政府机构相继出台了许多职称改革的细则,比如:逐步取消英语、计算机,改革唯学历、资历、论文,细分行业对象、降低一线参评人员评审条件等等。那么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就更应该走在各项制度改革的前沿。本文选题的意义就在于为企业的职称评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让企业紧跟改革的步伐,让职称评审体制更具合理性和公平性,使职称评审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促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队伍的健康发展。

3企业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弊端

3.1职称评审政策不能与时俱进

企业一直以来沿袭着职称评审老政策,有近20年政策史,当然是因为企业行业的性质而决定的,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评审条款至今适用。比如:中专学历可破格参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等。近几年条款虽然有所改进但仍过于生搬硬套。比如:企业尤其是施工企业或野外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必须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或者科技获奖。本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施工企业,工作中根本不接触外语;工作全部精力本应放在施工技术管理岗位,天天与钢筋、水泥打交道,因此做不到人人参与科研申报和研究。

3.2职评对象参差不齐

职评政策大而统,以学历和所学专业确定参评对象。一部分职称评审的要求只限于学历,只要学历满足评审要求就可以参加职称评审;对参评对象的工作岗位和从事专业工作的年限以及专业水平没有进一步细分,这使得评审对象的工作水平以及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国家基建扩张导致施工企业员工队伍迅猛扩张,一个三级施工企业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20000人。老员工向管理岗位转型、大量的本科、高职学历的新员工都是参评对象。老员工有专业水平而学历不够,新员工学历够但缺少专业水平。

3.3职称评审资料有造假嫌疑

学历、资力、英语、计算机、论文、科研获奖这些硬件都是企业参评对象的硬伤。10年前企业对后取得学历有严格的取得制度,致使个别管理岗位的老员工为学历而苦恼。企业在职评权限中层层分解,高级由一级公司评审,中级由二级公司评审,初级由三级公司的评审,为了达到通过率,层层推荐评审过程中“睁只眼闭只眼”,资历把关只是一句空话。外语、计算机造假现象普遍,国家统一组织外语考试有一定的难度,而中、高级评审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外语成绩。多年来,除了一二本学历人员能顺利通过外语考试,三本或高职大专或后取得学历的人员几乎不可能通过外语考试,就只能采取找人替考、报高价培训班等方式铤而走险。省部级以上刊物的论文发表对于施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也存在很大挑战,每年每日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工作,对于学术性的论文只能找枪手AI写作代发。科研获奖虽是考评专业人才最科学的标准,但是科研获奖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需要投入工作以外的精力去研发,对于施工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只能望洋兴叹,这就造成一个科研获奖有几十个挂名获奖者,似乎这个奖项本身并不重要,关键是职评时能用上。

4评聘结合,发挥职称评审作用

4.1评与聘相结合

职称评审要与自身实际工作相结合,防止职称与自身工作脱节,出现评到未能聘到。要充分根据专业人才的专业和工作实际做好引导,确保审报专业职称与自身工作相符合;对岗位变动要及时做好职称的转评,使职称评到都能及时聘到,以充分调动专业人才参与评审的积极性。

4.2聘用与考核相结合

一是职称聘用后要有一定的薪酬激励,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岗位薪酬晋级或晋档政策,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聘用与考核结合。要根据聘用后签定的聘用协议,每年进行绩效考核,通过考核查找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实现素质的持续提升。

5构建联动,促进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5.1评审与培训开发相结合

通过职称评审工作,强化两者间有机结合,一方面是准确把握企业人才队伍素质现状,了解培训需求;另一方面及时发现人才队伍素质薄弱环节,实时反馈信息,调整培训方式内容。依托“以带促学”平台,将职称评审工作与“导师带徒”有机融合,开展专家与专业人才间的“一问一答”、“经验传授”、“学习督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共享互学”平台,倡导“人人当老师、人人当学生”的理念,按照“人人备课、人人授课、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要求,由专业骨干人才讲解职称论文中涉及的装置优化及技术改进措施,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成才的积极性。

5.2评审与通道建设相结合

按照企业经营、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建设工作的要求,如何搭建好人才成长通道,职称评审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在岗位竞聘中,将职称评审转变为对专业技术岗位任职资格的评价,以任职资格作为履行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职责的必要条件,结合能力素质与工作业绩,实现“总量控制、竞争择优、能上能下、动态调整”。

5.3评审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在分析人才队伍的职称状况的基础上,帮助和指导各类专业人才制订个人“职称晋升计划”,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根据制定的目标组织培训,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和素质提升提供帮助。企业根据每年引进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职称工作前移,在毕业生入职教育时增加职称评审政策和职业生涯与企业发展的相关宣讲,宣传因业绩突出而破格晋升的员工事迹,使他们丰富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的认识,增强通过职称评审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促进企业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

6结论

在企业内部可以童化的突出贡献或经济成果应作为职称评审时的加分项,充分体现职称评审工作公平的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参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参评人员在所处领域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充分考虑参评人员所在领域的业绩,所获得的奖项,可作为职称评审所参照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否获得过相关技术奖项对评审结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以形成科研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妮.当前经济下关于完善石油企业职称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8):28-29.

[2]黄俊.提高铁路企业职称评审材料质量的思考[J].铁道运营技术,2018,24(02):59-60.

[3]张挺慧,刘春莉.国企职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08):40+42.

[4]蒋明辉.浅析职称评审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及实施建议[J].人才资源开发,2018(07):68-69.

[5]陈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称评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J].就业与保障,2016(06):34-35.

[6]陈建辉,王树金,徐海波.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问题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06):51-53.

标签:;  ;  ;  

关于职称评审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