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云南松林火烧五年后植物群落动态及其演替趋势

滇中云南松林火烧五年后植物群落动态及其演替趋势

论文摘要

为了对火烧云南松林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昆明市团结镇火烧迹地及附近不同植物群落的动态和演替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论述。在昆明市团结镇火烧迹地及附近做了20个20m×20m样方,其中在火烧迹地随机设置样方5个(由于火烧迹地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简单且均一,5个样方足有代表性。),在未曾火烧的不同斑块状植物群落(在覆盖有植被且调查人可到达的地点)中随机设置样方15个。通过以所调查的植物群落的重要值{重要值=(相对显著度+相对密度)/2}为属性特征值进行聚类分析。并与8个环境因子(pH、水分、总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干扰强度)相结合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1)根据昆明市团结镇及附近20个样方的数据,应用物种组成相似度聚类分析,将其分成5个不同植物群落。按照群落的前两位相对优势种对群落进行了命名,它们分别是:云南松灌丛(Pinus yunnanensis shrubland)、云南松群落(Pinus yunnanensis community)、光叶石栎-云南松群落(Lithocarpus mairei-Pinus yunnanensis communtiy)、滇石栎-元江栲群落(Lithocarpus dealbatus-Castanopsis orthacantha community)、元江栲群落(Castanopsis orthacantha community)、2)对5个群落优势种的高度级和径级结构进行了分析。5个群落优势种的高度级和径级结构显示出如下特征,云南松灌丛和云南松群落中的云南松种群都属增长型;光叶石栎-云南松群落中光叶石栎种群属增长型,云南松种群属衰退型;滇石栎-元江栲群落中滇石栎、元江栲种群都为间歇发展型;元江栲群落中元江栲种群属增长型。3)对5个群落林床中的的幼树、幼苗进行了统计分析。云南松灌丛和云南松群落均有云南松幼树和幼苗。其它3个群落中都没有云南松幼树和幼苗。4)根据对20个样方和8个环境因子的CCA排序分析。速效磷(AP)和干扰强度(DIST)与云南松灌丛相关性很强;全磷(TP)与云南松群落有正相关性;全氮(TN)和元江栲群落有正相关性。5)本研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确定了云南团结镇云南松林火烧五年后可能的演替趋势:云南松灌丛(Pinus yunnanensis shrubland)→云南松群落(Pinus yunnanensis community)→光叶石栎-云南松群落(Lithocarpus mairei- Pinus yunnanensis communtiy)→滇石栎-元江栲群落(Lithocarpus dealbatus- Castanopsis orthacantha community)或元江栲群落(Castanopsis orthacantha community)。6)对云南松火烧后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即在演替中期(云南松群落、光叶石栎-云南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比演替前期(云南松灌丛)和演替后期(滇石栎-元江栲群落、元江栲群落)都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林火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1.2.2 植物火后更新机制
  • 1.2.3 林火因子对演替的影响
  • 1.2.4 气候对火烧植被演替的影响
  • 1.2.5 火后演替及研究方法
  • 1.2.6 云南松林火烧的研究
  • 1.3 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 1.4.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样地调查
  • 3.1.1 样方数据
  • 3.1.2 环境因子
  • 3.2 数据处理
  • 3.2.1 优势种的确定
  • 3.2.2 聚类分析
  • 3.2.3 高度级、径级、幼树幼苗
  • 3.2.4 环境因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
  • 3.2.5 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各群落类型的物种组成
  • 4.2 各群落的结构
  • 4.2.1 各植物群落优势种的高度级结构
  • 4.2.2 各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径级结构
  • 4.2.3 各植物群落主要木本物种的幼树、幼苗更新情况
  • 4.3 环境因子与各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及演替趋势
  • 4.3.1 环境因子与各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
  • 4.3.2 各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典范对应分析CCA
  • 4.3.3 演替趋势
  • 4.4 演替序列中各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以及多样性
  • 5 讨论与结论
  • 5.1 物种丰富度以及多样性
  • 5.2 演替序列
  • 5.3 演替与土壤的关系
  • 5.4 自然恢复与人工单一种植
  • 6 总结
  • 附表1 各样方植物群落木本植物物种组成表
  • 附表2 各植物群落的环境因子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云南松林下栽培滇黄精试验初报[J]. 园艺与种苗 2020(03)
    • [2].基于Forest Simulator BWINPro的云南松林经营模拟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6(02)
    • [3].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曲靖市云南松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1)
    • [4].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西南地区云南松林分生长模型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20(04)
    • [5].大西山云南松林火灾后的恢复情况及替代树种区系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 2019(02)
    • [6].西昌市云南松林区林火迹地现状与更新修复对策[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2)
    • [7].飞播云南松林下真菌的时空分布特征[J]. 贵州农业科学 2009(10)
    • [8].香格里拉县云南松林遥感辅助识别特征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2(06)
    • [9].2种云南松林内昆虫群落多样性分析[J]. 防护林科技 2016(12)
    • [10].云南松林可燃物负荷量预测模型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02)
    • [11].昆明宜良尖山云南松林的土壤理化特性[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1)
    • [12].云南松林火灾生态影响及灾后生态重建[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21)
    • [13].磨盘山云南松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3(04)
    • [14].不同林龄云南松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15].昆明市松花坝水源保护区云南松林植物多样性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4)
    • [16].贵州省云南松林分结构与碳贮量动态研究[J]. 贵州林业科技 2013(02)
    • [17].宜良县云南松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01)
    • [18].云南松林碳储量的初步估算[J]. 林业调查规划 2010(04)
    • [19].不同虫害程度下的云南松林分三维可视化模拟方法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18(03)
    • [20].冕宁县云南松林区主要害虫发生与防治对策[J]. 科技风 2011(22)
    • [21].云南松林两种切梢小蠹成虫蛀梢期的空间分布格局[J]. 应用昆虫学报 2017(06)
    • [22].广西细叶云南松森林资源动态分析[J]. 广西林业科学 2016(03)
    • [23].滇中地区云南松林分胸径生长模型[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03)
    • [24].基于ALOS数据的云南松林蓄积量遥感估测方法[J]. 福建林业科技 2017(01)
    • [25].云南松林下腐朽树桩阴燃持火力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5)
    • [26].云南松梢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研究[J]. 四川林业科技 2008(05)
    • [27].察隅县云南松林下主要优势物种生态位研究[J]. 高原农业 2018(04)
    • [28].滇中高原不同林龄云南松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4(05)
    • [29].滇中高原云南松林分直径结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08(01)
    • [30].南亚热带细叶云南松林大径木择伐后的空间格局[J]. 生态学杂志 2019(12)

    标签:;  ;  ;  ;  ;  ;  

    滇中云南松林火烧五年后植物群落动态及其演替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