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论的原核生物翻译初始阶段的编码特性研究

基于信息论的原核生物翻译初始阶段的编码特性研究

论文摘要

生物体产生的难以置信的特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如此有效的基本条件应是:第一,生物体具有携带能被继承的“信息”载体,能够被继承的“信息”被称做基因信息,基因信息由有限个基因码元排成的基因序列所表达;第二,存在一种精确复制基因信息的生化机制,这种复制过程会产生错误,但是错误必须很少,复制是几何增长;第三,基因信息的复制过程必须伴随基因产物的出现,生物体的自我复制是基因信息复制和基因产物出现的统一过程;第四,基因信息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变异或突变)本身应能被复制,有益的变异才能被自然选择保留。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关于基因信息。从信息论角度,将生物体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处理系统,基于通信系统结构,将分子生物的信息传递过程用通信模型描述。结合生物学理论,运用统计学和信息论方法对基因数据进行分析和有用信息提取。基于这种思路探讨生物细胞内最大信息源——基因组DNA序列的冗余、编码特性、SD区域的位置识别以及16S rRNA对基因序列可能的差错控制特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有:(1)以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interned获取开放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分析基因组DNA的编码区、非编码区可能的编码特性。(2)利用最小汉明距离译码,分析核糖体16S rRNA的突变对原核生物DNA翻译效率表达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原核生物可能以16S rRNA作为一个标准的差错校验码对DNA全序列进行检错与纠错,再次证明了运用通信编码理论分析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可行性。(3)根据SD序列的特点,利用流密码中Berlekamp-Massey算法,应用LFSR模型,导出校验矩阵,仿真实验证明,运用该校验矩阵所得到的校验值不但可以标明原核生物的SD序列的起始位置,而且还可以标明起始密码子的位置。运用学科交叉融合能揭示生物分子数据的内涵,数据之间的复杂联系,从而探索这些数据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和规律。结合信息论分析DNA序列,有望揭示生物分子信息的本质,使人类有可能了解、掌握遗传信息的编码、传递及表达,从而加快了解自身的进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DNA 编码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2 生物学背景知识
  • 2.1 DNA 携带遗传信息
  • 2.1.1 DNA 半保留复制
  • 2.1.2 DNA 的编码区域和非编码区域
  • 2.1.3 DNA 合成的高保真性
  • 2.2 RNA 负责传递和加工遗传信息
  • 2.2.1 mRNA 是DNA 的模板链转录的产物
  • 2.2.2 rRNA 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部位
  • 2.2.3 tRNA 转运活化的氨基酸至m RNA 模板
  • 2.3 蛋白质决定生物行为
  • 2.3.1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2.3.2 遗传密码的破译
  • 2.3.3 遗传密码的特性
  • 2.3.4 基因突变
  • 2.4 中心法则
  • 2.5 生物信息学
  • 2.5.1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 2.5.2 序列分析软件
  • 2.6 本章小结
  • 3 信息论与差错控制编码基础
  • 3.1 信息论基础
  • 3.1.1 信息量
  • 3.1.2 信源编码
  • 3.1.3 信息论应用
  • 3.2 差错控制编码
  • 3.3 信道与信道容量
  • 3.4 最大似然译码与信道编码定理
  • 3.5 有限域的概念
  • 3.6 线性分组码
  • 3.6.1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 3.6.2 最小汉明距离译码
  • 3.7 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
  • 3.8 BM 算法
  • 3.9 本章小结
  • 4 原核生物翻译初始阶段的DNA 编码
  • 4.1 概述
  • 4.2 生物信道通信模型
  • 4.3 基因序列的数字化模型
  • 4.4 DNA 链中的编码冗余
  • 4.5 仿真实验
  • 4.5.1 选取实验对象
  • 4.5.2 实验对象的初步分析
  • 4.5.3 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特性实验
  • 4.5.4 基于线性分组码的原核生物翻译起始阶段的DNA 模型
  • 4.5.5 16S rRNA 突变的原核生物DNA 表达效率分析
  • 4.5.6 基于密码学的生物翻译初始阶段的DNA 序列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因信息权利研究[J]. 中国宪法年刊 2016(00)
    • [2].基因信息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06)
    • [3].中国中医药基因信息学的发展和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 2011(17)
    • [4].基因科技的法治化解析与未来法律制度架构——以基因信息权利的研究为基点而展开[J]. 学术探索 2016(01)
    • [5].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人类群体基因信息安全保密的法律挑战与应对[J]. 保密科学技术 2019(08)
    • [6].大数据时代的基因信息隐私问题及其伦理方面[J]. 伦理学研究 2018(02)
    • [7].一种基于非基因信息的免疫记忆优化算法[J]. 物理学报 2015(14)
    • [8].人的“主体性”的再造——基因信息技术发展对传统人权理论的重大挑战[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8(03)
    • [9].基因信息的传递[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8)
    • [10].超级门[J]. 科学启蒙 2016(06)
    • [11].美国规制职场基因歧视立法研究[J]. 浙江社会科学 2013(07)
    • [12].基因信息与基因隐私权的保护[J]. 政法学刊 2008(06)
    • [13].论个人基因信息的法律地位及其保护[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4].基因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不知情权研究[J]. 政治与法律 2016(05)
    • [15].论基因信息的法律性质[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8)
    • [16].论我国基因隐私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J]. 政法论丛 2013(06)
    • [17].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看基因自主权的法律价值[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18].未来十问[J]. 厦门航空 2019(06)
    • [19].美国残障人保护制度及启示[J]. 社会福利 2014(08)
    • [20].精准营养的好处[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19)
    • [21].基于患者基因信息的个性化医疗信息系统设计[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7(04)
    • [22].法律视野下的基因专利保护[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8(01)
    • [23].基因科技隐私法律问题[J]. 科技信息 2009(13)
    • [24].侏罗纪公园3D[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13(11)
    • [25].书画通源[J]. 散文选刊 2011(02)
    • [26].基因正义论——以民法典编纂与基因歧视司法个案为背景[J]. 法学评论 2019(06)
    • [27].寻找长寿密钥 人类始终在梦想不老的路上[J]. 科学大观园 2019(05)
    • [28].基因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基因技术面临的法律挑战[J]. 法制与社会 2009(07)
    • [29].基因隐私权制度建构的设想[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1(05)
    • [30].就业中基因歧视的合理规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标签:;  ;  ;  ;  ;  

    基于信息论的原核生物翻译初始阶段的编码特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