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

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

杨卉刘立宪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B91文献标识码:A

摘要:佛经翻译在文献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综合介绍了佛经翻译的历史,佛经翻译的主要贡献者,佛经翻译的重要场所译场,以及佛经翻译对历史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玄奘;译场;文质之争

佛经翻译约从西汉末期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才达到极盛时期,到北宋时期逐渐走向衰弱。到了元代,佛经翻译进入了尾声。至此,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历经草创、发展、鼎盛和衰落四个阶段的千年佛经翻泽完成了历史使命。千年佛经汉泽,不仅是建立中国佛教的重要基础之一,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给古代文明的中国带来了崭新的东西,给汉语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国翻译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佛经翻译大师——玄奘

玄奘是佛教的大师,也是我国古代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在世界翻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玄奘译经,弃骈取散,以朴素的通俗文体真实传达出佛经的内容和风格,主张直译和意译完美结合,开创中国译经史的新译风格,树立了我国古代翻译思想的光辉典范。

玄奖又称“三藏法师”,周游印度各地,吸收了印度佛学的要义,回国时携带梵文经典六百五十七部,数量之多,收罗种类之富,实为前所未有。他共译出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中,玄奖一生译经最多,译文也最精。

玄奖还制定了“五不翻”原则。所谓的"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不意译"。他认为在以下五种情况下要译音:1、秘密故不翻,也就是佛教的秘密,如咒语,要译音;2、含多义故不翻。不是指一词多义,而是指需要长篇大论解释的概念,应先译音,再讲解普及。3、此无故不翻。也就是中国没有的东西。与其他四类相比,此类不同之处大概是指我们没有的具体事物和人名地名。4、顺古故不翻。即已有的译音,不再重译。5、生善故不翻。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者,要译音。

2.文质之争

佛经翻译中的文指的是让译文有文采的意译方法,质指的是让译文朴实无华的直译方法。文质之争,一直都是涵盖了风格艺术味道的直译意译之争,与现代译论中的直译意译观有明显的不同。

佛经翻译从东汉到西晋,属于草创时期。这一时期质派的代表人物有安世高、支谶和竺法护,文派的代表人物是支谦。安世高和支谶的译文偏朴质,导致文理没有忠实翻译出原文的意义。偏于文,为了求简洁,也不能完全表达原文的结构,仍然没有达到忠实。东晋人士竺法护译文风格是“存真偏质”,偏重于质朴,与安世高和支谶的拙质完全不同,是存真的质、忠实的质,达到了“言准天竺,事不加饰”的效果。

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文派质派成熟,文质折中。译论方面,质派的代表是道安,文派的代表是鸠摩罗什。道安主张直译,但要求译文必须符合汉语习惯,不致令人费解。同时,他认为译文的文质,取决于原文本内容和风格,不能由译者随意篡改。文派的鸠摩罗什,提倡意译,主张只要不违背原意,译文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翻译成汉语的时候,译文如果丢掉原文的文采,虽然基本义理还在,但是改变文体犹如“嚼饭与人”,会导致译文读者反感。其翻译方法是删减法,不拘原文体制,经常变异原文,处理的手法异常娴熟,创立佛教新名词,译文却更加忠实于原文。

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是在贞观年间,这一时期的译经大师非玄奘莫属。玄奘的译文风格是:比起鸠摩罗什那样修饰自由的文体太觉得太质,比起竺法护义净所译那样朴拙的作品又觉得文;比起鸠摩罗什的译文是直译,比起义净那样诘屈聱牙又像意译。玄奘能熟练而巧妙地拿一家之言来贯通原本,甚至改动原本。这样的事实在从前没有梵文原典的对照是看不出来的”。

3.佛经翻译的重要场所:译场

译场的创立始于苻秦。公元383-385年,前秦苻坚开始有组织地翻译佛经。他聘请中外名僧协力分工,开官办译场之先河。隋代时在大兴寺和上林园设置了常设机构:翻经馆。

唐代时期古代译场发展到顶峰。译员在精通梵汉,深晓佛理的主译领导下,研讨梵经义理。唐代广集天下英才,译场助手由僧正根据佛学、儒学修养并重的原则在全国挑选,精简了听经、辩经人员。唐代译场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所有译经经费均由国家供给,帝王对译经事业十分重视。正因为有了官方提倡和资金上的支持,译场才有了更夯实的物质基础,才可以更有效地将人力,智力等诸多优势形成合力,从而到达了鼎盛。唐代译场还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玄奘主持译场时培养了大批翻译人才,这在以后的译经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宋代开始,译场便慢慢萧条了。经由五代时期的冷清,太宗官方又开始重新组织译场,翻译印度佛教晚期的经典。由于缺乏像玄奘那样的大师,译文质量、译场效率都远不如前代。

4.佛经翻译的历史意义

佛经翻译前后持续了一千一百多年。佛经翻译虽然衰落了,但佛教思想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佛经翻译理论是我国翻译理论的鼻祖,从中还可以找到我们今天翻译理论的许多影子。它不仅讨论了我们今天的直译、意译和音译,翻译的标准,翻译批评,翻译主体研究,翻译理论史,翻译技巧,其范围还涉及了翻译的本体、主体、客体和载体,为我们今天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玲.佛经翻译中的读者观照及其影响[J].齐鲁学刊.2008(06)

[2]刘长庆,王桂琴.论我国早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从东汉到西晋[J].襄樊学院学报.20069(04)

[3]刘笑千.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J].宜宾学院学报.2010(04)

[4]文永超.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与文质之和[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6]高秀娟.浅谈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1(01)

[8]陈洁.玄奘佛经翻译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9]李云涛.中国译学的雏形——古代佛经翻译理论发展脉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6)

[10]翟建红,张丹.佛经翻译的历史回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S1)

[11]曾素英.中国佛经翻译中的两种倾向:直译和意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12]李惠玲.鸠摩罗什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2)

[13]徐天池.论佛经翻译的译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14]吕洁.论佛经翻译理论中的文与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03)

[15]郭虹宇.重读玄奘译论“五种不翻”——论宗教类、文化类外来词语的翻译策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4)

[16]何子章.玄奘“五不翻”原则的现实意义[J].襄樊学院学报.2008(10)

[18]兰彩玉,赵秀杰.从佛经翻译与佛教文化在中国的繁荣发展看翻译的文化视角[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标签:;  ;  ;  

综述佛经翻译及其历史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