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诱发电位在判定脑梗死功能障碍及预后中的价值

体感诱发电位在判定脑梗死功能障碍及预后中的价值

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梗死与SEPs 改变之间的关系,探讨体感诱发电位在判定脑梗死患者功能障碍及预后中的价值,以利于在脑梗死早期对其严重程度及预后作出确切的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159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于入院24 小时内行头颅CT 检查以排除脑出血,部分病例于24~72 小时内复查头颅CT,部分患者直接查头颅MRI 以明确梗死部位。同时对所有入选病例在入院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积分),并在发病一个月时再次评定,计算积分差。对所有患者均在一周内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观察SEPs 与脑梗死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SEPs 在预测脑梗死转归中的价值。【结果】1. 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之间SEPs 异常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脑叶 病变时SEPs 异常率最高(80.0%),尤其是顶叶或多发性脑梗死累及顶叶时 几乎均出现N20 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丘脑病变时SEPs 异常率也较高(73.91 %)。2. 在脑梗死发病初期及病后1 个月,都可见SEPs 异常程度越严重,NIHSS 积分越高,各组间NIHSS 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3. SEPs 异常程度不同三组间NIHSS 积分差的差异亦有显著性差异 (P<0.01),重度异常者要比正常者预后明显差。【结论】SEPs 改变与病变部位有一定关系,顶叶及丘脑病变时SEPs 异常率较高,证实了N20 为中央后回感觉皮层的电活动;同时发现SEPs 异常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与感觉电流阈值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6(04)
    • [2].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型颈椎病中脊髓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21)
    • [3].基于独立分量分析体感诱发电位仪的设计与测量[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0(04)
    • [4].体感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地形图及其临床应用[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2(01)
    • [5].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7)
    • [6].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对脑梗死的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27)
    • [7].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体感诱发电位中央前成分的诊断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22)
    • [8].体感诱发电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 2008(11)
    • [9].右美托咪定对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4(06)
    • [10].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信号改善对脊髓型颈椎病手术预后的评价[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3)
    • [11].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患者临床恢复中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02)
    • [1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联合检测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J].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04)
    • [13].体感诱发电位临床新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22)
    • [14].体感诱发电位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 2014(01)
    • [15].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 宁夏医学杂志 2010(03)
    • [16].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河南中医 2009(01)
    • [17].体感诱发电位简介[J]. 上海针灸杂志 2009(07)
    • [18].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手术监护中的应用[J]. 浙江实用医学 2009(04)
    • [19].不同肌松程度对脊柱手术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监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02)
    • [20].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23)
    • [21].阴茎体感诱发电位在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0(06)
    • [22].俯卧位对脊髓手术病人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 浙江创伤外科 2009(06)
    • [23].视频脑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在昏迷患者中的应用[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3(04)
    • [24].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与亚急性脑梗死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05)
    • [25].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测定在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 江苏医药 2016(20)
    • [26].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肌电图监测在椎管内疾病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2(06)
    • [27].脊柱外科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应用研究[J].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0(03)
    • [28].体感诱发电位在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的脊髓监测[J]. 临床骨科杂志 2009(04)
    • [29].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体感诱发电位监测[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9(06)
    • [30].颈椎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术后疗效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12)

    标签:;  ;  ;  ;  ;  

    体感诱发电位在判定脑梗死功能障碍及预后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