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1+VP1+NP2+VP2+(NP3)”结构的歧义研究

“NP1+VP1+NP2+VP2+(NP3)”结构的歧义研究

论文摘要

歧义现象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在汉语这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的语言中,歧义现象更加多样化,更具研究价值。本文拟讨论“NP1+VP1+NP2+VP2+(NP3)”格式的歧义规律,如“美支持中国扩大在IMF投票权”,既可以理解为“美国支持中国,美国扩大在IMF投票权”,又可以理解为“中国扩大在IMF投票权,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对于“NP1+VP1+NP2+VP2+(NP3)”结构歧义的研究,沈阳、郑定欧,胡裕树、范晓,齐沪扬等人的文章中都曾经提到,但都没有详尽的论述.本文通过对所收集的语料的分析,对该结构的歧义进行分类,分为五种不同的情形:A连动/主谓短语做宾语、B连动/兼语、C V2+N3为动宾/偏正结构、D主谓短语做主语/主谓短语做宾语、E主谓结构做主语/连动。并运用结构层次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论元结构理论等方法分别分析了“NP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五种歧义表现形式的形成原因。通过对结构中的动词的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论元结构和名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等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结构产生歧义与以下因素有关:1、VP1的宾语的类型,VP1是既可以跟名词作宾语,又可以跟小句作宾语的动词,还是既能带名词作宾语,又能带兼语作宾语的动词,还是只能跟名词做宾语的动词;2、VP1与VP2两个动作之间的关系,是先后动作的关系,或者目的原因的关系;3、VP1或者VP2的语义特征;4、围绕动词形成的论元结构或降级论元结构内部动词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另外,为了考察实际的语言运用中该结构的情况,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从知识水平、年龄、身份、性别四个方面,对“NP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五类表现形式的绝对歧义度和相对歧义度进行了列表的数据统计和比较,将它们的歧义表现用实际的数字和百分比来体现,并从中找到一些规律。对于绝对歧义度,年龄越小,对歧义的感知越敏感,女性对歧义的感知能力大于男性;对于相对歧义度,年龄和身份对歧义的单义项的选择影响最为明显,而知识水平和性别则不明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有关歧义的研究综述
  • 1+VP1+NP2+VP2+(NP3)"结构歧义的研究现状'>1.2.2 "NP1+VP1+NP2+VP2+(NP3)"结构歧义的研究现状
  • 1.3 语料说明
  • 1.4 研究方法
  • 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概述'>第二章 "NP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概述
  • 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式的说明'>2.1 对"NP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式的说明
  • 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几种表现'>2.2 "NP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几种表现
  • 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语法和语义分析'>第三章" NP1+VP1+NP2+VP2+(NP3)"歧义结构的语法和语义分析
  • 3.1 A 类歧义结构的分析
  • 3.1.1 A 类结构动词的结构层次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论元分析
  • 3.1.2 A 类歧义结构中名词、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分析
  • 3.2 B 类歧义结构的分析
  • 3.2.1 B 类结构动词的结构层次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论元分析。
  • 3.2.2 B 类结构中名词、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关系的分析
  • 3.3 C 类歧义结构的分析
  • 3.3.1 C 类歧义结构中动词的分析
  • 3.3.2 C 类歧义结构中名词、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分析
  • 3.4 D 类歧义结构的分析
  • 3.4.1 D 类结构动词的结构层次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论元分析
  • 3.4.2 D 类歧义结构中名词、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分析
  • 3.5 E 类歧义结构的分析
  • 3.5.1 E 类结构动词的结构层次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论元分析
  • 3.5.2 E 类歧义结构中名词、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关系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歧义程度及其社会语言学分析
  • 4.1 设计问卷调查的目的、方法及调查的对象
  • 4.2 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
  • 1+VP1+NP2+VP2+(NP3)"结构中五类歧义结构的绝对歧义度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4.2.1"NP1+VP1+NP2+VP2+(NP3)"结构中五类歧义结构的绝对歧义度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4.2.1.1 知识水平角度的考察
  • 4.2.1.2 年龄阶段的考察
  • 4.2.1.3 身份方面的考察
  • 4.2.1.4 性别方面的考察
  • 4.2.1.5 小结
  • 1+VP1+NP2+VP2+(NP3)"结构中五类歧义结构的相对歧义度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4.2.2 "NP1+VP1+NP2+VP2+(NP3)"结构中五类歧义结构的相对歧义度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4.2.2.1 知识水平角度的考察
  • 4.2.2.2 年龄角度的考察
  • 4.2.2.3 身份方面的考察
  • 4.2.2.4 性别方面的考察
  • 4.2.2.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总结
  • 5.2 本文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NP1+VP1+NP2+VP2+(NP3)”结构的歧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