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快速测定海水中天然雌激素方法的研究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快速测定海水中天然雌激素方法的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的污染问题已经日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环境中的17β-雌二醇(E2)和雌酮(E1)作为最主要的天然雌激素,主要通过人体和生物体以排泄的方式进入环境。它们在自然界中较为普遍,可以通过水、食物、空气等介质直接或间接进入人或动物体内,即使在极低浓度下,也可以显示出极强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从而对机体的生殖发育、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逐渐成为国内外比较受重视的一类污染物。由于我国是人口和农业大国,由此造成的环境、生态危害问题不容忽视。对其分析方法的深入研究也十分必要。 目前,环境雌激素的检测方法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大型仪器以及繁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并且操作费时,分析成本昂贵,无法实现大批量样本和现场实时监测的需要。因此,开发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可以增强对环境激素的监控能力。本文采用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umance,SPR)是一种新型免疫传感技术,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快速,无需标记,实时监测等特点。 本文建立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海水中天然雌激素的方法。利用自组装羧甲基葡聚糖芯片,在芯片表面直接固定雌激素小分子,通过抑制分析法测定溶液中的雌激素。芯片表面通过一定的再生条件可以重复利用,测定一个样品只需15分钟。17β-雌二醇和雌酮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445μg/L和0.668μg/L。环境样品经酸化,固相萃取(SPE)柱富集,洗脱,干燥等前处理步骤。17β-雌二醇和雌酮的固相萃取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93.1%和92.9%~97.6%,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9%~15.1%和6.9%~13.0%。并对排污口附近海域的17β-雌二醇和雌酮浓度进行了测定,其浓度检出范围分别在nd~0.114μg/L和nd~0.294μg/L之间。说明天然雌激素可以通过污水排放系统进入海洋环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环境雌激素
  • 1.1.1 环境雌激素的分类
  • 1.1.2 天然环境雌激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3 天然环境激素的来源
  • 1.1.4 雌激素环境化学行为
  • 1.1.5 雌激素的危害
  • 1.1.6 雌激素的主要分析方法
  • 1.2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
  • 1.2.1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
  • 1.2.2 SPR的基本原理
  • 1.2.3 SPR传感器的研究与发展
  • 1.2.4 BIAcore3000系统的组成
  • 1.2.5 SPR技术的优点
  • 1.2.6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的在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
  • 1.2.7 SPR技术的研究展望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SPR技术测定天然雌激素方法的研究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缓冲液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抗体的制备方法
  • 2.2.2 雌激素小分子在传感芯片表面的固化方法
  • 2.2.3 竞争(抑制)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芯片表面小分子耦联量的确定
  • 2.4.2 再生条件的确定
  • 2.4.3 最佳抗体稀释度
  • 2.4.4 抗体的稳定性研究
  • 2.4.5 传感器的重复性
  • 2.4.6 抑制曲线
  • 2.4.7 检测限、精密度、检测范围
  • 2.4.8 异性结合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SPE-SPR技术测定海水中雌激素方法的研究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固相萃取技术的确定
  • 3.2.1 固相萃取技术方法的建立
  • 3.2.2 SPE条件的研究
  • 3.3.3 加标回收率
  • 3.4 海水中天然雌激素的测定
  • 3.4.1 样品区概况
  • 3.4.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4.3 海水样品中雌二醇和雌酮浓度测定
  • 3.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快速测定海水中天然雌激素方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