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本实验研究老年无牙颌患者垂直距离和咬合力、咀嚼肌肌电幅值的关系,为临床上确立正常垂直距离提供参考。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浙江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10位老年无牙颌患者,身体健康,无明显的口颌系统疾患。常规法确定正常的咬合垂直距离,制作自凝塑料暂基托。以正常咬合垂直距离为基准位(M位),通过增减放置与暂基托上的金属片数量,以0.5mm为间隔形成13个咬合垂直距离。应用咬合力计测量无牙颌患者13个咬合垂直距离的最大咬合力,同时用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仪记录双侧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活动,以紧咬力、标准化肌电幅值、肌电幅值/咬合力比值为指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1、无牙颌患者的紧咬力随咬合垂直距离增大而增加,从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增减达到1.5mm及以上时开始有显著性差异(p<0.05)2、标准化咬肌肌电幅值随咬合垂直距离增大而减小,从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增减达到1.Omm及以上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标准化颞肌前束肌电幅值变化较小,仅当垂直距离增减达到3.Omm时,出现显著差异(p<0.05)3、颞肌前束肌电/咬合力、咬肌肌电/咬合力比值均随着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从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增减达到1.Omm及以上时,咬肌肌电/咬合力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减少2.0mm或增加1.Omm及以上时,颞肌前束肌电/咬合力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大,无牙颌患者所能发挥的咬合力也逐渐增大,正常咬合垂直距离并非产生最大咬合力的区域。2.在不考虑咬合力大小影响时,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大,咬肌的肌电活动明显下降,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变化则不及咬肌明显。3.在引入咬合力因素后,咬肌肌电/咬合力、颞肌前束肌电活动/咬合力比值均随着咬合垂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4.在正常咬合垂直附近有一稳定区,在这一稳定区内,无牙颌患者所能发挥的最大咬合力、咬肌以及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均不出现明显变化。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病例三
  • 病例四
  • 病例五
  • 文献回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降低垂直距离(1~3mm)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学 2015(10)
    • [2].挪威——吕瑟峡湾[J].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17(09)
    • [3].全口义齿修复中重建垂直距离的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5)
    • [4].测量三线摆上下悬盘间垂直距离的改进方案[J]. 大学物理实验 2019(03)
    • [5].垂直距离变化对语音影响的实验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8(05)
    • [6].正常者瞳孔间距与咬合垂直距离关系的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8(02)
    • [7].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对大鼠咬肌能量代谢的影响[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3(04)
    • [8].头影测量在确定咬合垂直距离时的应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02)
    • [9].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J]. 口腔医学 2015(07)
    • [10].石油钻进中平行水平井垂直距离测定方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12(11)
    • [11].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对不同年龄大鼠深层咬肌重链肌球蛋白及肌源性调节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06)
    • [12].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联合软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观察[J]. 口腔医学 2013(10)
    • [13].面部解剖标志点与垂直距离的相关性研究[J]. 口腔医学 2013(08)
    • [14].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重度磨耗者咬肌疲劳耐性的影响[J]. 北京口腔医学 2017(06)
    • [15].水面上空输电线路垂直距离的测量[J]. 浙江电力 2013(01)
    • [16].剥叶滚筒之间垂直距离的调整对甘蔗剥叶机的影响[J].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8(02)
    • [17].垫式义齿修复牙列缺损伴咬合垂直距离过低17例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8)
    • [18].吞咽时颌间压力变化与无牙颌垂直距离的关系分析[J]. 慢性病学杂志 2010(02)
    • [19].咬合垂直距离降低后大鼠咬肌的酶组织化学定量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0(05)
    • [20].石油钻进中平行水平井垂直距离测定方法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 2017(10)
    • [21].咬合重建用于临床修复的体会[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S6)
    • [22].咬合垂直距离发全口义齿确定发音的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07)
    • [23].一种新的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评价[J].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08(05)
    • [24].不同垂直距离下无牙颌髁突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3)
    • [25].不同修复形式恢复咬合垂直距离的咬合重建疗效观察[J]. 北京口腔医学 2019(04)
    • [26].基于垂直距离最小二乘拟合的双曲线沉降模型[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5)
    • [27].例谈力臂的作法[J]. 初中生学习指导 2019(17)
    • [28].井冈山地区正常者颌面部线距评估咬合垂直距离(前面高)的预测研究[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4(03)
    • [29].42例老年患者低位咬关系患者重建修复的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32)
    • [30].160米下的平民优雅 探秘坑道咖啡吧[J]. 西部大开发 2010(12)

    标签:;  ;  ;  

    不同咬合垂直距离与咀嚼肌肌电、咬合力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