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计算方法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交通流建模研究

智能计算方法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交通流建模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城市交通为研究对象,包含两个部分的研究内容:一是智能计算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研究,内容涉及基于智能计算的城市交通流控制与短期城市交通流预测模型;二是交通流建模研究,内容涉及基于气体动力学的交通流模型研究。 交通流运动具有随机性、离散性及较强的非线性。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人们在不表达交通系统精确模型的情况下,通过对问题的归纳与并行处理,为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提供依据。与此同时,由于计算机科学,尤其是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可以使人们克服复杂数学推导的困难,从而使传统的数学与物理方法建立可靠交通流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可能。 本论文在广泛查阅各类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从上述两方面开展工作,符合当前交通流理论的研究方向,是交通流理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包括: 1、以城市中心地带主干道典型的交叉路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城市交叉口信号灯控制器,该控制器的设计思想基于误差闭环控制理论,在交通流中引入误差变化率概念,从而更为真实的反应了交警的人工智能活动。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很强的鲁棒性与抗系统时变性特点,可有效的提高交叉口相关区域内的道路使用率。 2、将基于误差闭环控制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模糊控制器以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设计研究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把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计算功能带到模糊系统中,也可把模糊系统的思维规则和推理嵌入到神经网络中,引入模拟退火算法训练网络,使模糊控制器能够自行调整隶属度函数,弥补了模糊控制的不足,同时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3、进行了城市主干道多交叉口神经模糊控制器的研究与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新型城市道路多路口协调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提取了“绿波带”的知识方法,并用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可以在设定的时段内自动对交通流各类信息进行汇总与统计,实时输出优化的城市干线交通控制协调控制配时方案。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交叉口空闲时空,使交通流以理想的饱和度值整体通过交叉路口,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是解决城市交通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智能计算应用于城市交通的研究综述
  • 2.1 引言
  • 2.2 智能计算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控制的研究发展
  • 2.3 智能计算技术应用于城市交通流预测的研究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描述
  • 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原理
  • 3.4 模糊控制器的进一步完善
  • 3.4.1 模糊化给定值
  • 3.4.2 开关控制
  • 3.4.3 其它
  • 3.5 计算机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交通流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 4.1 引言
  • 4.2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设计原理
  • 4.3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实现
  • 4.3.1 网络结构
  • 4.3.2 网络参数的确定
  • 4.3.3 网络训练及训练结果
  • 4.4 城市交通流多路口模糊神经网络协调控制
  • 4.4.1 问题的提出(绿波带)
  • 4.4.2 协调控制的实现
  • 4.4.3 计算机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短期交通流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基于PSO的RBF网络预测模型
  • 5.3.1 RBF神经网络
  • 5.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5.3.3 算法实现
  • 5.3.4 仿真结果
  • 5.4 交通流的神经树预测模型
  • 5.4.1 FNT结构的表示方法
  • 5.4.2 FNT的产生
  • 5.4.3 适应度函数
  • 5.4.4 学习算法
  • 5.4.5 基于FNT的交通流预测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通流建模综述
  • 6.1 交通流的基本关系
  • 6.2 流体动力学交通流模型
  • 6.2.1 一阶连续介质模型
  • 6.2.2 高阶连续介质模型
  • 6.3 气体分子动力学交通流模型
  • 6.4 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气体分子动力学交通流建模研究
  • 7.1 气体分子动力学(Boltzmann-like)交通流模型
  • 7.2 Euler型交通流控制方程
  • 7.3 Nayier-Stokes型交通流控制方程
  • 7.4 气体分子动力学交通流模型的改进一弛豫时间τ
  • 7.5 数值方法
  • 7.6 线性稳定性分析
  • 7.7 算例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智能网联车环境下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20(01)
    • [2].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高速公路交通流恢复期预测研究[J]. 中国公路 2020(08)
    • [3].基于文献计量的动态交通流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4].研究降雨事件对交通流时空特性的影响[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0(04)
    • [5].一日内与逐日的双动态网络交通流演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04)
    • [6].基于现实与虚拟交互的交通流再现实验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12)
    • [7].基于数据融合的交通流检测设施布点优化评价指标及应用研究[J]. 中国公共安全 2016(19)
    • [8].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流探测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4)
    • [9].弹性需求下的网络交通流逐日动态演化[J]. 物理学报 2017(06)
    • [10].动态占有率与交通流三参数之间的关系[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09)
    • [11].突变理论在交通流分析中的应用[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7(07)
    • [12].基于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无人驾驶汽车对交通流的影响[J].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3)
    • [13].张量分解方法视角下研究交通流网络的时空特征[J]. 时代农机 2017(04)
    • [14].考虑延迟效应的交通流宏观流体力学模型[J]. 广西科学 2017(04)
    • [15].基于交通指数云图的宏观交通流分析方法综述[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7(04)
    • [16].基于交通波模型的事故对连续交通流影响机理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12)
    • [17].考虑车与车互联通讯技术的交通流跟驰模型[J]. 物理学报 2016(01)
    • [18].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检测方案[J]. 智能城市 2016(05)
    • [19].船舶交通流建模与仿真研究进展[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4(06)
    • [20].路边停车对路段交通流延误影响研究[J]. 交通科技 2015(01)
    • [21].基于云模型的非机动车交通流速度仿真[J]. 公路交通科技 2015(11)
    • [22].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条件下交通流组织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14(06)
    • [23].智能网联车环境下异质交通流稳定性及安全性分析[J]. 电子制作 2020(21)
    • [24].复杂交通流条件下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协调优化方法的研究[J]. 公路 2020(08)
    • [25].基于常微分方程的城市密集交通流疏导模型[J]. 计算机仿真 2020(08)
    • [26].港内交通流影响因素与优化建议[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06)
    • [27].交通流网络的时空特征解析——基于张量分解方法视角[J]. 地理科学 2016(11)
    • [28].基于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流建模与仿真[J].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6(11)
    • [29].基于超级网络的空铁联合交通流分布模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7(05)
    • [30].考虑拥挤交通流再分配的单点自组织信号控制方法[J].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16(05)

    标签:;  ;  ;  ;  ;  ;  ;  ;  ;  ;  

    智能计算方法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与交通流建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