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贸易协定法律问题研究

区域性贸易协定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全球化一起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两大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之一。面对这种历史潮流,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能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区域贸易协定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过去十年里,特惠协议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多,特惠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也在增大。多哈发展回合下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缓慢,这进一步促使区域贸易协定激增。世界各个地区,尤其是西半球和亚太地区,区域经济活动都得到加强。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一般性研究。主要阐述了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成因及类型;它的发展及当前的新特点,并对其进行了效应分析。同时论述了区域性经济贸易协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对区域性经济贸易协定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经济贸易协定加以介绍,主要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和欧洲共同体,并对这三种区域性经济贸易协定加以比较分析。第三部分是我国加入区域性经济贸易协定的现状和不足,我国在参加区域贸易协定方面起步晚,但是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为了应对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更好地参加区域贸易协定,我国应采取适当的战略与对策。最后一部分是我国对加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法律对策研究,主要有: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早日确定、要加强与区域贸易协定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坚持“开放式的区域主义”的原则、协定的效力适用、争端解决机制等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区域性贸易协定概述
  •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1.1.1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
  • 1.1.2 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和成因
  • 1.2 达成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四种基础类型
  • 1.3 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 第2章 代表性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基本内容及比较分析
  • 2.1 代表性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基本内容
  • 2.1.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2.1.2 东南亚自由贸易区
  • 2.1.3 欧洲共同体
  • 2.2 代表性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比较分析
  • 2.2.1 建立的基础和机构
  • 2.2.2 争端解决机制方面
  • 2.2.3 法律的效力
  • 第3章 我国加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现状和不足
  • 3.1 我国加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现状
  • 3.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3.1.2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3.1.3 中国、智利缔结自由贸易协定
  • 3.1.4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
  • 3.1.5 中国与巴基斯坦拉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帷幕
  • 3.1.6 从《曼谷协定》到《亚太贸易协定》
  • 3.1.7 CEPA扩大,促进内地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
  • 3.1.8 积极参与亚欧会议
  • 3.1.9 中国深入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 3.1.10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其他方面的情况
  • 3.2 我国加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不足
  • 第4章 我国加入区域性贸易协定的法律对策研究
  • 4.1 立法原则方面的战略
  • 4.2 具体法律制度方面的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区域性贸易协定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