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M-1、IL-6的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

ICAM-1、IL-6的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

论文题目: ICAM-1、IL-6的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刘晓利

导师: 潘家绮

关键词: 脑梗塞,炎症,细胞间粘附分子,白细胞介素,基因多态性,分型,预后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背景: 脑梗塞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它是成年人致残最主要的原因,是相关医疗费用增长最迅速的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只能解释部分病人的发病。因此,必须探寻新的危险因素,以及探寻可能对高危病人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带来帮助的新的标志物。现在炎症和免疫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炎性标志物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可溶性ICAM-1和IL-6作为致炎因子,可能是炎症事件的标志物。2002年,Gaetani等首先探讨了ICAM-1 K469E基因多态性和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发现EE基因型患者PAOD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后有研究认为其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相关。目前关于IL-6-174G/C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的结果差异很大。有研究提示ICAM-1 K469E和IL-6-174G/C基因多态性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目的: 1 探讨sICAM-1、IL-6血浆水平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2 探讨sICAM-1、IL-6血浆水平与脑梗塞预后之间的关系;3 了解ICAM-1、IL-6基因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4 探讨ICAM-1、IL-6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发病或者预后的关系;5 观察ICAM-1、IL-6基因多态性与蛋白水平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144例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及101例对照患者,并在发病1年后随诊入组患者。分别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sICAM-1及IL-6血浆水平。采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ICAM-1、IL-6的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1:Rankin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标准

附2:血浆炎性因子检测标准曲线

附3:发表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0-13

参考文献

  • [1].1.磁共振波谱及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塞中的应用研究  2.功能磁共振成像定位人双眼垂直及水平协同运动皮质中枢的研究[D]. 钟士江.重庆医科大学2004
  • [2].糖尿病卒中的临床研究[D]. 张旭东.兰州大学2007
  • [3].氨甲环酸对心脏手术围术期凝血功能及术后脑梗塞影响的研究[D]. 周振锋.浙江大学2017
  • [4].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治疗脑梗塞的实验研究[D]. 吴宜娟.南方医科大学2012
  • [5].CRH在脑梗塞相关胃肠屏障破坏中的作用[D]. 刘业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6].雌激素对脑梗塞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D]. 谢明.中南大学2013
  • [7].蛋白C和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D]. 陆铉.华中科技大学2013
  • [8].脑梗塞出血性转化的MR分型与预后相关性研究[D]. 卑贵光.中国医科大学2010
  • [9].动脉内移植预处理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犬脑梗死的研究[D]. 刘兴龙.南京医科大学2017
  • [10].CD40/CD40L系统在脑梗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张毕奎.中南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急救穴刺血对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及对缺血大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黄劲柏.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2].头穴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IL-6、TGF-β1表达调节作用的研究[D]. 裴海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
  • [3].急性脑梗塞中、西医研究概况和中风醒脑口服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D]. 杨冀平.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
  • [4].1.磁共振波谱及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梗塞中的应用研究  2.功能磁共振成像定位人双眼垂直及水平协同运动皮质中枢的研究[D]. 钟士江.重庆医科大学2004
  • [5].脑梗死与ALOX5AP的SNPs及HLA-DRB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 张双彦.吉林大学2006
  • [6].1. 急性脑梗死的OCSP分型与头MRI、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及预后分析 2.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 朱以诚.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7].活血化瘀、泻下通腑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实验研究[D]. 宗慧梅.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
  • [8].白细胞介素-4、13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D]. 唐震宇.中南大学2007
  • [9].IL-6、ICAM-1、ApoE血清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证侯关系研究[D]. 莫鸿辉.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
  • [10].炎症反应与急性脑梗塞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D]. 朱爱华.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  ;  ;  

ICAM-1、IL-6的血浆水平及基因多态性与脑梗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