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阴跷脉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针刺阴跷脉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结合针灸临床研究特点,采用随机、对照、盲法,以证侯积分量表及PGS相关实验室指标为疗效评价指标验证针刺阴跷脉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型(OSAHS)的临床疗效。试验在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完成,92例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85例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其中脱失、中止病例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照海、瘈脉穴;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所有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逢周末休息,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第3和第6个月各随访1次,共随访2次。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可比性强(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5.6%,较对照组(95.5%)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虽然比不上对照组,但仍然疗效肯定;两组治疗后证候总积分均有下降(P>0.05),表明通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在随后的随访积分方面,治疗组维持疗效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针刺治疗存在持续较长时间的后效应;治疗组改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型(OSAHS)重度患者的呼吸功能方面疗效不明显,但能从整体上改善呼吸通气,降低RDI,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HI实现的。改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方面治疗后SaO2低于90%的时间所占全部睡眠时间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表明针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型(OSAHS)重度患者在改善SaO2,减少SaO2含量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方面整体上有效;治疗后微觉醒指数下降(P<0.05),表明针刺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可以认为:针刺阴跷脉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型(OSAHS)的临床疗效肯定,虽然总有效率针刺治疗低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但其疗效维持长久,具有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优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缩略语
  • 英文全称
  • 中文全称
  • 1 引言
  • 2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受试者的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中止标准
  • 2.1.6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算
  • 2.2.2 随机化方案及编码表设计
  • 2.2.3 对照
  • 2.2.4 盲法
  • 2.2.5 治疗措施
  • 2.2.6 观察周期
  • 2.2.7 观察指标
  • 2.2.8 统计分析
  • 2.2.9 工作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临床研究的完成情况及分析
  • 3.1.1 完成情况
  • 3.1.2 未完成病例情况分析
  • 3.2 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比较
  • 3.3 治疗结果
  • 3.3.1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 3.3.2 治疗前后两组证侯积分比较
  • 3.3.3 治疗前后最长低通气时间比较
  • 3.3.4 治疗前后低通气指数HI(次/h)比较
  • 3.3.5 治疗前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比较
  • 3.3.6 治疗前后呼吸暂停指数AI(次/h)比较
  • 3.3.7 治疗前后RDI(次/h)比较
  • 3.3.8 治疗前后血氧事件疗效比较
  • 3.3.9 治疗前后睡眠事件疗效比较
  • 3.4 随访情况
  • 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祖国医学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认识
  • 4.1.1 历史沿革
  • 4.1.2 病因病机
  • 4.2 现代医学对OSAHS的认识
  • 4.2.1 OSAHS的主要危险因素
  • 4.2.2 病因及发病机理
  • 4.2.3 对全身各系统脏器的危害
  • 4.3 关于针灸选穴与处方
  • 4.4关于对照组的选择
  • 4.5 针刺治疗OSAHS的疗效及其评价
  • 4.5.1 针刺治疗OSAHS的证候积分疗效
  • 4.5.2 针刺治疗OSAHS的疗效评定及分析
  • 4.6 临床研究的质量控制
  • 4.6.1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及研究基线情况
  • 4.6.2 临床试验方法的选择
  • 4.6.3 依从性
  • 4.7 针刺治疗OSAHS的治疗作用及机理探讨
  • 4.7.1 针刺治疗能改善OSAHS患者的呼吸功能
  • 4.7.2 针刺治疗改善OSAHS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 4.7.3 针刺治疗改善OSAHS患者的睡眠质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后置部分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知情同意书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附件八:申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发作性睡病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睡眠监测对比[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05)
    • [2].氟西汀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21)
    • [3].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特点的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0(04)
    • [4].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10)
    • [5].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治疗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32)
    • [6].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17(02)
    • [7].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卒中的临床特征与关系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7)
    • [8].成人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代谢异常特征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31)
    • [9].持续正压无创通气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疗效[J]. 现代养生 2017(12)
    • [10].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模型研究进展[J]. 健康之路 2017(06)
    • [11].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21)
    • [12].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19)
    • [13].李应东教授从情志和体质论治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引发失眠3则[J]. 中医研究 2017(02)
    • [14].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病案 2014(02)
    • [15].中药“三九”贴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3例[J]. 河南中医 2012(02)
    • [16].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低通气综合征1例[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10)
    • [17].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 中外妇儿健康 2011(06)
    • [18].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2011(06)
    • [19].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治疗现状[J]. 临床肺科杂志 2010(12)
    • [20].C反应蛋白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中的作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01)
    • [21].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诊治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09(03)
    • [2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09(21)
    • [2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相关心血管疾病[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11)
    • [24].正念减压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3)
    • [25].健康管理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老年患者的影响效果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 2016(12)
    • [26].半夏厚朴汤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慢性咳嗽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0)
    • [27].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研究[J]. 北京医学 2016(04)
    • [28].浅析心绞痛合并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夜间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15)
    • [29].心绞痛合并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夜间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4(34)
    • [30].儿童肥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的新进展[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3(01)

    标签:;  ;  ;  ;  ;  ;  

    针刺阴跷脉对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