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论文摘要

薄膜生长机制是薄膜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原子水平上研究薄膜生长的微观机制对揭示薄膜生长的物理本质、发展薄膜制备技术和开发新型薄膜材料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载能粒子沉积是以离子束技术和常规薄膜制备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薄膜制备方法,但受研究手段的限制,人们对载能粒子特别是低能粒子沉积的薄膜生长机制一直缺乏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及EAM原子间相互作用势模拟了低能Pt原子入射分别替位掺杂Cu、Ag、Au、Ni、Pd等原子的Pt(111)表面上的沉积过程,主要探讨了低能沉积原子与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对薄膜生长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所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了6种贵金属之间的(111)表面相互替位掺杂体系,分析了替位杂质影响体系表面稳定性的微观物理机制及其变化规律。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A.低能原子与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的相互作用,存在一个溅射能量阈值,大约在30~40eV之间。表面吸附原子、空位缺陷以及溅射产额均随入射原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吸附原子与空位缺陷的数量与分布,对于薄膜生长模式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地提高沉积原子的能量,将有助于扩大表面吸附原子及空位缺陷的产额及分布区域,有利于提高形核密度,降低晶核尺寸,促进薄膜的层状生长。 B.替位杂质对贵金属(111)表面稳定性的影响: 由于凝聚能和原子半径的差异,贵金属(111)表面杂质替位将改变体系的表面能。相对于基体原子而言,替位杂质原子的凝聚能高于基体原子的凝聚能或原子半径大于基体原子,将导致体系表面能降低;反之,体系表面能升高.通过表面能的变化可以预测二元合金的表面偏析行为.贵金属(111)表面杂质替位对表面空位形成能的影响则主要取决于替位杂质的凝聚能、原子半径以及合金溶解热。 C.低能原子与掺杂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贵金属Pt(111)表面引入Cu、Ag、Au、Ni、Pd等替位杂质,其主要作用是降低了体系的表面能,增加了体系的表面稳定性。低能Pt原子与各种掺杂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同纯净Pt(111)表面相比,其表面吸附原子产额、溅射产额以及空位缺陷产额均有所降低。替位杂质改变了表面吸附原子与空位缺陷的区域分布及密度分布,这将一定程度的影响表面原子的成核,进而改变薄膜的生长模式以及薄膜的微观状态。

论文目录

  • 引言
  • 1 绪论
  • 1.1 薄膜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薄膜科学研究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工作的主要目的和研究重点
  • 参考文献
  • 2 计算机模拟方法
  • 2.1 计算机模拟方法总述
  • 2.1.1 计算机模拟的现实意义与发展概况
  • 2.1.2 计算机模拟方法概论
  • 2.2 分子动力学原理
  • 2.2.1 分子动力学基本方程
  • 2.2.2 分子动力学算法
  • 2.2.3 等温系综的分子动力学方法
  • 2.3 计算机模拟中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
  • 2.3.1 基于有效介质方法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简介
  • 2.3.2 有效介质理论(EMT)和嵌入原子方法(E AM)
  • 2.3.3 EAM原子间相互作用势
  • 参考文献
  • 3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的相互作用
  • 3.1 物理模型和模拟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溅射原子产额与空间分布
  • 3.2.2 表面吸附原子产额与径向分布
  • 3.2.3 空位缺陷产额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替位杂质对贵金属(111)表面稳定性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4.1 物理模型与模拟方法
  • 4.2 表面能与表面原子空位形成能的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替位杂质对表面能的影响
  • 4.3.2 替位杂质对表面偏析的影响
  • 4.3.3 替位杂质对表面空位形成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低能原子与掺杂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 5.1 物理模型和模拟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溅射原子产额与空间分布
  • 5.2.2 表面吸附原子产额与径向分布
  • 5.2.3 空位缺陷产额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结论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APTT、PT等凝血相关指标变化与孕妇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6)
    • [2].PT的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解析[J]. 数字通信世界 2020(03)
    • [3].10kV中性点PT烧坏事故的分析和解决[J]. 河南科技 2019(25)
    • [4].光学玻璃中Pt闪点的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理[J]. 功能材料 2017(03)
    • [5].变电站母线PT二次空开跳闸原因分析[J]. 通讯世界 2017(05)
    • [6].635kV PT高压熔断器熔断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J]. 电工技术 2017(09)
    • [7].浅析电能计量中PT二次压降的危害及预防[J]. 通讯世界 2015(24)
    • [8].中学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PT区为例[J]. 教育参考 2019(05)
    • [9].关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论证[J]. 科技致富向导 2010(24)
    • [10].某大型水电站励磁系统频报PT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J]. 电工技术 2020(18)
    • [11].一维/二维混合负载Pt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J]. 化工进展 2017(02)
    • [12].基于两套PT并列装置造成的PT二次反充电分析及整改措施[J]. 电工技术 2016(12)
    • [13].励磁调节器PT回路故障后机端电压变化分析[J]. 水电站机电技术 2017(09)
    • [14].微机线路保护装置PT断线检测的判据及改进[J]. 科技风 2014(21)
    • [15].Pt对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持久性能的影响[J]. 金属学报 2015(01)
    • [16].35kV变电站母线PT二次空开跳闸原因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10)
    • [17].某核电#1机凝汽器冷却管焊口缺陷PT检查和补焊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0)
    • [18].中性点不接地系统PT谐振过电压分析[J]. 科技传播 2013(04)
    • [19].10kV PT铁磁谐振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 机电信息 2013(15)
    • [20].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后肝硬化PT测定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9)
    • [21].关于正常临产妇PT、APTT结果简要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4)
    • [22].10kV系统接地时PT高压熔断器熔断原因分析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7)
    • [23].封闭母线专用PT柜[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1(05)
    • [24].PT电压二次回路缺陷的分析和改造[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09(16)
    • [25].甲醇在石墨烯负载Pt团簇表面吸附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 [26].PT并列回路加入二次电压同期检测功能[J]. 电子质量 2015(12)
    • [27].电磁式PT铁磁谐振的防范与抑制措施[J]. 电子世界 2015(14)
    • [28].一种含Pt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凝固行为[J]. 金属学报 2013(12)
    • [29].基于Pt电极的TiO_2紫外探测器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02)
    • [30].用户计量PT熔断器故障原因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标签:;  ;  ;  ;  ;  

    低能Pt原子与Pt(111)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