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空间的适用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空间的适用

论文摘要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著作权法中发挥着重要的利益平衡作用,它直接调整和平衡创作者、传播者、使用者的利益。这一制度平衡利益的目标是在维护作者应有的利益前提下,促进三方利益最大化,以实现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及其对公平效率的价值追求。在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同样发挥着这样的作用。如果在网络环境中没有合理使用制度,网民随时会步入“雷区”,这样,不仅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打破了著作权法固有的平衡,不利于文化的传播,有悖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同时,众多标的额极小且被告极其分散的案件也会给司法实践带来不便。那么,网络环境中如何适用合理使用制度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它的立法目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全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是合理使用制度的一般性分析。主要论述了合理使用的概念、法律特征、产生和演变、制度构成、性质;合理使用与利益平衡的关系;合理使用的法律价值等等。对合理使用从法理的角度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分析。第二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所受到的冲击。首先阐述了网络环境给著作权法带来的挑战,接着引申出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受到的冲击,最后对技术措施权及其与合理使用制度的关系重点进行了论述。第三章针对网络环境下围绕合理使用制度所产生的一些争论进行论述。包括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存废和范围之争,网络契约的提出等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有其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并对域外法和国际条约针对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的调整进行了说明和评析。文章的第四章是本文的中心部分,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即立足于我国著作权现有法律框架,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适用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进行分析。第四章分为四节论述,第一节主要论述了我国目前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现状,并对相关立法进行了解读;第二节提出了我国合理使用制度法律体系存在的不足;第三节提出了网络环境下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原则和网络环境下几种新的作品使用行为的性质界定并且对典型案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与《无极》的著作权纠纷进行了分析。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传统合理使用制度一般性分析
  • 第一节 合理使用的概念及其制度构成
  • 一、合理使用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 二、合理使用制度的产生和演变
  • 三、合理使用的制度构成
  • 四、作品合理使用的性质
  • 第二节 合理使用制度与利益平衡理论
  • 一、法律对利益的调节
  • 二、著作权中的利益格局与利益调节
  • 三、合理使用制度于利益平衡的意义
  • 第三节 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价值
  • 一、公平正义的价值
  • 二、人权价值
  • 第二章 网络环境下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网络环境对著作权的挑战
  • 一、作品的载体从有形到无形
  • 二、作品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发生改变
  • 三、网络的跨国界特点模糊了著作权的地域性
  • 第二节 网络环境对合理使用制度的冲击
  • 一、网络环境下创设的新的著作内容缩小了作品合理使用的范围
  • 二、网络导致的使用作品的低成本化、便捷化使得合理使用与侵权行为的界线变得模糊
  • 第三节 技术措施权与合理使用制度
  • 一、技术措施权的内容及设立的意义
  • 二、技术措施权与合理使用制度的关系
  • 第三章 合理使用制度所引发的议题
  • 第一节 合理使用制度存废和范围
  • 一、“抑合派”与“扬合派”的分歧
  • 二、网络契约的提出
  • 第二节 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 一、法哲学基础
  • 二、宪法学基础
  • 三、经济学基础
  • 四、制度适用基础
  • 五、现实的需要
  • 第三节 域外法及国际条约的解决方案及评析
  • 一、各国内国法应对网络时代的到来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相关规定
  • 二、国际条约针对网络环境的规则调整
  • 三、评析
  • 第四章 我国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空间的适用
  • 第一节 我国作品合理使用制度及其在网络空间的适用之立法
  • 一、相关立法、司法介绍
  • 二、相关制度的解读—重点解读《保护条例》
  • 第二节 我国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不足
  • 一、“具体规定性”立法模式遭到质疑
  • 二、具体规则存在许多模棱两可、定义不清的情况
  • 三、缺失网络环境下作品的使用行为的明确调整
  • 第三节 网络环境下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变革
  • 一、网络环境下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适用原则
  • 二、网络环境下新的作品使用行为和合理使用界定
  • 三、典型案例分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与《无极》的著作权纠纷
  • 结论 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改革方向
  • 一、最终确立“规则主义”和“抽象主义”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 二、合理使用的范围有扩张也有压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评析[J]. 中国出版 2019(23)
    • [2].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20(05)
    • [3].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制度之开放性路径研究[J]. 情报探索 2020(04)
    • [4].商标叙述性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5].数字时代下私人复制的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6].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7(10)
    • [7].慕课的法学分析及其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 法制与经济 2017(06)
    • [8].微博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的挑战与完善[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8)
    • [9].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特征与发展趋势[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09)
    • [10].网络视野下合理使用制度的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2)
    • [11].浅析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J]. 商 2015(19)
    • [12].论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完善[J]. 图书馆学研究 2015(19)
    • [13].慕课教育的合理使用制度问题研究[J]. 学园 2018(23)
    • [14].图书馆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分析[J]. 出版广角 2017(13)
    • [15].论微博转发行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依据——兼论合理使用制度的完善[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6(02)
    • [16].网络传播背景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制度[J]. 法制与经济 2016(09)
    • [17].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及其重构[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8].滑稽模仿与合理使用制度问题初探[J]. 法制与社会 2015(32)
    • [19].论时事性文章的合理使用制度[J]. 新闻春秋 2015(04)
    • [20].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 图书馆建设 2014(03)
    • [21].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漫谈[J]. 法制与社会 2014(27)
    • [22].公共图书馆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分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08)
    • [23].论我国数字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 编辑之友 2014(11)
    • [24].浅谈商标合理使用制度[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1)
    • [25].论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J]. 群文天地 2011(10)
    • [26].数字时代版权合理使用制度探析[J]. 情报杂志 2011(07)
    • [27].商标非禁忌——以案例评说中美商标合理使用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11(27)
    • [28].网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刍议[J]. 出版科学 2011(05)
    • [29].建构商标的合理使用制度[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0(01)
    • [30].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9(03)

    标签:;  ;  ;  

    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空间的适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