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为例

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为例

论文题目: 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为例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社会学

作者: 钱红丽

导师: 朱玲怡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高校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

文献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集体座谈会的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间层面和个人层面对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解释,并从宏观层面探讨影响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国家政策、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现阶段稳定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建议。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提出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 然后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思路和研究假设; 最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操作化,并对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对青年教师队伍基本情况的介绍。主要结合问卷调查和集体座谈会的资料,描述青年教师个体的基本特征、工作生活状况、青年教师对学校政策的感受、机会平等感、单位归属感、得到认可的情况、人际关系状况以及青年教师队伍稳定状况等。第三部分进行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是将相关分析中得到验证的所有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探讨各因素对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性和个体稳定性影响力的大小。第四部分主要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理论解释。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对照以往相关方面的研究,寻求各因素对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产生影响的理论解释,并比较本研究与前人研究结论的差别,寻求得出不同结论的共同理论基础,最后探讨影响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宏观原因。第五部分结合实证研究资料和理论解释以及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提出现阶段稳定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建议,并指出本研究的特点与意义、局限与不足。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介绍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假设

1.5 概念的界定和操作化

1.6 研究方法

2 青年教师队伍状况

2.1 青年教师个体的基本特征

2.2 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

2.3 青年教师对学校政策的感受情况

2.4 青年教师的机会平等感、单位归属感

2.5 青年教师得到认可的状况和人际关系状况

2.6 青年教师队伍稳定状况

3 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1 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2 青年教师个体稳定性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4 基本结论与分析

4.1 基本结论

4.2 对基本结论的理论分析

4.3 与前人研究的比较及共同的理论基础

4.4 影响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宏观因素的探讨

5 政策措施建议和本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5.1 政策措施建议

5.2 本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结语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发布时间: 2006-04-05

参考文献

  • [1].独立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申云凤.西北大学2014
  • [2].X学院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郑国军.西南交通大学2015
  • [3].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孙海涛.辽宁师范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研究[D]. 郭春珍.南昌大学2008
  • [2].江西省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肖小聪.南昌大学2008
  • [3].高校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 刘庆.华中农业大学2006
  • [4].青年教师需要的研究[D]. 侯永轶.华东师范大学2006
  • [5].高校青年教师组织承诺研究[D]. 张丽敏.暨南大学2006
  • [6].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及对策研究[D]. 沈绮云.南昌大学2007
  • [7].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D]. 郑敏.安徽师范大学2005
  • [8].高校青年教师学术生活研究[D]. 刘文胜.华东师范大学2006
  • [9].新世纪上海在职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黄飞.上海师范大学2004
  • [10].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 代薇.武汉大学2004

标签:;  ;  ;  

青年教师队伍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