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七”药用药特点探讨及冷水七抗炎活血镇痛作用的研究

土家族“七”药用药特点探讨及冷水七抗炎活血镇痛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土家族医药学是我国医药学的瑰宝,土家族医药具有独特的用药方法和药物名称,其中“七”药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基于“七”药具有肯定而多样的疗效,为充分挖掘利用这一民族资源,现对土家族“七”药的用药特点进行探讨。冷水七(Impatiens pritzellii Hook.f.var.hupehensis Hook.f.)为土家族“七”药之一,是恩施土家族常用民药,药用部位为冷水七根茎,其性味辛、甘、凉,毒性小,具有祛风除湿,散瘀消肿,镇痛止血,清热解毒之功效,可用于风湿疼痛、关节肿大、急性脘腹疼痛、食积腹胀泄泻、肠炎痢疾等症。药理实验已证实冷水七水提物能明显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对胶原蛋白Ⅱ诱导的小鼠关节炎模型也有明显的效果。为探讨其具有活血、镇痛功效的理论基础,及其镇痛的有效部位,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冷水七提供依据和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验观察了冷水七醇提物的抗炎作用和对微循环的影响,并对冷水七醇提物的初步分离部位进行了镇痛药理实验,以确定其镇痛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对土家族“七”药的用药特点探讨采取查阅相关文献和走访部分民族医生的方式进行;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灌胃不同剂量的冷水七醇提物的不同分离部位对小鼠的痛阈值和扭体反应的次数的影响;抗炎实验用小鼠耳廓肿胀实验模型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模型,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给于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组(给药剂量为0.2g/kg)、冷水七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冷水七醇提取物20g/kg和10g/kg),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冷水七醇提物对炎症的影响;对微循环的影响采用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法,选取健康小鼠10只,按照0.5ml/只冷水七提取液的标准灌胃后,按0.7ml/100g标准肌注乌拉坦溶液麻醉,沿小鼠腹部中线用手术剪刀切开,置显微镜载物台上并固定,调节显微镜高度,在回盲部分别选取10—20μm之间的细动脉和20—30μm之间的细静脉各一支,用100倍镜进行观察,用显微测微尺分别测定给药后10min、20min、30min、60min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A)及细静脉(V)的口径。同时记录给药后10min、20min、30min、60min毛细血管开放数量(毛细血管网交点记数法),观察冷水七对正常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静脉口径及毛细血管开放量的影响。结果“七”药主要有活血祛瘀、止血、止痛、行气理气、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平喘止咳、利湿利尿、通淋、滋补、调经、消肿、杀虫等功效,常用于跌打损伤、蛇虫叮咬、痈肿疮疡、止痛、风湿、诸毒、月经不调、淋症、小便不利、咳喘、劳伤、痢疾等疾病的治疗,临床上多单味药应用,部分为组成简单的复方,只有少数为组成比较复杂的复方;冷水七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小鼠痛阈值明显增加,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而其它部位作用不明显;冷水七醇提物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强度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冷水七醇提物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大细动脉和静脉口径,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量,10min开始有效,30min作用最强,60min仍然有较好的作用。结论“七”药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很高的应用和开发利用价值;冷水七醇提物正丁醇萃取部位对小鼠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其作用强度与冷水七醇提物相似,是冷水七发挥镇痛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冷水七醇提物对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改善肠系膜微循环作用,是其具有活血、镇痛功效的理论基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理论探讨部分
  • 土家族"七"药用药特点探讨
  • 1 “七”的考证
  • 2 “七”药的来源
  • 3 “七”药的性味
  • 4 “七”药的功效
  • 5 “七”药的主治
  • 6 讨论
  • 实验部分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土家族“七”药用药特点探讨及冷水七抗炎活血镇痛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