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免疫与免疫教学的探讨

心理免疫与免疫教学的探讨

张涛(包头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内蒙古包头014060)

【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02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不断更新、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对理想及物质的追逐,出现了恐惧、忧郁、过大压力等心理障碍,各种癌症、犯罪等都可以从心理方面找到原因,心理问题产生的疾病已经危及到全世界人们的健康。“心理免疫是健康的基础”的理念现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的共有14个国家的15个WHO合作中心所参与心理障碍患病率进行调查,亚临床患病率很高,上海为42.3%,不少病人同时患有两种或多种心理障碍疾病,上海样本的总患病率为9.7%,与日本、尼日利亚等国的结果相似,属低患病率之列[1]。各合作中心的平均患病率为24.0%,我国的高校目前也有为10.5%左右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问题,其中3个维度情绪问题、品行问题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的报告率分别为14.7%、22.6%和7.3%[2]。

一、心理免疫和疾病的关系

人体是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负面的情绪,紧张、焦虑、沮丧,精神颓废等心理变化,会触发很多生理变化,可改变细胞因子、内分泌、神经、免疫的网络调节,危害健康,引起一些疾病的恶化,如冠状动脉病、自身免疫病、感染,伤口愈合,超敏反应、阿尔茨海默病等均有报道[3、4],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一些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其心理反应有关,例如、皮肤癌、生殖系统癌症、胃肠癌等,而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刺激可使肿瘤转移[5],相反社会的支持和乐观可延长病人的存活期。

中国历代的医家、养生家、哲人无不重视精神调养,而且有许多精辟的论述,《黄帝内经》中也有诸多关于情志和神对人健康的重要性,情志是指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神,是人的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它包括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血气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产物。并由心所主宰,例如内经所讲的五志与五脏的关系,“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指五志太过则可致病,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另一种情况是某种情绪持续时间太长、过久。均可导致疾病。又有“静则神藏,躁则神亡”指的是精神要保持乐观,开朗,体内气血才能正常运行。孔子说:“仁者寿”。也强调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可以长寿。

二、心理免疫与疾病可能发生机理

机体免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多种细胞和分子的参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之间的调节形成网络,进行精密的调节共同完成。心理的适度反应能增强免疫,但如果过激则会影响机体免疫。

1.心理状态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肿瘤免疫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NK细胞是抗肿瘤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细胞毒T细胞是抗肿瘤的特异性防线。现代研究表明在不良心理作用下,能够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病毒感染,导致肿瘤发生,研究不良心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发现应激水平与NK细胞数量成反比,应激水平越高NK细胞数量越低,同时NK细胞产生IFN-γ水平降低,IFN-γ有抑制T0向Th2分化作用,从而也间接抑制体液免疫应答,应激能降低脾淋巴细胞转变为抗肿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能力,从而使细胞免疫的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减弱。对大学生研究表明,支配欲权力欲望强烈的人,比友爱的学生,血液中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水平低[6]。应激状态下,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或分子降低,提示着对肿瘤杀伤作用减弱,肿瘤患者应激状态下IL-1γ及TNF-γ水平、IL-2、IFN-γ、MHC-Ⅰ类分子及NK细胞活性低,大多数器官肿瘤内有高水平的TNF-γ因子,TNF-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ase)的活性,后者与MHC-Ⅰ类子通路有关,TNF-γ的升高,导致PTPase活性低,细胞表面MHC-Ⅰ类抗原表达减少,肿瘤细胞逃离免疫监视,因此,应激和抑郁能促进肿瘤的进展。积极的心理生活状态可使乳腺癌患者体内的TH-1产生IL-1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低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体内的TH1产生IL-2[7,8]。

2.心理状态与体液免疫关系

一些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甲亢、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在传统意义上致病因子是生物、物理、化学、遗传等因素,新的观点认为社会因素、人的心理过度压力、负面情绪、性格等也是致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心理因素和免疫复合物病相互作用,相互加强成为恶性循环。通常认为是心理、社会因素为诱因,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为中介,导致疾病的发生,又能加重心理负担。如风湿性的关节炎通常发生在情绪剧烈波动后加重。患者常有内心的焦虑和愤怒。正常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会排斥,重要原因是由于胸腺和T抑制细胞的精确调节,如T细胞功能紊乱或降低,B细胞免疫功能会增强,抗体产生增多,免疫复合物沉积增多,会引起一系列的炎症等反应,导致局部病症的发生。为什么T细胞的功能发生紊乱呢?包括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心理应激等因素,而心理不良反应、社会因素为一个重要诱因[9]。

3.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网络调节作用

行为和免疫神经免疫是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免疫和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的联系,一方面,神经系统可通过甲肾上腺素经色胺等神经递质通路自律的调节免疫器官,另一方面,神经内分泌,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P物质:是11个氨基酸多肽调节细胞因子,影响免疫功能,反之亦然,免疫系统调节脑的活动包括睡眠和体温,在此过程中,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相互配合,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初人们认为发热让机体感知危险,机体采取适当反应,最近十年,人们发现神经与免疫通过心理作用的相互调节,影响着免疫及免疫介导的疾病[10]。

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使这种网络支配作用增强,从而促进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抵御疾病侵袭。另外亦可通过神经内分泌激素起作用,其中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些有生力量向病变组织或病原体“群起而攻之”,有利于躯体康复。反之,在病中精神颓废、心理防线崩溃的人,可反馈性地使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减少,且抑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从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病情恶化,大量事实说明,在病魔面前,心理防线一旦崩溃,则很可能成为疾病的牺牲品。

二、如何将心理免疫学贯穿到免疫教学中增强免疫心理素质心理发展的健康成长

教育最终目的不是只培养专业技能为职业技能需要,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人能良好的参与社会活动并能全身心的为社会为他人服务,教育巨匠斐斯泰洛齐指出:“人的本性是统一体,它是完整而不可分割的”,知识性的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专业知识只是做人的条件之一而非全部,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应把道德品质教育贯穿到专业知识教育的每个角落。免疫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免疫作用和机理的学科,作为免疫心理学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如何挖掘和应用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1.培养教师对免疫教学及学生独特视角及明确的目标

高校专业课教师多数情况习惯和熟悉了特定的课程目标,可以舒适的藏身于熟悉和环境的洞穴里,极少肯伸出鼻子嗅一嗅从外界知识吹来的风,认为其他教育离本专业教育更远不可能联合起来,所做的一切在自己的这一片教学领地之外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把自己定义为在某些狭窄领域里传授教学内容或技能的专家,这实际否认了自己的一个意义更为广阔的身份——作为促成变化的动因,柏拉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年青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快乐”,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乐观心理创造自己的价值观目的和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我们的教育目的,免疫与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关系,免疫心理与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样有着重要关系,为此讲免疫学为更好的了解免疫与健康心理、免疫与疾病、及免疫与免疫心理学的关系,及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关联,教学中首先向学生表明你清楚自己的教学目的,相信带学生一同前往的重要性,给他们注入信心,令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有经验、有洞察力,最重要的是在一名真诚、善良、有责任、使命感的人指导下。在未知的知识和情感地带,出发踏上一段旅程时,没有人希望他们的向导是缺乏经验的,感觉你对旅行的终点不确定或心存疑虑,对他们来说是灾难性的。你对目标的坚定信心,对于克服学生的沿途的失落、害怕和迷惘会发挥强大作用。在积极心态和熟练专业免疫及免疫心理知识引导下,体现了教师的积极独特理念与策略方法。

2.理解洞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情感和心理变化

现在学生独生子越来越多,有的从小的教育、学习及环境的顺利使他们可能是充满信心,对学习充满信心,但是缺少对困难的处理和应对能力,一旦遇到困难就萎靡不振,甚至报怨,怀恨,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兴趣和对课程的理解记忆并不得心应手,而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而对未知的新领域知识恐惧、忧虑是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听有学生对我说诸如:“老师我的文科生,学这个很费劲”,“老师我感觉免疫学科跨度大,学起来不容易”等,他们对自己是否能学好这门课忧心重重,他们认为别人比自己学的容易并且更有信心,有时会在一贯的学习和考试中心理默默的给自己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同时他们也显示出依赖权威的倾向,从老师那里得到帮助。教师满意的解决这些带有复杂情感问题,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认为自己实际很无助看法的一个转折点,是真正赋予他们对待充满威胁事情的力量,教师的目的是让他们觉得,“如果我能做这事,也许我一直都很害怕的那些领域其实没有那么难。”

在学生认清学习目的情况下,你可以定期的肯定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并且让他们确信价值是体现在多方面的,不只是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困难,所以你可通过以带有尊重的态度认真的对待学生在课堂上所做出的最犹豫、最没把握的回答来做到这一点,在做出口头或书面批评的同时,更要用肯定、鼓励、欣赏、强化,肯定其表现中值得称赞的地方;评价要清晰、及时、易接近,合理、并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积极的道德教育为主线。

3.免疫教学以积极的免疫心理教育及良好的道德为基础

免疫教学不只停留在机体的免疫疾病上,更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免疫能力,并要学生认清机体免疫与心理免疫是相辅相承的,教学中认清心理免疫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以开发学生固有的潜在的自身的积极因素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美德和善根为导向,教学中要渗透以积极心态待人接物有重要性及免疫学理论机制,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注重身心的发展去除恶习。教学中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充满真诚、尊重、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等具有道德意义的教育关系,达到良好的免疫心理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肖世富,严和,陆余芬等,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病人心理障碍合作研究的上海样本结果[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05,27.

[2]蒋德勤,姚荣英,袁长江等.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和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

[3]OkuyamaK,IdeS,SakuradaSet.μ-opioidreceptor-mediatedalterationsofallergen-inducedimmuneresponsesofbronchiallymphnodecellsinamurinemodelofstressasthma[J].TakayanagiM,OhnoI.2012;61:245-258.

[4]WooKChronicWound-associatedPain,PsychologicalStress,andWound[J],SurgTechnolInt.2012,22:7-14.

[5]AntoniMH.Psychosocialinterventioneffectsonadaptation,diseasecourseandbiobehavioralprocessesincancer[J].AntoniMH.2012,22,21-25.

[6]JemmottJB3rd,HellmanC,et.Motivationalsyndromesassociatedwithnaturalkillercellactivity[J],J.BehavMed.1990Feb;13(1):53-73.

[7]邵枫,林文娟.应激对免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学动态,1999,7(3):1-6.

[8]LM,Psychoneuroimmunology:applicationtooculardiseases[J],JOculBiolDisInfor.2009Jun;2(2):84-93.

[9]ScantamburloG,ScheenAJ.Roleofpsychosocialstressincomplexdiseases[J],RevMedLiege,2012,67(5-6):234-42.

[10]JessicaM.F.Hall,desAngesCruser,AlanPodawiltz,et.PsychologicalStressandtheCutaneousImmuneResponse:RolesoftheHPAAxisandtheSympatheticNervousSysteminAtopicDermatitisandPsoriasis[J],2012;2012:403-90.

标签:;  ;  ;  

心理免疫与免疫教学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