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音乐合唱训练方法

论小学音乐合唱训练方法

安徽省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西区周天进

【摘要】合唱教学是有组织的的团体活动,合唱训练应当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选取符合时代发展的优秀作品。合唱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去。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训练训练方法

前言:

合唱丰富的和声效果给人立体美的享受,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震撼,通过合唱课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变现力、音乐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一、合唱队员的选择

合唱艺术活动不同于群众性音乐活动,前者是提高性音乐活动,后者是普及性群众音乐活动,校级合唱队常常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窗口,合唱表演也是学校艺术交流的重要形式。由于合唱艺术是多声部音乐,是群众性音乐实践活动,音乐形象的塑造是一人或几人所无法完成的。它不仅需要合唱队员具有一定的嗓音条件,良好的音乐基本素质,热爱合唱艺术,同时需要队员之间长期的磨合,达到默契配合。这些条件正是合唱团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选拨合唱队员必须坚持一定得标准。

1、音乐基本素质好。音乐基本素质指有良好的音乐听觉,包括音高感、节奏感好,音乐敏感性强,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力等。

2、嗓音条件好。音质纯净、银色圆润、厚实,进入变声期的学生,尤其是嗓音症状严重的,应暂缓考虑。

3、歌唱方法无大的毛病。发声自然、松弛,位置高,无大的毛病。

4、热爱合唱艺术。为了满足他们个人的兴趣和愿望,发展个人的特长,合唱队员的选拔也应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再进行选拔。

二、演唱曲目的选择

合唱曲目选择是否合适,直接会影响着合唱表演的艺术效果以及合唱队员演唱的积极性,曲目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合唱曲目选择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有利于学生的歌喉的发育和强化,若是选择他们不能承受的曲目,对学生本身和教师来说都是不利的。合唱曲目内容应适合小学身心发展特点。应选择那些内容健康、情绪乐观向上、旋律优美、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中国作品和外国经典儿童合唱歌曲。

1.曲目还应该是题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风格特色鲜明的优秀作品。演唱曲目的丰富多彩,不仅能为演出的艺术效果增色,满足听众红歌“常听常新”的艺术趣味,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欣赏品味

2.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曲目的选择应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合唱队员的演唱水平。合唱曲目的选择要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些曲目即使小学生喊“破”喉咙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若长此以往学生的嗓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1)可从二部合唱歌曲逐步过渡到二声部合唱歌曲、三声部合唱歌曲、四部混声合唱。

(2)合唱歌曲可从节奏一致,音程跳动不大的模仿复调作品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作品排练。

(3)还可以通过艺术加工,使作品保持原来的艺术特点、演唱风格的前提下,更适合学生演唱。可以将单旋律的歌曲增加声部,改编成二声部或三声部合唱歌曲。或者是将技术难度较大的混声合唱删减和弦音,改编成二声部、三声部合唱、让指挥与学生都能驾驭。

三、注意合唱教学中的方法指导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表演艺术,不同于个别声乐课教学活动。在合唱教学中,训练师为了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方法,提高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素质。为了巩固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燥、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得问题,做到声音上的协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

1、歌唱的姿势。姿势直接影响各器官的配合,姿势正确了才能使发声部位正常运转。首先应当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胸部自然挺起,小腹收缩,两臂自然垂落。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

2、合唱的音准与节奏。音准是合唱艺术的基础,是合唱艺术生命力所在。要保证音准、节奏的绝对准确,必须进行严格、系统地训练。因此,在合唱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的识谱能力,这就必须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和节奏训练,从而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3、歌唱的呼吸。呼吸状态与歌唱时的姿势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养成良好的歌唱呼吸习惯,在训练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歌唱姿势,如驼背、挺肚子、下巴前伸、眼睛乱看等毛病。要让学生尽量注意身体站直,胸部放松,含胸但不能驼背,两肩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等等。让学生从一参加合歌团就养成正确的歌唱姿势,良好的歌唱状态。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要使合唱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吐字,都离不开正确的呼吸方法。

4、加强正确的咬字、吐字的训练正确的咬字、吐字是唱歌技巧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功,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之一。熟练的咬字、吐字技巧,不仅是为了把字音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听众,更重要的是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歌唱发声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字正腔圆”与“字正腔纯”的目的,从而生动形象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使歌声富有感染力的效果。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大声朗读歌词,结合正确的发声方法,用高位置的半声或轻声演唱字少、母音变化不多较慢的乐曲或练声曲,由小到大,由浅到深。

5、加强和声训练。合唱一般是多声部的歌曲,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就必须重视和声训练。在正确的掌握了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要对学生进行和声训练,并开始接触一些合唱歌曲。

在演唱训练中,声部的均衡与清晰度也是很重要的,它决定着合唱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为了使学生在合唱中不受其它声部的干扰或牵制,让他们捂起耳朵来唱或是隔开来学,都不是好办法,合唱的根本价值和意义正在于“合”,各声部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做到不仅能够监听自已的声音,还必须能听到另外声部、别人的声音及和声效果,借以不断调整自己的音准、音色和音量,使自己的声音和集体的音响一致,绝对要防止一声部压倒另一声部的现象,要能互相配合,做到默契合作,以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精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合唱教学的关键,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标签:;  ;  ;  

论小学音乐合唱训练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