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严重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病程的进展、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以及预后。PAH主要病理改变是肺小动脉的细胞增殖和血管重构。近年来PAH治疗由单纯的扩血管发展到针对细胞增生和血管重构的靶向治疗,使PAH的预后大为改观。内皮素(endothelin, ET)作为一种强力的内源性血管收缩剂和致丝裂素,可能是CHD患者发生PAH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其作用具有控制PAH的作用。国内外报道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及缺氧、肺部疾病等导致PAH报道较多,针对CHD引起PAH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合并重度PAH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探讨。目的:探讨CHD合并重PAH患者应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先心病内科住院治疗的CHD合并重度PAH患者18例,基础病变均为左向右分流型CHD。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不合并其它系统疾病,行心导管检查显示患者因严重PAH而没有手术或介入治疗适应证并且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阴性。经临床评估后给予波生坦(儿童:31.25 mg,2次/日,4周后62.5mg,2次;成人:62.5mg,2次/日,4周后125mg,2次)治疗6个月,同时给予地高辛、利尿剂和华法林等药物。于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心脏摄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术检测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于治疗期间每月行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 Distance)试验,并监测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变化。结果:18例患者中,男6例,女12例,年龄9-55(28.7±11.3)岁,基础CHD疾病为房间隔缺损(6例),室间隔缺损(4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治疗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患者右心室直径(RVD)26±8mm,三尖瓣返流速度(VP)5.0±0.7m/s,三尖瓣跨瓣压差(PGTV)100±26mmHg,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EDD)37±5mm,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51±21 ml,左心室射血分数(EF)0.71±0.06。心导管检查示股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8.7±5.9)%,肺动脉收缩压(sPAP)82-148(115±19)mmHg(1mmHg=0.133kp),肺动脉舒张压(dPAP)32-83(63±13)mmHg,肺动脉平均压(mPAP)55.6-105.12(81±15)mmHg,主动脉平均压(mSAP)83±11 mmHg,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0.76±0.24,肺血管阻力(PVR)19.6±7.7Woods。用药6个月后6MWD明显提高,由353±101m提高至480±81m(P<0.05);超声心动图示RVD24±8mm, VP4.7±0.4m/s, PGTV93.3±13.7mmHg, LVEDD39±4mm, LVEDV60±20ml, EF0.72±0.07,用药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差别。右心导管检查显示sPAP(113±15 mmHg,P>0.05),dPAP(59±14mmHg,P>0.05)and mPAP(78±10mmHg,P>0.05)用药前后无明显差异改变,mSAP升高至96±9 mmHg(P<0.05),Sa02升高至91.0±3.2%(P<0.05),PVR下降至15.3±3.6Woods(P<0.05),Qp/Qs升高至1.02±0.35(P<0.05),与药物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患者血常规,尿素氮和肌酐无明显变化,2例患者服用波生坦1个月后转氨酶轻度升高,但继续服用后转氨酶降至正常结论:所有患者6MWD和肺血流动力学均明显改善,未见明显副作用,表明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PAH患者安全、有效。波生坦治疗CHD所致的严重PAH与其他疾病所致PAH的治疗效果的区别是,波生坦并不能够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而主要作用于显著降低肺血管阻力,同时升高肺循环/体循环血流量比值,提升动脉血氧饱和度。

论文目录

  • 一、摘要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正文
  • (一) 前言
  • (二) 材料和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六) 附图
  • (七) 参考文献
  • 四、附录
  • 五、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曲前列尼尔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观察[J]. 中国药业 2019(24)
    • [2].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21)
    • [3].西地那非治疗高原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4].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3)
    • [5].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探讨[J]. 医疗装备 2015(08)
    • [6].主动脉弓离断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 2020(08)
    • [7].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 2016(04)
    • [8].27例结缔组织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12)
    • [9].联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对缺氧相关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救治体会[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5(05)
    • [10].病例21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例[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0(01)
    • [1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护理[J]. 海南医学 2015(02)
    • [12].高海拔地区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 高原医学杂志 2013(04)
    • [13].房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胸心外科治疗与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14)
    • [14].新活素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09(07)
    • [15].波生坦在围术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7(05)
    • [16].先天性心脏病继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活检研究[J]. 重庆医学 2014(36)
    • [17].法舒地尔逆转大鼠重度肺动脉高压实验研究[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03)
    • [18].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性治疗及远期随访[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2(04)
    • [19].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及中长期药物治疗观察[J].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03)
    • [20].妊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03)
    • [21].不同吸痰方式对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 护理研究 2017(08)
    • [22].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孕产妇12例死因分析[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01)
    • [23].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50例临床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04)
    • [24].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性治疗[J]. 北京医学 2012(07)
    • [25].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分析[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1(01)
    • [26].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36例围术期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36)
    • [27].单向开放卵圆孔在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08(32)
    • [28].不同麻醉方式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剖宫产术后结局的影响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08)
    • [29].重度肺动脉高压孕妇生育伦理问题的探讨[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09)
    • [30].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94例[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01)

    标签:;  ;  ;  ;  

    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