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的探析

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的探析

丰宁满族自治县林业局河北承德068350

摘要: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要,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并加强对林木的养护,这样才能更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植树造林及养护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植树造林的技术方法及注意要点,接着对植树造林的养护措施进行介绍,最后对文章进行总结。

关键词:植树造林;养护技术;技术方法;养护意义

1植树造林及养护的意义

植树造林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要制定完善的造林方案,这样才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因此说植树造林及养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它能够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植树造林能够改善被污染地区的环境,能够达到涵养水源的环境保护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当地生态的多样性。第二,它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的稳定发展,植树造林不仅能够带来相应的环境效益,也可以为当地政府及群众带来经济收益,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第三,它能够完成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目标,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让更多人享受到植树造林带来利益,为子孙后代绵延福祉。

2常见的植树造林技术

2.1播种法

播种法这种植树造林法比较传统,其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基本的做法为,在需要造林的地区依靠人力或者机械的播种方法将树种撒下,这种播种方法的沿袭历史很久,而且其效率极高,同时其播种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获得了很多林户的青睐。播种法植树造林的优势在于当林地的面积偏大时,播种法的速度快,效率高。这仅仅是在理论层面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相关的播种方法不当以及播种法对于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要求高,播法往往因为控制不好播种的密度以及其他原因等,往往会伴随着一定的死亡率,而且一些树种在长成之后其长势也不是很好。

2.2植苗法

植苗法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当前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植苗法的原理,是利用树苗完备的根系来进行植树造林。植苗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得到了相当良好的反馈效果。植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对林地的地质条件要求较低。在植树造林中,采用植苗法,能有效提高树苗的成活率。采用植苗法的树苗成活率通常高于其他方法。植苗法也具有其局限性:在树苗运输过程中,以及植苗法实施过程中,通常会由于不当的操作造成树苗根系的损伤,对树苗的后续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树苗生长乏力等状况。因此,在植树造林中,采用植苗法,要加强对树苗根系的良好保护,避免树苗根系的表面出现损伤。另外,要避免虫害对树苗根系的侵蚀。

2.3分殖法

分殖法,是新兴的一种植树造林技术。在相关理论和市场推动下,分殖法在植树造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殖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营养器官从母树上裁剪下来,并对之进行营养培植。通常,从母树上裁剪下来的营养器官,是母树的根茎以及枝干。分殖法具有显著的优势:采用分殖法进行植树造林,能确保所培育树木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性状,能多代保持稳定的遗传性状。相对于传统的植树造林方法,诸如播种法、植苗法等,分殖法能有效减少植树造林所需时间。分殖法适合于具有较大任务量,且时间紧迫的植树造林任务。分殖法也具有局限性,其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需要操作人员掌握深刻的专业知识。

2.4科学选种

在植树造林工作中,要结合林区所在地的地质和土壤条件,以及气候环境因素,对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取。通常,要选择具有较快生长速度和较强抗逆性的种子,确保树种良好的长势。要尽量选取具有较强抗病害能力的树种,避免树种在生长发育中受到病虫害侵蚀而夭折。要通过科学选种,提高树种成活率,改善树种的生长发育状况。

3植树造林的要点

3.1造林地的清理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造林场地的清理作为第一环节就由显得重中之重。造林地的清理有利于提高立地条件,为树种制造一个更好的存活条件。该环节主要是在火烧、归堆或者化学药剂的喷洒等一系列可选方式中,选取适用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改造。例如对地面的枯草杂木等可以进行可控的火烧,对于地面的白色垃圾可以进行归堆降解等。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所需清理的地面情况分为全面还是局部清理,而清理过程中也应当依照植树造林设计初衷,合理的选择应用方法与相关技术。

3.2造林场地清理理的技术要点

整地的中心主旨为幼林的生长提供一个优良的环节,这就涉及到地表植被、透光度、土壤物理性等。通过对土地的调查和研究,因适当的选取全面整地或局部整地。全面整地是指将土地的全部土壤进行翻垦;局部整地是指将所需整理的土地部分的土壤进行翻垦,又因其所需不同分为带状或块状整地。

3.3植树造林的技术要点

针对现阶段主要采取的三种植树造林方法,应掌握取相应的技术要点。1播种法:以技术规范为中心,提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加速种子萌发,杜绝病虫危害。2分植法:采用优良的母本,根据树木的特点选取不同的部位作为分殖材料,从而提高存活率。3植苗法:主要在运送过程中保湿,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4植树造林的养护工作的要点

4.1对土地的整理工作

在进行植树造林前,对土地要进行一定程度整理,例如利用相应的化学试剂来对土地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使得其能够适应树种的要求。其次是对土地进行整翻,本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土壤中的害虫,为幼苗提供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使得其能够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更加顺畅。

4.2对幼林的抚育工作

对于幼林的抚育工作是林区养护工作的要点之一。所谓对幼林的抚育工作,就是在林区的树木还处在成长期时就通过一定的监测手段来控制其周围的生长环境,例如:光热、水文以及风力等自然因素,还有对于病虫害的控制技术等。笔者认为,对于幼林来说,要给予其充分的光热以及水分的灌溉,使得其能够充分生长,另一方面,需要对其自身的病虫害作出严格监控,确保其在幼林时期有着良好的生长条件而免收虫害的侵扰。

4.3利用封山育林来帮助植树造林工作

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在以往的生产活动中,许多山地林地被破坏,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如果不能做好封山育林的养护工作,将会降低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封山育林顾名思义就是要求人类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实现山地森林的自动更新,从而达到保护林地的目的。在开展封山育林养护工作时,需要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遵从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减少对森林的破坏,让天然林业资源与人造林业资源得到共同发展。除此之外,封山育林工作的开展还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对民众的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参与封山育林的积极性,以扩大我国林地面积,增强我国林业资源的储蓄量,为我国今后的林木养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植树造林与养护时,相关人员应该要掌握科学的技术,这样才能确保人造林的质量,才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造林过程中,人们可以采用植苗造林、分殖造林、播种造林技术,以适应复杂的种植环境,更好发挥人造林的生态、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对林木进行养护时,人们也要从其实际状况出发,不仅要做好封山育林工作,还要加强对幼林的抚育,提高林业基地的建设质量,最终推动我国生态林业经济的进步,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延明,费维荣.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的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2]付建军.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的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6(4Z).

标签:;  ;  ;  

对植树造林技术与养护措施的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