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液压系统论文-熊小娟

数控液压系统论文-熊小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控液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控机床,液压系统,气压系统

数控液压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熊小娟[1](2019)在《基于数控机床液压与气压系统引发的故障及其诊断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数控机床技术迅速发展,充分掌握液压与气压系统故障现象及诊断技术,对数控机床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通过介绍数控机床液压和PCB数控机床的气压系统,分析液压与气压系统常见故障现象和故障诊断依据等,为推动数控机床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09期)

李欣[2](2019)在《大型数控插齿机液压主驱动系统设计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提高大型插齿机的切削力、切削长度、切削速度及切削稳定性的需求,介绍了数控插齿机液压主驱动系统设计及改进方法。以数控插齿机主驱动功能需求为目标,提出了冲程长度、最大切削力、切削速度及功能需求等前提条件;以数控插齿机的液压主驱动系统为设计对象,有针对性地计算出了液压主驱动系统的液压缸、液压泵、主电机、伺服比例阀等主要元件的功能参数,并选择了相应的元件型号;进一步设计了液压原理图;总结调试运行中出现的断电上顶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案。该液压主驱动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数控插齿机。液压主驱动系统的设计试验成功,为大型插齿机和中小型深孔插齿机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液压气动与密封》期刊2019年06期)

田海龙[3](2019)在《油液污染对重型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机床作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其中,重型数控机床(下文称重型机床)是多系统构建、多技术集成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高端制造装备,其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国防安全的强力保障。然而,国产重型机床暴露出严重的可靠性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市场占有率,对国家战略具有一定的潜在隐患。为了承受大载荷,重型机床普遍采用静压支撑和液压驱动,配置有复杂的液压系统,现场故障数据表明重型机床液压系统故障占比及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且有很大比例是由油液中的固态颗粒污染物引起的。面向油液污染研究重型机床的可靠性对提升重型机床可靠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机床可靠性问题是我国机械工业跨越式发展重视功能不重视可靠性导致的历史遗留问题,因行业内可靠性人才缺乏、现有的机械可靠性技术不能照搬照用、研究人员因重型机床样本匮乏而望而却步等原因,重型机床可靠性工作举步维艰,油液污染与重型机床可靠性的关系更是因处于研究边缘而少有涉足。而明确两者关系可为重型机床设计优化、状态监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为此,本文以重型卧式车床和重型龙门镗铣床为研究对象,面向其油液污染开展了重型机床液压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重型机床可靠性研究基础较缺乏的状况,首先论证了液压系统确为重型机床可靠性的薄弱环节。针对仅以故障率评定子系统薄弱程度的片面性及以FMECA判断薄弱环节时未考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成本、维修时间信息的不足,划分了重型机床子系统;制定了科学的故障数据采集规范并采集了不同厂家生产、不同环境下工作的55台重型机床的故障数据;依据数据对各子系统进行了FMECA及维修费用、维修时间统计分析,并整合为FMECA信息。综合考虑信息中各项指标的主观权重、相关性权重、信息量权重,对指标进行了筛选;利用认知最优最劣方法给出了信息权重;用逼近理想点排序法对加权的FMECA信息排序,实现了子系统可靠性薄弱程度排序。结果表明,液压系统是所研究的重型机床可靠性最薄弱的环节。(2)进一步采用D-S证据理论及区间粗糙数论证了油液污染确为重型机床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深入分析了液压系统故障数据,归纳出重型机床液压系统的故障模式,并建立了故障树,应用布尔运算划分出最小割集;选择底事件概率重要度为故障原因的评价指标;考虑到底事件概率无法获得,定义由底事件“主观发生度”和“客观发生度”融合成的“综合发生度”为替代参与重要度计算。在计算“客观发生度”时,对已知故障原因的故障数据统计其故障原因频率,对未知故障原因的故障数据则通过D-S证据理论计算其故障原因信任不确定区间,并将二者迭加;在计算“主观发生度”时,设计人员、维修人员、使用人员对故障数据中未出现的故障原因的可能发生程度进行区间粗糙数评分,并计算评分的期望值。用基于布尔矩阵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对底事件重要度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油液污染是重要度最高的故障原因。(3)为了建立油液污染与重型机床可靠性的定量关系,进行了油液污染趋势变化分析试验、油液污染与环境相关性分析试验、故障部位油液污染检测试验。通过对油样测试数据的时域分析,获得了油样颗粒数有量纲参数和无量纲参数;通过Q-Q图和K-S检验分析趋势变化分析试验数据的有量纲参数,获知污染颗粒数是退化量服从正态分布的退化数据;通过相关系数法分析环境相关性分析试验数据的无量纲参数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获知油液污染颗粒数变化量与一定范围内的温度、流量、压力相关性小。将液压元件分为管路、阀、过滤器叁类,用5μm左右的颗粒研究管路、阀件的堵塞,以大于15μm的颗粒研究管路、阀件的磨损,以过滤器过滤精度大小的颗粒研究过滤器的堵塞,设定ISO4406标准20/17级对应的颗粒数为阈值,分别基于退化轨迹、退化量分布建立了各类元件针对单一故障模式的可靠性模型;考虑到实际中阈值并非定值,采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再次建模;其中,强度函数通过故障部位油液污染测试试验数据的折算得到,折算时,对管路、阀件采用了相似比较法,过滤器借鉴了颗粒尺寸分布函数;最后,利用竞争失效模型将各元件单一故障模式下的可靠性模型融合为多故障模式下的可靠性模型。所建立的3个可靠性模型反映了油液污染与重型机床可靠性的定量关系。(4)为了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增长中,提出了一种针对液压系统可靠性的概念设计。以重型机床液压系统的某一支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油液污染控制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和极大似然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合液压元件可靠性模型和油液污染控制模型,建立了液压系统全局可靠性模型。分析了液压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尺寸结构、维护费用、油液压力;建立了以单位时间维护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尺寸结构范围、系统MTBF、油液压力为约束条件,尺寸结构、换油周期为优化变量的液压系统优化设计模型;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优化结果对油液污染控制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其中,换油周期为重型机床新使用说明书的制定提供了参考。(5)为了评价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针对通常评价产品可靠性增长率时不考虑可靠性增长前后设备本身存在差异的问题,引入“净增长率“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计算可靠性增长率的新方法。以可靠性增长前的整机MTBF为基准,建立了整机“净增长率”模型;通过可靠性框图建立了整机和子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子系统MTBF的问题;利用试验数据和产品信息建立了子系统“净增长率”的迭加模型;在处理产品信息时,综合考虑了产品结构、设计、制造装配和使用环境的影响,建立了影响设备可靠性因素的网络分析模型,并获得了可靠性增长前后反映设备本身差异的可靠性综合评分及因设备本身差异改变的可靠性变化率;网络分析模型中引入了区间数来考虑主观判断的模糊性。通过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证实了重型机床液压系统可靠性增长技术的有效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了一套面向油液污染对重型机床液压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可靠性建模、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评价的理论体系,为后续通过油液污染分析开展重型机床的可靠性相关研究、故障诊断、故障预警等提供了方法和支撑。(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耐力[4](2019)在《数控转台下紧凑液压系统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学选用液压泵站与数控转台的前提下,对紧凑液压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能让油缸的运作原理产生变化,使液压管控系统的功能升级,既能达到节能效果,又能让机床构造获得科学布设。文章阐述了数控转台下紧凑液压系统的运作原理,并制定了该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希望能不断增强数控转台下紧凑液压系统的应用成效。(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9年10期)

贾亮亮,许卫,石晓东,张熙[5](2019)在《大型数控机床液压系统串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型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常见串流故障的诊断问题,提出了机床液压系统现场维修的基本原则,以捷克HD200WD镗铣床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主轴箱液压系统串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过程,并且提出了一种针对截止式叁位四通电磁阀的创新检测工装和方法,检测效率高、准确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重型装备》期刊2019年02期)

陆青松[6](2019)在《数控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动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液压伺服系统基本原理,运用传递函数的方法建立了数控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以Matlab/simulink软件为开发工具,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影响液压伺服系统动态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通过动态分析使数控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动态性能得到优化,进而有效地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也为数控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精确、便捷和高效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厉荣,刘志祥,沈文尚[7](2019)在《数控转塔冲床液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用于数控转塔冲床的液压系统。该系统采用小排量液压泵实现了高速冲压。(本文来源于《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曾智良,林柳旺[8](2018)在《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类型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系统是数控车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实现卡盘松紧、刀架旋转、套筒伸缩等功能。针对数控车床液压系统常见故障进行总结,分别对因液压系统故障导致的噪声、爬行、冲击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维修建议,以viva T2C数控车床的液压系统为例,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实例分析。(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期刊2018年10期)

熊英超,夏琴香,程秀全,肖刚锋[9](2018)在《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液压尾座设计及系统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多工艺集成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尾座的使用要求,设计了一种方便快捷、具有较好的对中性及稳定性的尾座结构。基于电液联合控制方法,建立了一套可提供稳定尾顶力且能实现"快进-工进-快退"运动的尾座液压系统,可确保旋压过程顺利进行。借助Simulation X软件构建了旋压成形实际工况下的尾座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对尾顶运动位移、速度及系统压力、尾顶力进行了仿真。仿真获得的尾顶快进、快退速度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分别为3.94%和7.50%;仿真获得的系统压力、尾顶力与理论结果的误差分别为5%和0.4%,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及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雷宇,刘磊[10](2018)在《重型卧式数控车床液压消隙和阻尼的C轴分度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带有铣削和钻削功能的重型卧式数控车床通常要用到C轴分度系统,设计中最常见的有双电机伺服分度系统和单电机机械消隙/阻尼分度系统。双电机伺服分度系统机械结构设计相对简单,但成本较高;单电机C轴分度系统传动链机械结构相对复杂,成本低,但系统的保持性较差。本文推荐一种带有液压消隙和阻尼的分度系统,其同时具有低成本和高保持性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现代盐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数控液压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提高大型插齿机的切削力、切削长度、切削速度及切削稳定性的需求,介绍了数控插齿机液压主驱动系统设计及改进方法。以数控插齿机主驱动功能需求为目标,提出了冲程长度、最大切削力、切削速度及功能需求等前提条件;以数控插齿机的液压主驱动系统为设计对象,有针对性地计算出了液压主驱动系统的液压缸、液压泵、主电机、伺服比例阀等主要元件的功能参数,并选择了相应的元件型号;进一步设计了液压原理图;总结调试运行中出现的断电上顶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方案。该液压主驱动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数控插齿机。液压主驱动系统的设计试验成功,为大型插齿机和中小型深孔插齿机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控液压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熊小娟.基于数控机床液压与气压系统引发的故障及其诊断技术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

[2].李欣.大型数控插齿机液压主驱动系统设计及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9

[3].田海龙.油液污染对重型数控机床液压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李耐力.数控转台下紧凑液压系统优化设计[J].南方农机.2019

[5].贾亮亮,许卫,石晓东,张熙.大型数控机床液压系统串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J].中国重型装备.2019

[6].陆青松.数控精密校直机液压伺服系统动态性能分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7].厉荣,刘志祥,沈文尚.数控转塔冲床液压系统设计[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19

[8].曾智良,林柳旺.数控车床液压系统故障类型分析与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

[9].熊英超,夏琴香,程秀全,肖刚锋.卧式数控旋压加工中心液压尾座设计及系统仿真[J].锻压技术.2018

[10].雷宇,刘磊.重型卧式数控车床液压消隙和阻尼的C轴分度系统[J].现代盐化工.2018

标签:;  ;  ;  

数控液压系统论文-熊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