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汉族群体3个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中国东北汉族群体3个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对于古人类学和法医学中一些降解的检材,短串联重复序列( short tandem repeats,STR)技术有时会得不到正确的分型结果。MiniSTR是一种新的STR分型技术,它重新设计引物,使引物更接近核心重复序列,扩增的PCR产物比STR分型短一些,其长度在50150个碱基对。由于miniSTR的扩增产物更小,对于降解的微量检材可以更有效的获得正确分型。MiniSTR技术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从微量以及降解检材中获得遗传信息的方法。本文对中国东北地区汉族群体3个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获得等位基因范围、频率,基因型频率,个体识别率,多态信息含量等群体遗传数据,并探讨其在中国东北地区人群中的人类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1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汉族个体,三代以上均居住在东北地区。留取外周血样2ml EDTA抗凝,用Chelex-100法提取基因组DNA并依序列合成上、下游引物,上游引物5’端加荧光。基因座D10S1248带的荧光染料是6-FAM,发蓝色荧光;基因座D14S1434带的荧光染料是HEX,发绿色荧光;基因座D22S1045带的荧光染料是TAMRA,发黄色荧光。应用荧光标记多重PCR扩增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3个基因座,31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基因收集和分析软件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并确定基因型。用直接计数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用PowerStatsV1.2软件包计算杂合度、个体识别率、非父排除率、多态信息含量典型父权指数等人类遗传学参数。用GENEPOP软件包对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这3个基因座进行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应用Arlequin3.11软件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等位基因及频率:中国东北地区汉族群体3个miniSTR基因座共检出25个等位基因,其频率分布在0.00350.4007之间;共检出56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布在0.00710.2340之间。基因座D10S1248检出8个等位基因、19个基因型,频率分别分布在0.00350.3652和0.00710.1845之间;基因座D14S1434检出8个等位基因、18个基因型,频率分别分布在0.00710.4007和0.00710.2340之间。基因座D22S1045检出9个等位基因、19个基因型,频率分别分布在0.00350.2695和0.00710.1418之间。3个miniSTR基因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用确切概率计算法计算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2.杂合度、个体识别率、多态信息含量、非父排除率和父权指数:3个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的观察杂合度分别为0.8085、0.7234、0.7943;各基因座的个体识别率分别为0.891、0.877、0.907;各基因座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2、0.67、0.73;各基因座的非父排除率分别为0.589、0.465、0.537;各基因座的典型父权指数分别为2.43、1.81、2.14。3个miniSTR位点的累积个体识别率为0.99876,累计非父排除率为0.89819。3.等位基因频率的民族差和地区差: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与百茹峰等研究的中国汉族相比较除了D14S1434基因座(P=0.014)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国朝鲜族比较除基因座D10S1248(P=0.992)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新加坡中国人相比除基因座D22S1045基因座(P=0.043)外,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新加坡马来人、印第安人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日本人相比较除基因座D10S1248( P=0.629)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韩国人相比较除基因座D10S1248(P=0.966)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西班牙人、非洲美国人、美国高加索人和美国拉丁人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3个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在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2.本研究得到了我国东北汉族人群中3个min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布特征及其在中国东北汉族群体中具有较高的非父排除率和个体识别率,在群体遗传学和法医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一、正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对象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
  • (一) 综述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亲子鉴定中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罕见突变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04)
    • [2].潮汕汉族人群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3(04)
    • [3].两种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与被动攻击行为的关联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05)
    • [4].鱼类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与基因座的研究进展[J]. 水产学报 2010(10)
    • [5].心房颤动相关4q25基因座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4(03)
    • [6].两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与军人攻击行为的关联性[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3(06)
    • [7].连续3步缺口修复构建小鼠乳清酸蛋白-人溶菌酶杂合基因座[J]. 生物技术通讯 2012(05)
    • [8].浙江畲族群体X染色体四个基因座遗传多态性[J]. 温州医学院学报 2011(05)
    • [9].青海撒拉族人群2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05)
    • [10].拉萨地区藏族人群17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1(04)
    • [11].三个mini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研究[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3(02)
    • [12].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与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09)
    • [13].江苏地区人群14个STR基因座的多态性[J]. 江苏医药 2010(23)
    • [14].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ubsp.plantarum YM-4-3植物乳杆菌素编码基因座遗传分析(英文)[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5].连接酶链反应在人Amelogenin基因座检验中的初步研究[J]. 刑事技术 2013(01)
    • [16].连续3次缺口修复构建小鼠乳清酸蛋白-人血清白蛋白杂合基因座[J]. 生物技术通讯 2012(03)
    • [17].2318例亲子鉴定中的基因突变观察和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2(07)
    • [18].男性样本Amel基因座Y片段引物结合区变异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2(06)
    • [19].多基因座复等位基因自交群体后代基因型频率的递推算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5)
    • [20].15个STR基因座的突变观察和分析[J]. 刑事技术 2013(01)
    • [21].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亲子鉴定中的应用[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6)
    • [22].亲子鉴定中常用10个STR基因座突变的观察和分析[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4)
    • [23].24个常用STR基因座的突变观察与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0(01)
    • [24].北京汉族21个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调查与法医应用评价[J]. 刑事技术 2010(06)
    • [25].9个miniSTR基因座在烧骨中的检测与分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4(05)
    • [26].两个X-STR基因座变异亲子鉴定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2(06)
    • [27].广州地区3个STR基因座在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J]. 甘肃医药 2012(12)
    • [28].四代家系STR亲缘关系鉴定分析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01)
    • [29].D21S11基因座母系突变分析1例[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1(04)
    • [30].X-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司法鉴定 2010(01)

    标签:;  ;  ;  ;  

    中国东北汉族群体3个miniSTR基因座D10S1248、D14S1434和D22S1045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