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的初步分析

6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的初步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为制定积极有效的VAP防治措施及改善VAP预后提供一定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5月在张家港市中医院和张家港市第一医院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138例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将其中患有VAP的患者设为病例组,其中张家港市中医院ICU 33例,张家港市第一医院35例;其余70例未发生VA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张家港市中医院32例,张家港市第一医院38例。以上调查对象均跟踪随访直至撤离ICU。收集患者以下参数及资料:患者的年龄、体重、营养状况、基础疾病、APACHE II评分、意识状态、是否使用抑酸剂、机械通气时间。细菌病原学检查:①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分离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分析其构成比例。连续2次培养出同一菌株即被认为有临床意义。②运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其对抗菌药的敏感状况。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用F检验,均数间的两两比较用LSD方法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的比较用检验进行分析,样本率间的两两比较用卡方分割法进行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VAP的危险因素分析,用BACK LR方法逐步控制混杂因素,建立回归方程。检验水准为P=0.05。结果:(1)病例组68例患者中,死亡27例,死亡率为39.7%;对照组70例患者中,死亡9例,死亡率为12.9%;采集VAP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共培养出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79株,占81.4%,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G+)18株,占18.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使用抑酸药物、APACHEII得分≥15分、机械通气时间≥5天、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为VAP的影响因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结论:张家港地区两家主要医院的VAP的主要病原菌为G-菌,其中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VAP的主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较为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头孢哌酮/舒巴坦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年龄≥60岁、使用抑酸药物、APACHE II得分≥15分、机械通气时间≥5天、原发疾病系COPD等为VAP危险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4 VAP 标准[42]
  • 2.5 病例剔除标准
  • 2.6 标本采集
  • 2.7 仪器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 3.3 VAP 下呼吸道分泌物致病菌培养结果
  • 3.4 VAP 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
  • 3.5 VAP 相关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VAP 病原菌及其耐药性
  • 4.2 VAP 的影响因素
  • 4.3 VAP 的预防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语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08~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 浙江检验医学 2012(01)
    • [2].鲍曼不动杆菌相关的β-内酰胺酶分子特性研究进展[J]. 浙江检验医学 2009(01)
    • [3].临床药师参与1例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患者的药学监护[J]. 甘肃医药 2019(07)
    • [4].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重症医学科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预测分析[J].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3)
    • [5].对一组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复合体细菌的基因型鉴定[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12)
    • [6].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11)
    • [7].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替加环素治疗进展[J]. 药品评价 2020(05)
    • [8].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血液病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3)
    • [9].鲍曼不动杆菌合并曲霉菌重症肺炎1例[J]. 中国乡村医药 2020(16)
    • [10].中国西部地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9)
    • [11].VITEK-2 Compact AST-GN16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敏结果的准确性评价[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06)
    • [12].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调查与耐药情况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02)
    • [13].2012-2016年鲍曼不动杆菌季度性耐药规律分析[J]. 四川医学 2019(03)
    • [14].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 中国兽医杂志 2019(01)
    • [15].某院76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26)
    • [16].危重症患者56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9(03)
    • [17].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检测分布及紫外线照射对其灭菌效果的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11)
    • [18].2015~2017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情况和耐药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2)
    • [19].儿科医院1078株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特征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3)
    • [2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患者的特殊护理[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7)
    • [21].中空纤维模型比较进口和国产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J]. 中国药业 2019(21)
    • [2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9(10)
    • [23].2014-2016年某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12)
    • [24].某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调查[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7(10)
    • [25].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32)
    • [26].鲍曼不动杆菌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12)
    • [27].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 当代临床医刊 2017(06)
    • [28].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敏情况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36)
    • [29].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合理用药及典型案例分析与药学监护[J]. 抗感染药学 2018(02)
    • [30].2~6岁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多因素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22)

    标签:;  ;  ;  ;  

    6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的初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